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立坤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箱梁
  • 4篇悬臂
  • 4篇翼缘
  • 4篇翼缘板
  • 3篇悬臂板
  • 3篇桥梁
  • 3篇颤振
  • 3篇颤振机理
  • 2篇低塔斜拉桥
  • 2篇斜拉
  • 2篇斜拉桥
  • 2篇模态
  • 2篇高低塔
  • 2篇高低塔斜拉桥
  • 2篇板梁
  • 2篇半无限
  • 2篇边跨
  • 2篇POD
  • 1篇大悬臂
  • 1篇有效性

机构

  • 9篇天津市市政工...
  • 6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3篇杨立坤
  • 6篇周志勇
  • 4篇赵传亮
  • 2篇黄思勇
  • 2篇邓世为
  • 2篇于西尧
  • 2篇赵兴中
  • 2篇李雪峰
  • 1篇冯克岩
  • 1篇杨福增
  • 1篇周强
  • 1篇华龙海
  • 1篇曹景
  • 1篇赵亚琴
  • 1篇刘旭锴
  • 1篇乔建刚
  • 1篇李宏祥
  • 1篇项敬辉
  • 1篇宋广君
  • 1篇葛耀君

传媒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山西建筑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力学季刊
  • 1篇城市道桥与防...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箱梁翼缘板的合理设计分析
桥梁箱梁悬臂板的设计通常只参照规范计算,但当翼缘板的根部与端部的厚度比较大且荷载作用于翼缘板端部的时候,规范的计算可能偏于危险.而且要考虑到在箱梁端部附近翼缘板的半无限效应,以免箱梁端部附近翼缘横向板配筋不足,从而造成危...
杨立坤赵传亮
关键词:桥梁配筋设计箱梁悬臂板荷载作用
文献传递
箱梁翼缘板的合理设计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全箱梁模型和悬臂板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当荷载作用在箱梁自由端附近时翼缘板的根部弯矩,以及翼缘板根部弯矩集中的范围,对箱梁的设计配筋具有指导作用。
杨立坤赵传亮
关键词:箱梁悬臂板
边跨曲线布置的高低塔斜拉桥固有振动耦合分析
2010年
通过对边跨为曲线布置的某高低塔斜拉桥进行三维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类桥梁的固有振动耦合原因,并非一般斜拉桥的拉索作用,而主要是由于其边跨的曲线布置。进而采用调整模型相关构件的刚度的方法,确定了耦合的区域,为该类桥梁进行下一步的气弹模型抗风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李雪峰杨立坤周志勇
关键词:高低塔斜拉桥模态
箱梁翼缘板的半无限板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箱梁悬臂板的常用分析方法是按根部固结的无限宽悬臂板来计算,没有考虑到在箱梁端部附近翼缘板的半无限效应,这样会使箱梁端部附近翼缘横向板配筋不足,从而造成危险。通过全箱梁模型和悬臂板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当荷载作用在箱梁自由端附近时翼缘板的根部弯矩,以及翼缘板根部弯矩集中的范围,对大悬臂箱梁的配筋设计有参考作用。
杨立坤黄思勇
关键词:箱梁翼缘板大悬臂半无限
动态测压与POD方法相结合对桥梁涡振的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实际应用中,桥梁涡振稳定性可用风洞试验的结果作为评估标准,但涡振时断面的压力空间分布特征是不清楚的.对弹性悬挂的刚体模型在涡振时及固定时(来流风速与涡振风速一致)的表面压力进行采样,分析模型在涡振时和固定时的表面各部分压力特性,结果显示,表面压力波动主要集中在下游部分.随后运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分析模型表面压力分布特征与涡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获得的本征模态中存在与涡振关联极强的‘主导模态',该模态对总升力系数波动的贡献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余模态所含能量较少,且与涡振的关联性很小.本文的工作为涡振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胡传新杨立坤周志勇
关键词:POD涡振正交分解
某简支钢箱梁病害计算分析
2015年
某园区主干道桥梁一跨20m跨越现状景观河道,设计右偏角55度,分幅整体钢箱梁.通车不到4年时间内,桥面沥青混凝土更换三次,桥梁检测评定为D级.受建设单位委托,我院调阅该桥竣工图,进行计算分析,计算方法选取平面杆系法和板壳单元法.根据计算结果,本桥按照平面杆系计算,刚度、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按照板壳单元法计算,顶板加劲肋应力普遍超标、横隔板应力超标.计算结果显示应力超标部分与实际检测病害位置一致.通过本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希望引起桥梁设计者对钢箱梁构造足够的重视,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于西尧冯克岩杨立坤赵兴中
关键词:横隔板加劲肋桥面系
基于POD技术对大跨度桥梁颤振机理的探讨
在实际应用中,桥梁颤振分析都是以风洞实验的结果作为标准。本文从弹性悬挂的刚体测压模型入手,运用POD方法分析模型表面压力分析表面压力的波动与颤振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引起颤振的压力波动主要集中在上下表面的上游部分,即模型...
周志勇邓世为杨立坤
关键词:POD颤振
文献传递
弹性悬挂弯扭耦合颤振模型表面压力分布的时空特性及颤振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实际应用中,桥梁颤振稳定性可用风洞试验的结果作为评估标准,但颤振时断面的压力空间分布特征是不清楚的。本文对弹性悬挂的刚体模型在颤振时及固定时(来流风速与颤振风速一致)的表面压力进行采样,首先分析模型在颤振时的表面各部分压力特性,结果显示,右部压力相位相当于左部具有滞后性,表明是受迎风侧特征紊流影响的被动区域。随后运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分析模型表面压力分布特征与颤振发散性运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获得的本征模态中存在与颤振扭转发散运动关联极强的'主导颤振模态',该模态对总升力矩系数波动的贡献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主坐标频率与颤振频率一致且具有与振动位移一致的发散性,但其归一化空间分布特征在断面颤振过程中不变化。结合模型在固定时的本征模态分析结果,除颤振主导模态外,其余模态均能在固定时的本征模态中找到类似空间分布的模态,且与断面发散性运动的关联性很小。本文工作为今后颤振机理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周志勇杨立坤葛耀君
关键词:颤振机理
一种先张板梁桥的斜截面抗弯计算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张板梁桥的斜截面抗弯计算系统,涉及公路桥梁结构计算分析技术领域,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向计算机中输入各项数据;数据检查模块对输入的各项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和逻辑性检查;若所有输入的各项数据均正确无误,则通过计算...
宋广君刘旭锴曹景刘文江杨福增汪作斌王建国黄思勇李宏祥华龙海吴云杨立坤赵亚琴李仙熊刚吴刚于西尧赵兴中项敬辉
文献传递
Π形板梁分离流扭转颤振机理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离散涡方法及流场可视化技术识别桥梁Π形板梁断面的旋涡脱落机制。流场可视化显示,来流绕过振动的Π形板梁断面时,在主梁断面前缘下部分离泡形成并发展为主涡结构,主涡结构沿主梁断面下表面漂移并经断面后缘下端进入尾流,主涡结构的形成时间及沿主梁断面的漂移过程对气动力起直接的主导作用;计算结果也表明恰当地布置稳定板能将颤振形态从单自由度扭转颤振转化为两自由度弯扭耦合颤振,颤振临界风速可明显提高。
周志勇杨立坤
关键词:离散涡方法桥梁颤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