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22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金融
  • 6篇杠杆率
  • 5篇金融稳定
  • 4篇金融风险
  • 4篇金融稳定性
  • 3篇逻辑
  • 3篇经济学
  • 2篇债务
  • 2篇资产
  • 2篇资产负债
  • 2篇金融危机
  • 2篇价格发现
  • 2篇国家资产负债...
  • 2篇负债
  • 1篇大萧条
  • 1篇贷款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债务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机构

  • 22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银行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中国银行业监...

作者

  • 22篇刘磊
  • 7篇张晓晶
  • 4篇常欣
  • 3篇王宇
  • 2篇刘健
  • 2篇肖欣荣
  • 2篇王宇
  • 1篇李志斐

传媒

  • 3篇中国经济报告
  • 3篇金融监管研究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新金融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开放导报
  • 1篇银行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云南科技管理
  • 1篇中国物价
  • 1篇国际政治研究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政治经济学评...
  • 1篇清华金融评论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逻辑
2018年
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去杠杆并非全社会各部门的杠杆率一起下降,在历史上杠杆率快速下降往往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科学的去杠杆方式应是在总体杠杆率稳定的环境下局部去杠杆,这是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出发点。
张晓晶常欣刘磊
关键词:杠杆率金融危机基本逻辑化解金融风险
国家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金融稳定
2018年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社会各界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关注可以说超出了以往。人们从不同角度和运用不同方法来审视金融稳定性,由此所带来的对于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以及两者关联的反思亦是前所未有(或许只有大萧条所产生的理论冲击可与之相提并论)。
张晓晶刘磊
关键词:国家资产负债表金融稳定性大萧条宏观经济学金融学
放松股价管制能否提升市场定价效率?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A股市场的涨跌停板交易制度一直是学界、业界和监管机构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主板、中小板和科创板、创业板股票分别实行10%、20%的涨跌幅限制,这为研究放松价格管制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自然实验环境。本文从信息扩散速度视角研究了不同限价条件下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市场定价效率。研究发现:第一,放松价格管制抑制了投机者的投机炒作行为。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而言,科创板、创业板的涨(跌)停股票累计收益率更低(高),连续涨(跌)停次数更少,实际换手率更低;在随后的交易日中,波动溢出效应减弱,价格发现延迟和交易干扰的影响下降。第二,放松价格管制提高了市场定价效率。相对于放松管制前,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的价格时滞显著减少,信息反应速度提升。上述结论为理解放松股价管制的政策实施效果以及把握A股市场交易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方向提供了参考。
刘磊刘磊肖欣荣
关键词:交易制度价格发现
结构性去杠杆:进程、逻辑与前景--中国去杠杆2017年度报告被引量:104
2018年
本文对1993-2017年的中国全社会杠杆率以及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杠杆率做了最新估算,并将1993年以来的实体经济杠杆率演进作了四阶段划分。自2015年10月中央提出降杠杆目标以来,中国已进入了强制去杠杆阶段,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开始企稳并在2017年有所回落,宏观杠杆率也得到有效控制。从全局看,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是去杠杆重点,居民杠杆率的快速攀升须警惕。未来看,结构性去杠杆将成为中国去杠杆的基本逻辑和遵循。
张晓晶常欣刘磊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水资源安全研究——李志斐研究员访谈
2023年
水资源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水资源稀缺性危机的加剧,水资源安全对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更加明显,水资源安全治理成为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那么,水资源安全如何影响国家间关系和地区环境?为何在21世纪水资源安全会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议题?国内外国际关系领域的水资源安全研究有哪些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学界的水资源安全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未来应采取哪些积极举措推动中国学界水资源安全研究的深化?为此,本刊特邀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研究院刘磊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志斐。李志斐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安全与国际关系、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中国周边安全,著有《亚太地区水资源安全治理》《水与中国周边关系》《国际河流河口:地缘政治和中国权益思考》等。
李志斐刘磊
关键词:水资源安全非传统安全地缘政治资源稀缺性国家间关系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从理论基础到政策框架被引量:1
2018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王宇王宇刘健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从大国经济到大国金融:中美金融体系及结构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从大国经济到大国金融大国之概念,是从人口、土地、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予以体现的,可以反映出社会分工多样化、全球影响力、国际地位等特征。大国经济主要是从经济规模角度进行衡量,大国经济也会产生溢出效应,相关的经济行为、政策安排都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应。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中,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刘磊刘磊
关键词:大国金融金融体系社会分工新中国成立
宏观杠杆率和商业信心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高杠杆带来更高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作用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通过商业信心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本文以22个国家近20年的数据为基础,应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宏观杠杆率的门槛效应以及宏观杠杆率和商业信心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检验结果显示:第一,杠杆率升高会抬升金融风险;第二,商业信心对金融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三,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抬高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其间接效应正是通过商业信心渠道传导所引发的效果——高杠杆会抑制商业信心的正面作用;第四,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只有间接效应发挥作用,直接效应并不显著;第五,相比杠杆率,货币供应量更加限制商业信心的作用,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影响。鉴此,在继续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和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商业信心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也要充分重视由广义货币所构成的全社会流动性环境,着力控制住货币供给的总闸门。
刘磊刘磊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去杠杆进程被引量:5
2017年
金融去杠杆在短期内缩减了流动性,但长远看,清除繁复的中间环节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总判断:实体经济杠杆率有所上升,金融去杠杆初见成效1.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有所上升。2017年一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6年末的234.2%增加到237.5%,上升了3.3个百分点;上升趋势较为平稳,主要是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上升所致。
张晓晶常欣刘磊李育
关键词:杠杆率
利率环境、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9年
新古典理论的实物经济模型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经济模型是相互对立的,实物经济模型仅限于单一产品经济。现实经济中每一种资本都存在其特殊的"自己的利息率",而全社会统一利润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是决定全社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高利率环境对食利者友好,但不利于生产阶级。中美两国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降低食利者分配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王宇王宇
关键词:利率收入分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