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远征

作品数:21 被引量:1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脓毒
  • 7篇脓毒症
  • 5篇预后
  • 4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炎症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预后评估
  • 3篇脓毒症患者
  • 3篇腺炎
  • 3篇后评
  • 3篇后评估
  • 3篇急性胰腺炎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氧化应激反应
  • 2篇异体

机构

  • 21篇海南医学院
  • 3篇河北省血液中...

作者

  • 21篇杨远征
  • 5篇胡志华
  • 5篇陈伟
  • 3篇郑燕玲
  • 2篇吴国平
  • 1篇王涛
  • 1篇刘建莉
  • 1篇陈志林
  • 1篇胡志华
  • 1篇王丹心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8
  • 4篇201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ICU获得性衰弱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
2024年
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作为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累及骨骼肌、呼吸肌及平滑肌等,会导致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剧增,并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但脓毒症ICU-AW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评估标准缺乏统一、治疗时机和方案选择仍无具体标准。鉴于该病发病机制和诊疗选择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脓毒症患者ICU-AW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多学科对该病的认知并针对性提高疾病的早期认识、诊断及诊疗协作能力。
郭同武赵明锐冼丽娜杨远征
关键词:脓毒症肌无力发病机制
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功能、炎症因子及血液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换血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功能、炎症因子及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联合组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联合蓝光照射、对照组新生人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后24 h,测定血清中胆红素含量、肾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治疗后24 h,联合组新生儿血清中TBIL、BUN、Cr、β2-MG、CysC、TRF、CRP、IL-6、TNF-α、MDA、AOPP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SOD、CAT、GSH-Px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换血治疗能够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肾功能、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屈晶磊杨远征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肾功能氧化应激反应
住院脓毒症患者肠屏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索住院脓毒症患者肠屏障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休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63例)、脓毒性休克组(45例),另选取普通手术后未发生脓毒症的患者74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结果 3组患者之间比较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高于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腹腔感染患者与非腹腔感染患者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感染患者高于非腹腔感染患者;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高于未死亡患者;脓毒感染患者血清D-乳酸、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IFABP、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P<0.05),而与hs CRP无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肠道缺血密切相关,且屏障功能受损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
郑燕玲杨远征胡志华
关键词:脓毒症肠道屏障功能影响因素
连续血浆滤过吸附与连续血液透析改善ICU脓毒血症患者免疫水平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连续血浆滤过吸与连续血液透析在治疗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血症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连续血浆滤过吸附,对照组给予连续血液透析。于治疗前后抽取采集患者的血标本,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指标、炎症因子水平、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统计,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免疫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然而研究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炎症反应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然而研究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血浆滤过吸附治疗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中效果更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杨远征胡志华邓小彦冼丽娜
关键词:脓毒血症免疫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在脓毒血症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82例,按照患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33例)与非重症组(49例),按照患者结局将其分为非死亡组(69例)与死亡组(13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几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评测和比较。结果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重症组>非重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死亡组>非死亡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634、0.518、0.537,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所致ARDS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血清因子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冼丽娜杨远征陈伟孙广晓
关键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预后
动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动态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中、重型颅脑损伤(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型CI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按临床症状/颅脑CT和ONSD监测指导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ICP)。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预后情况及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伤后1个月时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GCS高于入院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积水比例、并发症总发生率、重残比例、植物生存比例、死亡比例、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良好比例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超声监测ONSD指导中、重型CI患者脱水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ICP,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冼丽娜邓小彦梁娴杨远征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内压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可溶性CD40配体(CD40L)的影响。方法选取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扣针蛋白-5(Fibulin-5)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 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明显增加,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TF和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XCL16、CD40L、Fibulin-5及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及释放。
周才旺吴国平杨远征
关键词:尤瑞克林丁苯酞脑梗死
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研究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各37例。自体组患者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组接受异体输血。术后1 d和术后5 d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术后1 d和术后5 d时,自体组患者APTT、TT、PT水平及D-D、FDP含量与异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均低于手术前,TLR2+细胞、TLR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 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且自体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异体组,外周血中TLR2+细胞、TLR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 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显著低于异体组。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基础上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屈晶磊杨远征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及诊治指南将240例AP患者分为轻度胰腺炎组120例(MAP组)、中度重型胰腺炎组60例(MSAP组)和重症胰腺炎组60例(SAP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在入院后第1、4、7天,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MIP-1α、MIP-1β水平;采用APACHEⅡ评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入院第1天,3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MSAP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入院第1天最高,之后逐渐下降;MAP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入院第4天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且第7天水平低于第1天。监测的3个时间点内,MIP-1α、MIP-1β、APACHEⅡ评分均为SAP组>MSAP组>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MSAP组及SAP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8%(97/120)、75.0%(45/60)及53.3%(32/60);病死率分别为19.2%(23/120)、25.0%(15/60)及46.7%(28/60)。SAP组的治愈率低于MAP组和MSAP组,病死率高于MAP组和M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MIP-1α、MIP-1β及APACHEⅡ评分与AP患者病情呈现相关性,可以通过上述指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情况,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冼丽娜杨远征陈伟孙广晓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免疫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免疫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SAP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及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滴注给药,连续用药7 d。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抽血检测肿癌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6)、C-反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一氧化氮(NO),检测CD4细胞及CD8细胞的比例,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浓度,记录所有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a和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而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TXB2、v WF、ET水平降低,NO及6-keto-PGF1α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TXB2、v WF、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及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可有效提高SAP患者治疗疗效,无明显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乌司他丁。
周才旺吴国平杨远征
关键词: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