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衍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孔子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11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孔子
  • 7篇儒学
  • 4篇互动
  • 3篇史学
  • 3篇损益
  • 3篇互动研究
  • 3篇发微
  • 3篇春秋
  • 2篇原始儒学
  • 2篇战国
  • 2篇战国时期
  • 2篇哲学
  • 2篇知天命
  • 2篇制天命
  • 2篇中国通
  • 2篇中国通史
  • 2篇中国哲学
  • 2篇善政
  • 2篇通史
  • 2篇周公

机构

  • 11篇中国孔子研究...
  • 9篇平顶山学院
  • 7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9篇魏衍华
  • 2篇杨朝明
  • 1篇陈建裕
  • 1篇张清廉

传媒

  • 3篇管子学刊
  • 2篇华夏文化
  • 2篇唐都学刊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理论学刊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现代哲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殷都学刊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济宁学院学报
  • 1篇第三届世界儒...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孟子》“述仲尼之意”解被引量:1
2019年
孟子一生以私淑孔子自许。通过受业于子思之门人,青年时期的孟子就开始治孔子之道。孟子精通“六经”之学,打开了通向孔子之道的大门,奠定晚年“述仲尼之意”的基石;中年时期的孟子仿效孔子周游列国,寻求施展孔子之道及其仁政蓝图的历史舞台;晚年时期的孟子则退自齐、梁,仿效孔子专心讲学与整理典籍文献,并与弟子万章等人序《诗》《书》,作《孟子》七篇。这“七篇”则成为后世公认的“述仲尼之意”的经典之作。
魏衍华
关键词:《孟子》司马迁
春秋时期社会“失范”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大夫执政乃至"陪臣执国命"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典型的"失范"状态。周王室的衰微是其根源,私家的兴起只是加速器,而时人对周礼背后之"义"丧失,应是此时"礼坏乐崩"的本质所在。
魏衍华
灾妖不胜善政--孔子“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和荀子的天命观念,研究孔子的“知天命”与荀子“制天命”从天命观的角度看无论孔子还是荀子,他们都未否定“天”的力量,更没有主张与“夭”争雄拉衡,只是由“顺天”、“知天”而“用天”,并强调发挥人的...
杨朝明魏衍华
关键词:孔子思想中国哲学
“精神家园”的瞭望与守护——兼论孔门弟子对孔子学说的尊崇
2013年
孔子的去逝,使其创立的早期儒学团体顿然失去了固有的"精神家园"。如何缅怀恩师、瞭望与守护"精神家园",是摆在此时孔门弟子面前最紧迫的课题。除在孔子庙堂"以时习礼"外,"无得而逾"、"万仞宫墙"等语,是孔门弟子对时人批评与误解的反驳,不仅维护着孔子在其心目中的圣人形象,而且扩大了孔子学说的影响,为儒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奠定基础。
魏衍华
关键词:孔子孔门弟子精神家园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发微
2010年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一命题关涉到先秦中国学术的发展。春秋社会对王道精神的丢失,特别是对作为西周礼乐文明重要载体的《诗》、《礼》本质的背离,加剧了"礼坏乐崩"的程度。而《诗》、《礼》之类的说教对于当时酣战中的诸侯已失去意义,晚年的孔子遂将王道之思寄于鲁之史记旧闻,从而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学术的新局面。孟子称《春秋》"其文则史",有助于了解孔子与《春秋》的相关度,也有助于认识早期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范式。
魏衍华
关键词:孔子《诗》正名
清华简《保训》的材料来源与性质
2011年
与郭店楚简、上博简主要为先秦诸子特别是儒学思想文献有所不同,清华简则涉及到诸子学之前王官学的相关内容。由于清华简的其他简文尚未公布,对于其整体内容还不能妄下断语,但就已公布的《保训》篇部分简文来看,它给学界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赵平安先生在《(保训)的性质和结构》中说:“此篇提供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训’的样本。特别是训教本身关涉上古帝王所认同的核心价值,某种程度上有中国古代文化‘元’的意味,其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
魏衍华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郭店楚简儒学思想先秦诸子
《孔子家语通解》读后
2010年
魏衍华
关键词:《孔子家语》通解中国史学辨伪学伪书
鲁国社会与孔子学说互动研究
2014年
周公在周初有杰出的贡献和特殊地位,其封国不仅是诸侯"班长",而且也是宗周礼乐文化在东方的样板。至"礼坏乐崩"的春秋时期,鲁国仍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再加上具备春秋社会的复杂特点,堪称诸侯国的典型缩影。自幼"学而不厌"的孔子既"好学",又自觉担当拯救社会时弊的使命。由"好学"到"博学";由"博学"到"诲人",孔子为早期儒学奠定规模。而孔子学说与鲁国社会的关系可以用"互动"来概括:一方面鲁国社会滋养、检验了孔子学说,成为直接源头;另一方面孔子学说巩固了鲁国"礼仪之邦"的地位,赋予其代表中国精英文化"邹鲁之士"、"缙绅先生"的符号,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魏衍华
关键词:孔子孔子学说礼仪之邦
孟子“春秋无义战”意蕴试说
2009年
魏衍华
关键词:春秋时期意蕴中国哲学史学术界战争
孔子“制为养生送死之节”发微被引量:1
2020年
《孔子家语》记孔子为中都宰时,曾制定“养生送死”的一套礼仪制度。这套制度“行之一年”,取得了“四方皆则之”的社会效果。由于传世文献中孔子“制为养生送死之节”的记载相当简略,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不小的分歧。虽然孔子“养生送死”的礼节看似有关注彼岸世界的性质,但其背后关注的仍是现实世界,最终解决的仍然是现实世界人们的心灵安顿问题。
魏衍华
关键词:孔子《孔子家语》慎终追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