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果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椎间融合
  • 4篇切迹
  • 3篇腰椎
  • 3篇早期疗效
  • 3篇前路
  • 3篇疗效
  • 3篇骨折
  • 3篇PEEK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体位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骨
  • 2篇螺钉
  • 2篇颈椎
  • 2篇ACDF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腰椎滑脱症

机构

  • 8篇成都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顾祖超
  • 8篇李果
  • 5篇张宇
  • 2篇刘进
  • 2篇彭银虓
  • 1篇黄晓枫
  • 1篇于圣会
  • 1篇李志力
  • 1篇段鑫
  • 1篇陈志超
  • 1篇江敏
  • 1篇柳波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不伴明显的神经损伤,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行体位复位后,进行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对照组不行体位复位,术中使用钉棒复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获得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技术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形态、恢复并稳定脊柱的生理序列,结合术前良好的体位复位更有利于伤椎形态的恢复,可明显增加术中复位的成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何跃李果顾祖超王崇文
关键词:体位复位胸腰椎骨折
PEEK-PREVAIL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
目的: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Peek prevai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应用Peek Prevail椎间融合系...
李果顾祖超张宇彭银虓刘进
经椎间孔与经后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和后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采用TLIF(n=64)和PLIF(n=52)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率和医源性神经功能损伤(INRD)情况,以及手术节段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度、椎间隙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两组的融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VAS评分、ODI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LIF组术侧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肢体的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TLIF组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TLIF组在维持局部腰椎前凸角度方面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在恢复椎间隙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方面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及PLIF在INRD发生率,恢复局部腰椎前凸角度、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隙高度方面各有优劣,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入路进行手术。
顾祖超张宇李果于圣会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
PEEK-PREVAIL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但存在一些诸如吞咽困难、食管瘘等并发症。一种新型具备支撑、融合及固定功能的一体式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在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方法:纳入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零切迹颈前...
李果顾祖超张宇彭银虓李博强
关键词:颈椎前路
PEEK-PREVAIL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Peek prevai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应用Peek Prevail椎间融合系统行...
李果顾祖超张宇何跃
关键词:ACDF前路
S2横形螺钉固定变异骶骨Ⅲ区骨折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S1椎不能横形置入骶髂螺钉固定骶骨Ⅲ区骨折时,置入S2横形螺钉的安全参数。方法:用Mimics(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M...
陈志超顾祖超段鑫李志力李果
关键词:影像解剖学
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2个月随访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钢板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在提高椎间融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诸如吞咽困难、邻近椎间盘退变等问题。一种新型的一体化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应用Peek Prevail椎间融合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31例,均为单节段融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颈椎残障指数对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评估;采用Bazaz吞咽困难评价标准评估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1年应用MRI测量相邻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和脊旁肌肉的型号强度,计算信噪比,评估术后终末随访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术后定期复查颈椎X射线片,通过观察椎间隙高度、融合器有无松动下沉等评价临床早期疗效。结果与结论:(1)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15个月;(2)手术时间平均(63.0±1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7.4)mL;3例患者术后2 d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不适,2例轻度,1例中度,对症处理后,2周内均完全消失;(3)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目测类比评分术前为(8.2±1.5)分,术后12个月下降到(2.4±1.2)分(P<0.05);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术前为(9.5±2.2)分,术后12个月时改善为(16.7±1.1)分(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44.2±3.4,术后12个月时改善为11.3±1.0(P<0.05);相邻椎间盘术前信噪比为20.3±2.1,术后12个月信噪比为19.1±1.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随访期间未发现融合器及螺钉松动、移位,融合器下沉等相关并发症;(5)结果表明,零切迹Peek Prevail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固定融合稳定可靠,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率低,短期内未加速相邻椎间盘的退变,近期临床�
李果何跃顾祖超张宇刘进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疗效
新型凹形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均行体位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其中60例采用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新型垫组),60例采用普通脊柱体位(普通垫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麻仰卧位时,两组间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和气道压力(pressure of air way,PA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10min时,新型垫组的CVP和IAP显著小于普通垫组(P<0.05);俯卧位30 min时,两组间CVP、IAP和PA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垫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器械撑开次数和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普通垫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0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和0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体位摆放后新型垫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Cobb角均优于普通垫组(P<0.05);术后即刻和取内固定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局部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效率。
黄晓枫李果何跃王崇文顾祖超江敏柳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