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庚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导管内癌临床、病理特征及BRCA1/2基因突变状态分析(附15例报告)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BRCA1/2基因在IDC-P中的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37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IDC-P分为IDC-P组和非IDC-P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有无精囊侵犯、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以及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分析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结节评分情况、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统计BRCA1/2基因在IDC-P组中具有临床意义的突变情况。结果合并IDC-P患者15例,IDC-P在前列腺癌中的构成比为10.95%。IDC-P组具有更高的年龄(χ^(2)=29.57,P<0.05)、Gleason评分(χ^(2)=10.17,P<0.05)以及临床T分期(χ^(2)=15.20,P<0.05),更易发生骨转移(χ^(2)=4.20,P<0.05)和精囊侵犯(χ^(2)=12.83,P<0.05)。9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IDC-P患者术后BRCA1/2基因检测显示具有临床意义的突变均为阴性。1例根治术后的IDC-P患者出现了生化复发,并在治疗24个月后出现膀胱、直肠的侵犯;2例初诊时骨转移的患者治疗6个月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结论IDC-P通常具有更强的侵袭性以及更差的预后,局限性IDC-P患者积极行根治手术辅以新型内分泌治疗可使患者有更好的临床获益。
- 谢汝昊陈博文章宏峰石玉香李学超徐长庚汪志顺昌磊宋正帅罗刚舒博
- 关键词:预后
- 17β-雌二醇联合5-氮胞苷上调前列腺癌22RV1细胞p75NTR表达并促进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联合DNA去甲基化试剂5-氮胞苷(5-AzaC)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22RV1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7β-E2和/或5-AzaC处理前列腺癌22RV1细胞,并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凋亡率以及雌激素受体2(ESR2)和p75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TR)的表达情况。结果 17β-E2或5-AzaC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抑制22RV1细胞增殖,17β-E2和5-AzaC 48hIC50分别是0.2μmol/L和4.0μmol/L。17β-E2(0.2μmol/L)+5-AzaC(4.0μmol/L)对22RV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表现出协同作用,17β-E2或5-AzaC均能上调ESR2和p75NTR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联合应用时效果更明显。结论联合应用17β-E2和5-AzaC上调ESR2和p75NTR的表达可能是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的治疗策略。
- 胡卫锋郭永连陈琳李国灏徐长庚朱建宁昌磊万锋
- 关键词: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17Β-雌二醇5-氮胞苷P75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