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岩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俗曲
  • 1篇清代
  • 1篇清代宫廷
  • 1篇作者考
  • 1篇作者考辨
  • 1篇考辨
  • 1篇宫廷
  • 1篇
  • 1篇传奇

机构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王岩
  • 1篇李玫

传媒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倒铜旗》传奇的发现及其作者考辨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品鉴玉霜簃簃所藏戏曲抄本中的三至二十六出的残本《倒铜旗》,则可得见其与《麒麟阁》之间存在十五出重合、相近的出目,值得进一步鉴析。而根据戏曲目录学著作梳理与玉霜簃本的避讳情况,则初步断定该作品当产生于清顺治时期,属于清初昆腔戏剧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对于更为全面地鉴赏该剧、传承并革新昆腔艺术精粹,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王岩
重新界定清代宫廷侉戏内涵被引量:4
2017年
清代前期内府题纲、剧本中所承认的"侉戏"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系统的声腔:其一是标注为"吹腔"、"秦腔"、"梆子腔"的吹腔系统的声腔,用笛子伴奏;其二是演唱俗曲及标注为"柳子腔"、"南锣"或"弦子腔"等弦索系统声腔,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伴奏。此即清代内府"侉戏"概念与"侉调"、"侉腔"概念之间的区别,也是内府"侉戏"概念与民间"侉调"概念的区别,即无论是民间的"侉调"概念还是清内府"侉调"、"侉腔"概念,指的都主要是演唱俗曲的弦索腔系统的腔调;而内府"侉戏"概念则包含了弦索腔和吹腔两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因此,侉戏并不能等同于早期"乱弹"概念,更与皮黄戏相距甚远,它是清代前期演唱吹腔或弦索腔的玩笑类小戏。
王岩李玫
关键词:清代宫廷俗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