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3篇动态血糖
  • 3篇动态血糖监测
  • 3篇血糖
  • 3篇血糖监测
  • 3篇胰岛素泵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动态血糖监测...
  • 2篇血糖监测系统
  • 2篇胰岛素泵治疗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血浆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梁慧
  • 10篇张萍
  • 7篇陈奇盛
  • 5篇蓝海云
  • 3篇陈蝉
  • 3篇吴世凤
  • 1篇黄翠娟

传媒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胰岛素制剂在胰岛素泵中的应用观察
2007年
陈奇盛张萍梁慧
关键词: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制剂人胰岛素类似物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INSULININSULINASPART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CRP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6例初诊T2DM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tid,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12周后,患者FPG、PBG、GHbA1c、HOMA-IR、CRP值均显著下降(P<0.05),FIns、FCP、HOMA-β值显著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与病程、FBG、PBG、GHbA1c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可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显著降低血浆CRP的水平。
张萍陈蝉蓝海云吴世凤梁慧陈奇盛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胰岛Β细胞功能血浆C反应蛋白
2种血糖监测方法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2种血糖监测方法在胰岛素泵(CSII)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5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A组(动态血糖监测组)和B组(指尖自我血糖监测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3d后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PBG)、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的变化,记录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情况,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头血糖值和指尖自我血糖监测(SMBG)血糖值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血FBG、PBG、MB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GE显著低于B组(P<0.01);A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明显少于B组(P<0.01);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B组稍多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探头血糖值和SMBG血糖值有极好的相关性(γ=0.94),A组在动态血糖监测时间段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44次,无症状性低血糖39次,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10次。结论:动态血糖监测CSII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优于SMBG,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小,且安全。
张萍蓝海云吴世凤梁慧陈奇盛陈蝉
关键词: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自我血糖监测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
2020年
目前,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在临床上多用于评估急性肾小管损伤。近年来,研究表明,UNAG与糖尿病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密切相关。本文就UNAG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唐超燕梁慧李福梅党超志
关键词: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糖尿病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钙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中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主动脉夹层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主动脉夹层发生率(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41.9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于中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显著疗效,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陈奇盛张萍梁慧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中老年糖尿病冠心病
糖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误诊48例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48例糖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48例均首诊误诊,以呕吐、厌食收住消化科15例(31.4%);以骨痛收住骨科10例(20.3%);以贫血收住血液科9例(18.7%);以精神差或烦躁收住神经科8例(16.8%);以气喘收住呼吸科3例(6.4%);以昏迷收住ICU 2例(4.3%);以心悸收住心血管科1例(2.1%)。结论:误诊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本病认识不足,其次是患者滥用糖皮质激素。
梁慧张萍
关键词:误诊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T2DM的疗效。方法 7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CSⅡ+CGMS组、CSⅡ组和MSⅡ组,各26例,比较治疗3 d的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情况。结果 3组治疗3d后的MBG以CSⅡ+CGMS组、CSⅡ组较MSⅡ组下降更明显(P<0.01)。CSⅡ+CGMS组的MAGE显著低于CSⅡ组和MSⅡ组(P<0.01)。血糖达标所需时间MSⅡ组>CSⅡ组CSⅡ+CGMS组(P<0.01),所需胰岛素用量MSⅡ组>CSⅡ+CGMS组(P<0.01),MSⅡ组>CSⅡ组(P<0.05),CSⅡ+CGMS组在动态血糖监测时间段低血糖事件发生44次,无症状性低血糖39次,CSⅡ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0次,MSⅡ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4次。结论 CSⅡ+CGMS治疗2型糖尿病更加安全有效。
张萍梁慧吴世凤陈奇盛蓝海云陈蝉
关键词: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阿卡波糖联合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价阿卡波糖联用胰岛素泵(CSII)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43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CB组21例采用CSII联合阿卡波糖治疗,CSII组22例单纯采用CSII治疗,治疗10 d后应用CGMS监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CB组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较CSII组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较CSII组明显减少(P<0.05),血糖达标率较CSII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CGMS能监测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泵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梁慧张萍蓝海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阿卡波糖胰岛素泵血糖波动
慷舒灵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
2009年
目的探讨慷舒灵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4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在局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慷舒灵,同时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ml/d;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换药,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改善循环等,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慷舒灵联合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神经病变,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截肢和致残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张萍梁慧蓝海云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慷舒灵疏血通
桂东南地区成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桂东南地区成年健康人群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为本地区O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桂东南地区2803名20~84岁健康人群采用美国GE Medical Systems LUNAR DPX-MD+(DXA)进行L_(1~4)和股骨近端BMD测量,按不同性别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桂东南地区男性腰椎与股骨近端BMD峰值均在30~34岁,女性腰椎与股骨近端BMD峰值均在25~29岁,峰值后随年龄增加而BMD下降,女性BMD下降后又回升至40~44岁,但未达峰值,此后再逐渐下降;男性BMD下降后也回升至50~54岁,也未达峰值,此后也逐渐下降;女性在55~59岁出现明显加速,男性没有加速下降现象。40岁以后OP患病率男性23.7%,女性OP患病率32.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东南地区男性BMD峰值在30~34岁,女性BMD峰值在25~29岁,OP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OP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陈奇盛张萍黄翠娟梁慧
关键词:BMDOP患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