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娇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网络
  • 3篇致密
  • 2篇岩心
  • 2篇岩心夹持器
  • 2篇液压
  • 2篇液压加载
  • 2篇液压加载系统
  • 2篇应力条件
  • 2篇衰竭式开采
  • 2篇气体流量测量
  • 2篇网络模块
  • 2篇网络模型
  • 2篇细颗粒
  • 2篇量测
  • 2篇裂隙
  • 2篇径向
  • 2篇径向位移
  • 2篇加载系统
  • 2篇供液
  • 2篇核磁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鲁晓兵
  • 7篇张旭辉
  • 7篇刘海娇
  • 2篇魏伟
  • 2篇刘庆杰
  • 2篇赵京
  • 2篇杨柳
  • 2篇贾宁洪
  • 2篇张祖波
  • 1篇陈旭东
  • 1篇鲁力

传媒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孔与裂隙网络模型的平行微裂隙对驱油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认识双重多孔介质中油水两相微观渗流机制是回答形成什么类型的裂隙网络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关键.微裂隙的分布可以提高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但对于基质孔隙中的流体介质,微裂隙的存在会引起多孔介质中局部流体压力和流场的变化,导致局部流动以微裂隙流动为主,甚至出现窜流现象,降低驱油效率.本文基于孔与裂隙双重网络模型,在网络进口设定两条平行等长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微裂隙,分析微裂隙的相对间隔(微裂隙之间距离/喉道长度)和微裂隙相对长度(微裂隙长度/喉道长度)对于微观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裂隙相对长度的增加,出现驱油效率逐渐降低,相对渗透率曲线中的油水共渗区水饱和度和等渗点增加,油水两相的共渗范围减小等现象;随着微裂隙之间相对间隔增大,周围越来越多的基质孔穴间的压力差减小,在毛管压力的限制下,驱替相绕过这些区域,而导致水窜现象.
刘海娇刘海娇鲁晓兵
关键词:微观渗流多孔介质驱油效率
南海水合物分解引起土层不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我国南海水合物研究区的土工和地质数据,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水合物分解土层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以水合物分解土层不稳定性的离心机实验工况,验证了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上覆土层和水合物土层厚度比、不同水深条件下的土层不稳...
陈旭东张旭辉刘海娇鲁晓兵
一种孔隙裂隙网络模型及页岩气渗流模拟被引量:6
2015年
致密油气藏的开采是我国未来能源的主要来源,这种油气藏的低渗和特低渗特点是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模拟含孔隙裂隙的致密油气藏中的低渗和特低渗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适于致密岩土介质中渗流模拟的准静态孔隙裂隙双重网络模型,然后分析了一些渗流特性如滑脱效应,并以页岩气开采为例进行了渗流及产量特征模拟。所建模型中较大的孔隙裂隙中的流动采用Poiseuille流,小的孔隙裂隙中的流动采用Forchheimer方程描述。模型中建立了根据孔隙网络计算结果得到宏观渗流参数如含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等参数的方法。通过计算获得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剩余储量—压力曲线"、"流量-时间"曲线。结果表明,游离气储量的下降和压力梯度有关,以及在无吸附气快速解析时,产量呈指数快速下降的结论。
邓世冠鲁力刘海娇张旭辉鲁晓兵
关键词:页岩气
一种模拟致密油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孔径变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致密油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岩心孔径变化状态的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岩心压力加载单元(1)、岩心夹持器(2)、岩心数据采集单元(3)、核磁共振仪(4)。本发明通过将致密油岩心置于原始三轴应力条件下,基于核磁共...
杨柳张旭辉赵京鲁晓兵刘海娇刘庆杰张祖波贾宁洪
一种细管网络中含细颗粒两相流测量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管网络中含细颗粒两相流测量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由供气供液模块、细管网络模块、两相流测量模块构成;供气供液模块包括反应釜、气泵和液压加载系统;细管网络模块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空心圆球和多个不同直径、长度的细...
刘海娇张旭辉鲁晓兵魏伟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致密油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孔径变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致密油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岩心孔径变化状态的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岩心压力加载单元(1)、岩心夹持器(2)、岩心数据采集单元(3)、核磁共振仪(4)。本发明通过将致密油岩心置于原始三轴应力条件下,基于核磁共...
杨柳张旭辉赵京鲁晓兵刘海娇刘庆杰张祖波贾宁洪
文献传递
一种细管网络中含细颗粒两相流测量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管网络中含细颗粒两相流测量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由供气供液模块、细管网络模块、两相流测量模块构成;供气供液模块包括反应釜、气泵和液压加载系统;细管网络模块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空心圆球和多个不同直径、长度的细...
刘海娇张旭辉鲁晓兵魏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