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凯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夏季
  • 2篇近海
  • 2篇海面
  • 2篇海面风
  • 2篇大风
  • 2篇大风过程
  • 1篇对流层
  • 1篇对流层顶
  • 1篇对流层顶高度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台风
  • 1篇探空
  • 1篇探空观测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强台风
  • 1篇网格化
  • 1篇香港机场
  • 1篇流层
  • 1篇南极大陆
  • 1篇近海域

机构

  • 6篇国家海洋环境...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福建省海洋预...
  • 1篇深中通道管理...

作者

  • 6篇刘凯
  • 4篇宋晓姜
  • 2篇陈志昆
  • 2篇王彰贵
  • 2篇魏立新
  • 2篇刘凯
  • 1篇丁明虎
  • 1篇郝赛
  • 1篇李志强
  • 1篇于海鹏

传媒

  • 5篇海洋预报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夏季西南极探空观测以及南极大陆大气垂直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第33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中国长城站和智利Feri站以及夏季南极大陆沿岸8个世界气象组织(WMO)基准站探空资料对南极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NCEP和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对南极高纬度大气的表现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长城站附近对流层顶的平均高度为9km,对应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分别为–50℃、21m·s^(-1);对流层中部大气垂直温度递减率为–6.34℃·km^(-1);边界层平均高度为600 m,平均风速为10 m·s^(-1)。当长城站东侧存在气旋或者受极地高压控制时,对流层顶高度较低,大气垂直递减率偏小;相反当长城站西侧受气旋影响时,对流层顶高度偏高,大气垂直递减率偏大。夏季东南极沿岸对流层顶高度普遍高于西部,南极点对流层顶最低,可能与绕极气旋的生消源地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对流层顶高度、探空要素的垂直分布特征评估等方面, NCEP再分析数据比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更接近观测数据真实值。
刘凯魏立新陈志昆陈剑桥柴晓峰
关键词:对流层顶高度
2019年海面风网格化预报检验被引量:1
2023年
使用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Analysis)再分析资料中的10 m风速和我国沿海23个浮标的风速数据,并采用Cressman插值的方法对FNL再分析数据进行订正,将浮标数据融合到FNL中作为观测值,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数值预报进行对比,以达到对全国渔业网格化预报产品更优的检验效果。根据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中的风向、风速检验规则进行判定,结果表明:2019年24 h、48 h和72 h的风向预报评分均可达0.80分以上,24 h和48 h的风向预报准确率达60%以上,72 h准确率则不足60%;24 h和48 h风速预报评分可达0.80分以上,72 h风向预报稍逊色,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预报准确率略有下降,预报偏强、偏弱率仅有2%左右的衰减,误差在1 m/s左右。自2022年起ECMWF数值预报已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集合预报产品取代,本文为其权重分配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张弛蔡靖泽吴伦宇宋晓姜刘凯陈越
关键词:网格化
1522号强台风“彩虹”近海急剧增强特征及机理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NECP的FNL再分析资料,对1522号强台风"彩虹"在近海急剧增强的特征及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彩虹"强度变化与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的环流配置存在密切的联系,南亚高压由西部型调整为东部型,并且在我国东部沿海台风中心上方形成一个很强的高压中心,有利于高空辐散的增强,同时500 h Pa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海上水汽输送加强,为"彩虹"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介于-4~4 m/s弱的200 h Pa和850 h Pa高低层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彩虹"急剧增强的必要条件,并且"彩虹"强度的急剧变化与低层弱的垂直风切变存在显著的滞后相关;台风的暖心结构在台风急剧增强的过程中迅速加强,暖心结构维持较好也是其强度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凯宋晓姜王彰贵郝赛
关键词:近海
2017年夏季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首先利用中国第八次北极考察队期间获取的走航观测数据分析了环北极考察的海雾特征。接下来利用在北冰洋密集浮冰区海雾加密观测实验期间获取的GPS探空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冰洋浮冰区海雾生成的气象要素特征、边界层特征和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发现浮冰区冰雪面之上的冷空气穹丘使得大气易于达到饱和,为北冰洋不同种类海雾的出现造了有利条件。平流雾、辐射雾和蒸汽雾生消的机理和影响期间边界层气象特征各不相同,并且根据特定环流形势对3种海雾进行预报是可行的。
陈志昆陈志昆魏立新李志强刘凯
关键词:边界层
基于CCMP的西北太平洋海面风场特征分析
2022年
利用1988—2018年CCMP 10 m风场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表风场的气候态特征、线性变化趋势以及6级及以上风力的频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风速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风速偏小,冬季风速整体较大。海表风速的线性变化趋势同样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差异,其中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以及巴士海峡海域季节平均风速在秋冬两季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可能与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以及累积气旋能量的年际变化有关。西北太平洋不同海域大风频率分布特征季节差异性显著,30°N以北的北太平洋海域除夏季外,其他3个季节大风过程频发,南海东北部海域、台湾海峡以及巴士海峡海域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南海中西部海域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夏、冬两季,夏季大风过程以西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金铸钰刘凯刘凯宋晓姜
关键词:海面风场大风过程
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统计分析
2020年
利用香港赤腊角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5 d。6级以上大风过程为21.6次,4个季节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7级以上大风过程为4.8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为1.3次,7—8级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没有8级以上大风过程。冷空气、对流性天气、台风和西南季风是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中又以冷空气最为频繁。不同路径冷空气对施工海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东路冷空气易造成偏东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西路和中路冷空气易造成偏北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台风影响香港机场附近海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
刘凯刘凯宋晓姜王彰贵于海鹏
关键词:香港机场大风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