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225 被引量:1,420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9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5篇艾滋病
  • 73篇病毒
  • 60篇性行为
  • 46篇男男性行为
  • 44篇艾滋病病毒
  • 34篇HIV-1
  • 29篇HIV
  • 26篇免疫缺陷
  • 26篇男男性行为人...
  • 25篇流行病
  • 25篇基因
  • 23篇流行病学
  • 21篇行为者
  • 21篇男男性行为者
  • 20篇HIV感染
  • 17篇影响因素
  • 17篇感染者
  • 16篇人类免疫
  • 16篇人类免疫缺陷
  • 16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119篇深圳市疾病预...
  • 76篇浙江省疾病预...
  • 15篇深圳市卫生防...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深圳市罗湖区...
  • 5篇解放军第30...
  • 5篇深圳市宝安区...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湖州市疾病预...
  • 4篇深圳市妇幼保...
  • 4篇深圳市慢性病...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长江大学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深圳市慢性病...
  • 3篇伊拉斯姆斯大...
  • 3篇罗湖区疾病预...
  • 3篇蚌埠市疾病预...

作者

  • 219篇陈琳
  • 65篇石向东
  • 63篇王晓辉
  • 48篇冯铁建
  • 46篇潘晓红
  • 45篇谭京广
  • 43篇赵锦
  • 39篇张燕
  • 37篇马瞧勤
  • 34篇杨介者
  • 34篇蔡文德
  • 28篇甘永霞
  • 27篇徐云
  • 26篇刘少础
  • 25篇程锦泉
  • 25篇姜婷婷
  • 25篇王憓
  • 25篇周欣
  • 25篇杨峥嵘
  • 21篇郑锦雷

传媒

  • 5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9篇中国热带医学
  • 18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预防医学
  • 8篇中国性病艾滋...
  • 8篇中华疾病控制...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国国境卫生...
  • 3篇中国社会医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2篇2013
  • 11篇2012
  • 17篇2011
  • 20篇2010
  • 28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高暴露未感染人群DC-SIGN、DC-SIGNR基因多态性分布
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最近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达的特异性表面分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CAM-3 grab...
王晓辉陈琳石向东赵锦杨峥嵘
文献传递
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和免疫活化状态研究
2009年
目的了解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免疫活化状态,探讨经性途径高暴露HIV-1不易感的免疫基础。方法收集37例经性传播途径高暴露HIV-1持续血清阴性者(简称HEPS人群)、65例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1V-1者(简称HIV+人群)、128例健康对照者(简称HC人群)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4绝对数、CD4/CD8比值高于HIV+人群(P〈0.001),而该两类人群的CD8’绝对数则低于HIV+人群(P〈0.001);HEPS人群和HC人群的CD38+/CD4+、HLA-DR+CD38+/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P〈0.001),同时HEPS人群的HLA—DR+CD38+/CD4+百分比低于HC人群(P〈0.05);HEPS人群的HLA—DR+/CD4+百分比低于HIV+人群和HC人群(P〈0.001)。结论HEPS人群对HIV-1的不易感性可能与其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活化抗原表达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有关。
王月云王晓辉程锦泉彭绩陈琳石向东聂绍发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HIV-1血清阴性CD4/CD8比值
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16~25岁HIV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调查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新报告的16~25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毒株的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传播监测调查方案,2015年收集了来自中国14个省市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使用美国斯坦福CPRV 6.0进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获得序列894条,HIV毒株亚型中CRF01_AE占39.9%、CRF07_BC占42.6%、B占4.3%、CRF08_BC占2.1%、CRF55_01B占2.9%、CRF59_01B占0.6%、CRF67_01B占0.7%、CRF68_01B占0.6%,其他重组亚型占6.4%。耐药传播率为3.6%,其中经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3.0%,异性性传播的为5.8%;包含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突变样本分别有10例、9例和13例。NRTI的耐药株中发现有4例携带针对替诺福韦(TDF)耐药的位点。结论当前流行毒株主要为CRF01_AE和CRF07_BC,同时在多个省份发现CRF55_01B和CRF59_01B新型重组毒株。在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区均发现了主要耐药位点,而且针对TDF耐药的新型重组的传播性耐药株已在中国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李扬张晶冯毅卢红艳臧希卉徐晓琴杨介者余爱玲孙晓光贺健梅陈琳梁淑家凌华肖林张信辉马艳玲常文辉廖玲洁阮玉华邵一鸣邢辉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深圳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污名和自评症状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污名状况以及和自评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艾滋病污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内5个区和1个定点治疗医院随机抽取353名HIV/AIDS患者,用Berger-HIV污名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心理学测量,用自行编制问卷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和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深圳市HIV/AIDS患者Berge污名总分均值为(109.41±16.55),关联分析显示Berger污名量表的担心公众歧视、负面自我印象两个维度和SCL-90中的精神病性偏执,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相关性较大(R>0.400,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β=-0.260),疾病类型(HIV或AIDS)(β=-0.111),文化程度(β=0.105)影响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污名的维度(担心公众歧视、负面自我印象)能够激活一系列内在负性情感和认知表达(如怀疑、警惕等精神病性症状和偏执等),负性的情感认知状态可能导致患者负面的行为表达(人际关系敏感、负面印象管理),提示HIV/AIDS患者积极的认知模式和社会支持可能是患者艾滋病污名的有效干预措施。
罗亦娟张燕齐杰杨峥嵘陈琳谭京广谢炜刘少础蔡文德程锦泉
T细胞活化状态对中国汉族人群HIV-1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索T细胞活化状态对中国汉族人群HIV-1易感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筛选深圳市HIV-1高暴露不感染人群(ESNs人群)37例和健康对照人群101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人群HIV-1感染相关受体的表达差异,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ESNs人群T淋巴细胞HLA—DR+CD4、HLA—DR+CD8表达[12.64(5.94~21.90)、21.12(10.74~30.21)]均低于对照人群[22.52(7.91~58.60)、32.28(14.72~67.82)](P值均〈0.05)。ESNs人群T淋巴细胞CD45RA—RO+、CCR5+CD4表达[58.68(49.06—72.44)、21.93(15.84~25.89)]高于对照人群[53.17(42.63~63.21)、16.14(11.94~21.98)](P值均〈0.05),而ESNs人群CXCR4+CD4表达[93.67(92.17~94.96)]低于对照人群[95.16(92.99~96.77)](P〈0.05)。利用HLA—DR+CD8的双峰分布特征可以将对照人群和ESNs人群分为高低表达两个亚组,其中,89.2%(33/37)的ESNs人群属于HLA—DR+CD8低表达组,58.4%(59/101)的对照人群属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T淋巴细胞低活化状态与中国汉族人群HIV-1不易感性密切相关。
王晓辉许奕华陈琳魏晟杨峥嵘石向东张燕甘永霞聂绍发
关键词:疾病易感性汉族
2004-2021年浙江省报告丙型肝炎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4-2021年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实现2030年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目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4-2021年报告丙肝病例数据,对浙江省丙肝报告病例数和报告感染率进行分析,并通过SAS 9.4软件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方法进行报告感染率的趋势分析。同时对报告病例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的分布特点和重点地市的报告病例数和报告感染率的趋势进行描述。结果浙江省丙肝报告感染率呈上升趋势(Z=69.539,P<0.001),报告病例数从2004年的978例上升到2021年的3520例。其中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的报告病例数较高且呈上升趋势,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分别为Z=6.717,P<0.001;Z=45.941,P<0.001;Z=35.445,P<0.001;Z=16.595,P<0.001。男性报告病例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从2004年的2.02∶1下降至2021年的1.7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5~49岁,50岁及以上人群构成比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27.61%上升到2021年的41.45%。职业主要为农民/民工。结论浙江省丙肝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市病例数较多,报告病例人群特征男性高于女性、以农民/民工人群为主,15~49岁虽然是主要人群,但50岁及以上人群上升明显。
周欣程伟潘晓红杨介者徐云蒋均陈琳陈卫永柴程良
关键词:丙型肝炎
深圳市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和HIV膜蛋白基因变异与感染时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深圳市 HIV感染流行趋势分析 ,为深圳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2~ 2 0 0 0年深圳市HIV血清学监测质料及应用套式 PCR (nested- PCR)对深圳市 5 5例 HIV感染者 / AIDS病人的外周血的单核细胞进行扩增 ,获得了 HIV- 1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 C2 - C3区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深圳市疫情快速增长趋势明显 ;传播方式以性为主 (46 .0 % )其它各种 HIV传播途径均有发现 ;有 B′、 B、 C、 E亚型 HIV- 1毒株序列 ,各亚型间的基因离散率为 6 .31%、 7.95 %、 3.0 9%、 8.92 % ,推算其流行时间为 6 ,8,3,9年 ,深圳流行株以 E、 B为主 ,且 AIDS病人抗原性变异较高于 HIV感染者。结论 :监测数据可反映深圳市 HIV感染流行主流 ,可预测流行趋势。
陈琳冯铁建王晓辉石向东
关键词:HIV基因变异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HIV-1 CRF08_BC流行株基因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08BC毒株的基因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获得两个人群的HIV-1基因序列并判定基因型,分别用传播网络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研究两个人群中HIV-1 CRF08BC流行株的关联情况。结果 HIV-1 CRF08BC流行株传播网络模式图显示,两个人群中流行的毒株基因序列之间无关联。近似最大似然法系统进化树显示,两个人群中的其他毒株基因序列均呈散在分布。结论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与当地人群中流行的HIV-1 CRF08BC毒株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刘胜牙陈震徐媛冯毅陈琳李微赵倩陈琛
关键词: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基因
深圳市2006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国家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圳市各VCT点2006年共完成8929名自愿咨询检测,现分析如下。
陈琳冯铁建张燕石向东王晓辉甘永霞蔡文德谭京广罗贤如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男男性行为者高危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MSM是指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主要包括四类人群:男性同性恋者、男性双性恋者、男性变性欲者和男性异性恋者.MSM以同性恋者居多,其次为双性恋者.处于性活跃期的MSM占性活跃期男性的2%~4%,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字估计我国MSM超过1 000万人.从全球来看,近年来MSM的HIV感染率快速上升,在拉丁美洲MSM已经成为艾滋病流行主要人群,2012年多米尼加HIV新发感染者中MSM占33%,秘鲁占56%[1];在美国及东南亚、非洲等地MSM的HIV感染率为14%~ 18%[2].
何林潘晓红杨介者郑锦雷徐云陈琳蒋均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抗病毒治疗高危行为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