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艳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异质体
  • 1篇诊疗
  • 1篇微小RNA
  • 1篇母婴
  • 1篇母婴垂直传播
  • 1篇抗-HCV
  • 1篇疾病诊疗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 1篇甲胎蛋白异质...
  • 1篇肝病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高尔基体
  • 1篇高尔基体蛋白...
  • 1篇AFP
  • 1篇AFP-L3
  • 1篇ALT
  • 1篇AST

机构

  • 3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丁艳
  • 1篇臧桂珍
  • 1篇黄玲
  • 1篇倪俊明
  • 1篇严家来
  • 1篇王建芳
  • 1篇周卫凤
  • 1篇方安宁
  • 1篇李丹
  • 1篇张红梅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肝脏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病患者AFP、GP73、AFP-L3和AFU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水平,比较它们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意义,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不同水平AFP值与AFP-L3、GP73和AFU三者异常率的相关性。方法将734例肝病患者分为PHC组(A组)271例;慢性肝炎组(B组)254例;肝硬化组(C组)209例,另选208例健康体检者(D组),测定血清中的GP73、AFP-L3、AFP和AFU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GP73、AFP-L3和AFP水平及异常率较D组增高(P<0.05);A组和B组的GP73水平及异常率较C组低(P<0.05);B组和C组AFP-L3和AFP水平及异常率低于A组(P<0.05);在A组中,AFP-L3的异常率与AFP呈正相关(r=0.81),AFU的异常率与AFP呈正相关(r=0.83),但GP73的异常率与AF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GP73更适用于肝硬化鉴别诊断;AFP-L3在诊断PHC中有较高的价值;当AFP值>100ng/ml时,AFP-L3异常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臧桂珍李丹丁艳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异质体甲胎蛋白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获得母婴配对垂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概率,并分析其与肝功能转氨酶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母婴HCV患者共321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V RNA;采用速率法,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Cobas 6000及配套试剂检测ALT、AS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34例孕妇HCV RNA为(5.20±0.88)lgIU/mL,34例产妇中有3例HCV RNA阴性,其余31例HCV RNA均为阳性;婴儿中HCV RNA阳性2例(龙凤胎,病毒载量分别为4.70×103 IU/mL和7.60×104 IU/mL),其余33例均为阴性。孕妇ALT及AST异常率为14.71%(5/34),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约为2.94%(1/34)。结论本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约为2.94%,垂直传播给婴儿的概率极小;多数产妇的病毒载量为106~107 IU/mL,且肝功能正常者居多,提示孕妇可能发生免疫耐受。
倪俊明丁艳张红梅王建芳
关键词:HCVRNA抗-HCVALTAST
微小RAN与肝相关疾病诊疗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肝癌(HCC)是目前临床上位列第三的恶性肿瘤,我国是肝癌高发区之一。肝癌最主要的病因有病毒感染所致(HBV和HCV)、非病毒因素以及遗传性肝病、肝硬化等。目前,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HCC已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AFP诊断和监测HCC的局限性。按照目前的HCC诊断标准,当AFP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时,肝癌往往已发展到晚期,大多数患者已失去宝贵的早期干预治疗的机会。此外,有3个最有可能用于HCC辅助诊断的标志物:AFP的异构体(AFPL3%)、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及去γ羟基凝血素(DCP)。其他已报道的标志物还有肝癌癌蛋白p28GANK、高尔基磷蛋白73(GP73)、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但上述潜力标志物即使联合应用,对于HCC诊断的敏感度仍不能达到作为理想标志物的标准。因此,探究肝炎发展为肝癌的致病机制,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最终实现阻断或减缓肝炎向肝硬化、肝癌转化,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于人们普遍认为抑癌基因的异常失活或癌基因的激活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癌旁组织来源细胞间微小RNA(mi RNA)表达谱具有明显差异,mi RNA表达谱可将肝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及白血病与邻近正常组织分开。mi 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
方安宁严家来周卫凤黄玲丁艳
关键词:微小RNA肝病疾病诊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