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力丹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3篇疗效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显像
  • 2篇腺癌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锶
  • 2篇亢进
  • 2篇亢进症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甲状腺功能亢...
  • 2篇甲状腺功能亢...
  • 2篇功能亢进
  • 2篇功能亢进症
  • 2篇骨转移
  • 2篇恶性
  • 2篇放射性
  • 2篇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河北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8篇张力丹
  • 7篇张建媛
  • 7篇席永昌
  • 6篇张建阳
  • 2篇冉程
  • 2篇梁慧青
  • 2篇宋会民
  • 1篇周伯良
  • 1篇姚海英
  • 1篇卢瑞琦
  • 1篇林鹏
  • 1篇张建阳
  • 1篇张俊飞
  • 1篇唐曼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甲状腺6/24h摄碘比值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的6 h与24 h甲状腺摄^(131)碘率比值(以下简称6/24 h摄碘比值)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29例拟行^(131)碘治疗的Graves病患者,采用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分别在服碘后3、6、24 h测量本底计数、标准源计数及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各时点的甲状腺摄^(131)碘率,计算6/24 h摄碘比值。按照经典公式法计算^(131)碘治疗剂量,进行治疗量放射性^(131)碘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不同甲状腺6/24 h摄碘比值患者的^(131)碘治疗效果。结果 6/24 h摄碘比值≤0.8者71例、>0.8~1者118例、>1者40例,其治愈率分别为60.6%(43/71)、77.1%(91/118)、37.5%(15/40)。6/24 h摄碘比值≤0.8者治愈率高于≤0.8和>1者(P均<0.05),≤0.8者治愈率高于>1者(P<0.05)。结论 6/24 h摄碘比值为>0.8~1时,^(131)碘治疗Graves病患者的治愈率最高;6/24 h摄碘比值是^(131)碘治疗Graves病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张建阳席永昌冉程张力丹张建媛
关键词: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放射性碘治疗
IDA联合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sICAM-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8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予以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第1~3日去甲氧柔红霉素8~12 mg·m^(-2)·d^(-1)静脉滴注,第1~7日阿糖胞苷150mg·m^(-2)·d^(-1)皮下注射;对照组为第1~3日予以柔红霉素45mg·m^(-2)·d^(-1)+1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第1~7日阿糖胞苷150mg·m^(-2)·d^(-1)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7日。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sICAM-1、sVCAM-1、T淋巴细胞亚群、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素(EPO)、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下降(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升高(P<0.05),血清铁蛋白、EPO、HGF以及VEGF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较低(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较高(P<0.05),血清铁蛋白、EPO、HGF以及VEGF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对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效果显著,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林鹏姚海英周伯良张俊飞唐曼张力丹卢瑞琦
关键词:SVCAM-1淋巴细胞亚群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力丹席永昌尤立强张建阳张建媛
关键词:GROWTHGROWTH
二氯化锶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联合组采用89SrCl2联合^99Tc-MDP治疗,对照组单用89SrCl2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检测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T评分,行全身骨显像检查评价骨转移灶情况,并对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生存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骨痛缓解总有效率(88.57%),骨转移灶治疗总有效率(71.43%),生存质量评分提高率(77.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57%、45.71%、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T评分分别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F=27.892,F=33.662,均P<0.05);联合组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T评分高于对照组(t=5.391、t=6.687,均P<0.05)。结论89SrCl2联合^99Tc-MDP治疗不仅可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灶进展,缓解疼痛,还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有效防止病理性骨折,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建媛席永昌尤立强张建阳张力丹梁慧青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99Tc^m-MIBI亲肿瘤显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假阳性和假阴性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分析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亲肿瘤显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影像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核医学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甲状腺结节行99 Tcm-MIBI亲肿瘤显像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筛选出有确定性病理诊断的93例病例,采用目测法进行图像分析,判读标准分为亲肿瘤显像阳性、可疑阳性及阴性,所有数据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99 Tcm-MIBI亲肿瘤显像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以99 Tcm-MIBI亲肿瘤显像阳性/可疑阳性为诊断恶性病变的标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 (21/24)、53.62%(37/69)、62.37% (58/93)、39.62% (21/53)和92.50% (37/40).良、恶性判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总发生率为37.63%(35/93),甲状腺良性结节99 Tcm-MIBI显像真阴性组和假阳性组的临床参数分析显示,两组间性别、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结节直径及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5,P=0.001;t=2.298,P=0.025;x2 =39.521,P=0.000).假阳性的结节病理类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9/32)、桥本甲状腺炎(2/32)、滤泡状腺瘤(1/32),假阴性的结节病理类型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3),结节直径均≤1.0 cm.结论 99 Tcm-MIBI亲肿瘤显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阴性预测值很高,对于本研究中直径大于>1.0 cm的结节,阴性预测值达100%.假阳性多出现在年龄大、结节直径大者,结节性甲状腺肿MIBI亲肿瘤显像易出现假阳性.
张建阳席永昌尤立强张力丹张建媛宋会民
关键词: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放射性核素显像假阳性假阴性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联合^(131)碘全身显像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联合^(131)碘全身显像(^(131)I-WBS)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临床价值,为PTC术后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4例PTC术后患者,其中持续/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rmPTC)患者40例,无持续/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non-prmPTC)患者1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CTC检测和^(131)I-WBS检查,分析CTC检测和^(131)I-WBS单独及二者联合对PTC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评估价值。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131)I-WBS结果的prmPTC患者的CTC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测评估PTC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灵敏度为80.00%,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675)。^(131)I-WBS评估PTC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灵敏度为65.00%,与CSCO标准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0.444)。CTC检测联合^(131)I-WBS评估PTC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灵敏度为100%,与CSCO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951)。CTC检测联合^(131)I-WBS评估PTC患者持续/复发状态的灵敏度、准确度及一致性均高于CTC检测和^(131)I-WBS单独检查。结论 CTC检测联合^(131)I-WBS能较为早期、准确地预测PTC持续/复发情况,为PTC患者的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李泽阳席永昌张建阳张建媛张力丹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循环肿瘤细胞
氯化锶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氯化锶(89SrCl2)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该联合治疗手段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89SrCl2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用89SrCl2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情况、骨转移灶疗效、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骨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心理状态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3个月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联合治疗组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分及功能量表中情绪功能与认知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量表中疲乏、疼痛评分与单项测试量表中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转移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常规应用氯化锶抗骨转移治疗同时联合黛力新抗抑郁治疗可明显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对缓解癌性骨痛具有增益价值,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补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建媛席永昌尤立强张建阳张力丹宋会民梁慧青
关键词:骨转移氯化锶黛力新抑郁
^(131)I与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肿大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比较^(131)I、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肿大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甲状腺肿大并甲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31)I组和甲巯咪唑组各60例,分别给予^(131)I和甲巯咪唑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个月行甲状腺静态显像测量甲状腺面积、质量及颈部周径,治疗6个月时评定甲状腺肿大及甲亢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31)I组治疗后2、3、6个月甲状腺面积[(29.72±7.69)、(26.77±6.55)、(23.17±5.19)cm^2]、甲状腺质量[(44.70±15.55)、(36.30±12.37)、(31.52±9.63)g]均小于治疗前[(34.66±8.25)cm^2、(56.79±17.22)g](P<0.05),治疗后3、6个月甲状腺颈部周径[(35.29±1.28)、(34.44±1.34)cm]均小于治疗前[(37.35±2.08)cm](P<0.05);甲巯咪唑组治疗后1、2、3、6个月甲状腺面积[(33.73±8.43)、(33.32±8.24)、(32.22±8.12)、(30.71±7.04)cm^2]、甲状腺质量[(53.87±14.63)、(52.58±14.28)、(49.09±14.26)、(45.20±13.89)g]、颈部周径[(37.00±1.68)、(36.97±1.62)、(36.34±1.56)、(36.32±1.45)cm]与治疗前[(34.26±8.37)cm^2、(55.52±15.40)g、(36.99±1.63)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31)I组甲状腺肿大、甲亢治疗有效率(96.67%、98.33%)均高于甲巯咪唑组(10.00%、88.33%)(P<0.05)。结论与甲巯咪唑比较,^(131)I对甲亢、甲状腺肿大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缩小甲状腺体积,减轻甲状腺质量。
张建媛席永昌尤立强张建阳冉程张力丹
关键词: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甲硫咪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