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舞蹈
  • 4篇秧歌
  • 4篇课堂
  • 4篇鼓子
  • 4篇鼓子秧歌
  • 2篇训练教材
  • 2篇原生态
  • 2篇原生态舞蹈
  • 2篇内心
  • 2篇情感
  • 2篇进课堂
  • 2篇黄河
  • 2篇高校
  • 1篇独白
  • 1篇心情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研究
  • 1篇语境论
  • 1篇找寻
  • 1篇哲学

机构

  • 10篇山西大学

作者

  • 10篇黄建新
  • 1篇王姝彦

传媒

  • 2篇北京舞蹈学院...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艺术评论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遗进课堂”对晋北踢鼓子秧歌教材建设的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论文从"非遗进课堂"的层面,以晋北踢鼓子秧歌为例,探讨了作为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如何通过具有地域特点的晋北踢鼓子秧歌教材建设,来弥补我校民间舞蹈教学中本土民间舞蹈教材的缺失,同时依托高校教学平台,培养踢鼓子秧歌传承人,完善踢鼓子秧歌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
黄建新
关键词:教材建设
论王秀芳舞蹈作品创作中的人文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开始渗透至各个艺术领域。这一思潮主张追求人类心灵的解放,提出了围绕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展开思考。本文从人文主义的角度介入,以"黄河派"舞蹈的主要代表人物王秀芳的舞蹈作品为实例研究,通过对舞蹈文本题材、内容、调度形式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作品创作背后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努力追求自然、平实的艺术态度,为舞蹈创作提供价值参考。
黄建新
关键词:人文主义
晋北踢鼓子秧歌当代形态转换研究——从“踢鼓子秧歌进课堂”谈传承与发展被引量:4
2012年
踢鼓子秧歌是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西省内的专家学者就致力于相关风格舞蹈作品的创作,以及教材建设和教学推广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踢鼓子秧歌没能在艺术院校得到很好的普及。本文通过对踢鼓子秧歌当代形态转换的现状调查与历史分析,来传承与保护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黄建新
关键词:进课堂传承
舞蹈表现中动作质感浅探被引量:4
2009年
从分析舞蹈质感的构成入手,论述了舞种和舞者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舞蹈动作的质感,并深入地提出舞蹈质感的提升来源于舞者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说明了对动作质感的了解和把握是舞蹈表演的基础,是舞蹈表演由感性阶段提升到理性阶段的理论基石。
黄建新
关键词:内心情感
刍议语境论视域下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的融通——基于艺术研究的考察
2015年
作为人类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艺术、哲学与科学之间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紧密的关联性,呈现出互为本质的折射关系。从方法论层面看,艺术与哲学及科学的联姻无疑推动了艺术研究的深化,但这种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艺术哲学与艺术科学两种研究倾向的分野。面对艺术研究方法论存在的困境,必须超越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紧张和对立,一个可能的选择则是从语境论的视域出发寻求艺术研究方法论的突破与整合。
黄建新王姝彦
关键词:哲学艺术语境论
“舞蹈至死”的内心平静——评广东现代舞团的《天堂之日》
2016年
今年为“双周”压大轴的作品,依然出自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曹诚渊先生将中国哲学中的“五行”观念与五台大戏恰当地对应起来,即“木”对应《九死一生·长征》、“火”对应《烟花·冷》、“土”对应《微尘宅事》、“金”对应《喷拔黑金刚》、“水”对应《长河》,而广东现代舞团的《天堂之日》则将“五行”全部涵盖其中,是关于“生命与时间”的思考,由此显示出曹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黄建新
关键词:现代舞团天堂平静内心舞蹈
源自原生态舞蹈的高校教材探索
晋北踢鼓子秧歌流布于山西的北部,在雁门关外的大同、朔州各市、县(区),以及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流行。因其舞者手腕系小鼓以脚踢之而得名,后鼓失传,目前只保留了男角“鼓子”的称号。踢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戏曲和武术,通...
黄建新
文献传递
炽情·质朴·崇高——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派”舞蹈的美学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曾经风靡祖国大江南北的"黄河派"舞蹈创造了山西舞蹈史上的辉煌,并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舞蹈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派"舞蹈作品的研究,分析其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以及炽情、质朴与崇高的美学价值,以传承"黄河派"舞蹈的优良因子来完善山西民间舞蹈的编导理论。
黄建新
关键词:美学价值质朴崇高
源自原生态舞蹈的高校教材探索——以晋北踢鼓子秧歌为个案研究
晋北踢鼓子秧歌流布于山西的北部,在雁门关外的大同、朔州各市、县(区),以及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流行。因其舞者手腕系小鼓以脚踢之而得名,后鼓失传,目前只保留了男角“鼓子”的称号。踢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戏曲和武术,通...
黄建新
关键词:高校教材
回归内心,找寻自我——舞蹈剧场《褪色的独白》观后
2016年
作为"北京舞蹈双周"中展演周的开幕作品,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演出的舞蹈剧场《褪色的独白》一改往日纯舞的风格,推出了一个主题先行的舞作。演出融合了现场演唱、大型装置、视频投影等手段,将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女性的内心世界,以舞者与歌者的对话形式展现在剧场中。在现实生活中,温柔若水、多愁善感的女性标签均在这一时代轰然瓦解,而坚强的外表之下掩盖的却是一个柔弱的躯体,在这一刻,《褪色的独白》告诉我们,不必去思考原因,而只需去感受、去找寻、去认识一个真实的自我。
黄建新
关键词:舞蹈剧场主题先行情感历程自我救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