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红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鼻窦
  • 3篇鼻窦炎
  • 2篇嗜酸
  • 2篇细胞
  • 2篇鼻窦CT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鼻-鼻...
  • 1篇舌下
  • 1篇舌下免疫治疗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嗜酸细胞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投药
  • 1篇组织学
  • 1篇息肉
  • 1篇粒细胞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慢性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方红
  • 3篇张悦
  • 3篇韩亮
  • 2篇李志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鼻-鼻窦炎组织学中嗜酸细胞和鼻窦CT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与鼻窦C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55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Friedman分期和Lund-Mackay评分以及病理组织学中Eos计数,将结果分为嗜酸细胞性CRS(eosinophilic CRS,ECRS)组与非嗜酸细胞性CRS(non-eosinophilic CRS,NECRS)组,对两组各分期的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两组的CT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分析CT评分结果和组织中Eos计数与Eos百分比(Eos%)的相关性。结果 ECRS与NECRS在CT总评分上有显著性差异(Z=1.674,P<0.01),但在T1、T2、T3、T4不同分期中的CT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Z=1.011、0.892、0.612、0.280,P均>0.01)。并且CT评分与组织中Eos计数及Eos%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6、0.223,P均<0.01)。结论 (1)组织中的Eos浸润是引起CRS患者CT表现总体差异的原因,但这个差异并不表现在各个分期中;(2)Eos计数或Eos%越多,CRS患者的CT评分越高,即CT图像表现的越严重。
尤权杰李志韩亮杨焕焕方红张悦
关键词:鼻窦炎嗜酸细胞X线计算机
组织嗜酸粒细胞及鼻窦CT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复发的预测研究被引量:43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术后鼻息肉复发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组织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及鼻窦CT总分对鼻息肉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64例CRSwNP患者,对患者进行鼻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皮肤点刺试验、外周血细胞计数、鼻窦CT评分、鼻息肉EOS计数。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时间至少2年。对鼻息肉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人口特征和其他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对定量资料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对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复发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判断参数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患者复发率为43.56%(115/264)。性别、嗅觉VAS评分、鼻窦CT总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比、外周血EOS绝对值及占比和组织EOS绝对值及占比与鼻息肉术后复发有关(χ^2=5.241,t=-3.146,t=-7.441,χ^2=180.617,t=-5.313,χ^2=100.067,t=-7.471,χ^2=258.916,P值均<0.05),其中组织EOS占比及鼻窦CT总分对鼻息肉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AUC值分别为0.793、0.767,P值均<0.001)。鼻息肉组织EOS占比>0.032预测复发的敏感度为83.48%,特异度为56.38%;鼻窦CT总分>15分预测复发的敏感度为51.30%,特异度为87.25%。两者联合预测复发的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49.20%。结论许多因素与CRSwNP术后复发有关,其中鼻息肉组织EOS百分比和鼻窦CT总分对其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
杨焕焕方红尤权杰韩亮杨子飞虞璐璐张悦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嗜酸粒细胞复发
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满2年终止1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评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经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满2年终止1年时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以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24例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者,这些患者完成了2年的舌下免疫治疗且终止免疫治疗1年以上.比较治疗满2年时、终止免疫治疗后1年时的疗效评估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鼻炎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SLIT治疗2年时,所有AR患者VAS评分、鼻炎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均显著降低[(9.40±5.96)分比(24.78 ±6.36)分,(4.53±2.06)分比(9.51 ±2.02)分,(0.42 ±0.87)分比(3.02±0.41)分,t值分别为17.627、24.600、5.331,P值均<0.01];终止SLIT 1年后与治疗2年时相比,VAS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均增高[(12.52±6.92)分比(9.40 ±5.96)分,(5.30±2.36)分比(4.53 ±2.06)分,t值分别为5.199、3.744,P值均<0.01],药物评分未见明显差异[(0.34 ±0.84)分比(0.42±0.87)分,t=-1.043,P>0.05).结论 AR患者经过2年的SLIT后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终止治疗1年后AR症状存在一定的反复趋势,即2年可能不是SLIT的理想治疗周期.
韩亮尤权杰李志杨焕焕方红张悦
关键词:免疫粉尘螨
真菌性鼻-鼻窦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目的  在中国南方地区,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FB)是真菌性鼻-鼻窦炎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其发病率近年来越来越高,但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有很多假设,如糖尿病、长期滥用抗生素、鼻中隔偏曲、牙髓/牙根治疗等,...
方红
关键词:真菌性鼻-鼻窦炎疾病预防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