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拯救
  • 2篇特质
  • 2篇自我
  • 2篇自我拯救
  • 2篇晚清
  • 2篇灵魂
  • 2篇过客
  • 2篇佛学
  • 1篇东学
  • 1篇学派
  • 1篇雨果
  • 1篇浙东学派
  • 1篇治学特色
  • 1篇人性
  • 1篇日文
  • 1篇书店
  • 1篇思维
  • 1篇体认
  • 1篇内在逻辑
  • 1篇文言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孙海军
  • 1篇汪卫东

传媒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理论月刊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临沂大学学报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7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个体灵魂的自我拯救——试论“过客”行走的终极意义
2013年
《过客》是《野草》重要的篇章之一,它不仅暴露了当时鲁迅自我认同和价值信仰的严重危机,更展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鲁迅全力自救的心理历程。过客的自省意识和实践精神激励起危机中的鲁迅,使得鲁迅通过自我拷问、自我调整,最终走出人生的第二次危机,重新建立起新的身份和信仰认同,由此凸现出"行走"这一生命情态在鲁迅个体灵魂自我拯救中的终极性意义。
孙海军
关键词:过客拯救
“以己意进退佛说”:略论晚清佛学复兴的若干特质
2013年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思想界曾兴起一股佛学复兴运动,这虽然有主流学术边缘化的学术背景,但更多还是受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启发。纵观晚清以来的这一学术思潮,无论是其变传统佛教的出世倾向为积极的入世态度,还是以佛学理论附会西方知识,甚至所复兴的佛教宗派,如注重个体精神的法相、华严及禅宗以及对这些宗派理论的现代阐释,均表现出一种"以己意进退佛说"的特质。
孙海军
关键词:晚清
鲁迅留日前期(1902—1906)思想倾向再探被引量:1
2013年
一一般认为,鲁迅留日期间(1902—1909)以1906年重返东京、弃医从文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段,前一阶段鲁迅如当时大部分'清国留学生'一样,'除学习日文,准备进专门的学校之外,就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演讲'①。此外,青年鲁迅还在文字方面做了如下两项工作:其一,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孙海军
关键词:书店日文雨果
鲁迅对自我生命的体认与超越——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中心
2012年
《在酒楼上》和《孤独者》是鲁迅小说中自我色彩最强的两篇。它们在逻辑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实际上,展现了鲁迅对于自我生命存在可能性的一种体认与超越。
孙海军
关键词:体认
论鲁迅“回心”思维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意义
2012年
鲁迅早期思想呈现出强调"主观之内面精神"的"主观主义"倾向,日本学者竹内好结合鲁迅十年沉默期的生存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回心"说,极大影响到此后鲁迅研究的格局。但是,只有把鲁迅的这一思维范式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宏观背景下来考察,才能准确辨析和判断出它的时代价值及其思想史意义。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回心"思维催发了现代意义上"个"的诞生,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性的进程,并使得中国的现代性呈现出一种所谓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特质。
孙海军
“精神”的发现与高扬——论鲁迅早期五篇文言论文的内在逻辑被引量:2
2013年
纵观鲁迅日本时期的五篇文言论文,不仅可以发现其早期思想表现出强烈的"主观主义"思维倾向,而且其"主观主义"倾向明显存在着一个逐渐加深的内在逻辑过程,而其中心线索就是对于"精神"的发现与高扬。总之,对于"主观内面之精神"的推崇不仅构成了鲁迅这一组文章的结构性线索,更成为青年鲁迅思想的一个基点。
孙海军
“以己意进退佛说”:略论晚清佛学复兴的若干特质
2013年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思想界曾兴起一股佛学复兴运动,这虽然有着主流学术边缘化的学术背景,但更多还是是受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启发。纵观晚清以来的这一学术思潮,无论是其变传统佛教的出世倾向为积极的入世态度,还是以佛学理论附会西方知识,甚至所复兴的佛教宗派,如注重个体精神的法相、华严、禅宗以及对这些宗派理论的现代阐释,均表现出一种"以己意进退佛说"的特质。
孙海军
关键词:晚清
从“人史”看鲁迅与浙东学派的精神关联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由鲁迅编纂“人史”之设想人手,指出历史的兴味及对理想人性的追求,才是鲁迅这一设想的意图所在。再由此上溯浙东学派的治学特色,重史之风以及对人性的关注正是这一学派的治学传统,鲁迅编纂“人史”的设想正是在浙东学人的直接启发下形成的。不仅如此,某种意义上鲁迅“立人”方案的提出以及国民性批判亦是对于这一传统的自觉继承,即延续了浙东学人长期以来对最理想的人性的不懈追求。
孙海军汪卫东
关键词:浙东学派理想人性治学特色国民性批判
个体灵魂的自我拯救——试论“过客”行走的终极意义
2013年
《过客》是《野草》重要的篇章之一,它不仅暴露了当时鲁迅自我认同和价值信仰的严重危机,更展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鲁迅全力自救的心理历程。过客的自省意识和实践精神激励起危机中的鲁迅,使得鲁迅通过自我拷问、自我调整,最终走出人生的第二次危机,重新建立起新的身份和信仰认同,由此凸现"行走"这一生命情态在鲁迅个体灵魂自我拯救中的终极性意义。
孙海军
关键词:过客拯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