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洪林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美术
  • 2篇艺术
  • 2篇中国画
  • 2篇三杰
  • 2篇山水
  • 2篇山水画
  • 2篇岭南画派
  • 2篇画派
  • 2篇国画
  • 2篇高剑父
  • 1篇当代中国美术
  • 1篇地区社会
  • 1篇心源
  • 1篇艺术变革
  • 1篇艺术意境
  • 1篇意境
  • 1篇越王
  • 1篇造化
  • 1篇展览
  • 1篇中得心源

机构

  • 9篇广州大学
  • 3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9篇许洪林
  • 3篇许洪林
  • 1篇赵鑫

传媒

  • 2篇美术
  • 2篇美术观察
  • 1篇文艺争鸣
  • 1篇美术研究
  • 1篇学术研究
  • 1篇艺术教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巍巍齐鲁浩浩汉风——“齐鲁汉风”展览侧记
2020年
2020年6月5日,“齐鲁汉风”展览在广东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开幕,展期将持续至9月5日.该展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2016年举办“大汉楚王与南越王”“中山王与南越王”文物特展后,汉代诸侯王系列展览的再次回归,共展出来自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文博单位精品文物354件,其中一级文物45件,集中汇聚了山东临淄大武齐王墓、曲阜九龙山鲁王墓、章丘洛庄吕王墓、巨野红土山昌邑王墓、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等汉代诸侯王墓出土的文物精华.
许洪林
关键词:南越王诸侯王
清末民初报刊对美育的关注与介入——以《时事画报》和《真相画报》为中心
2022年
清末民初中国报刊业迅速发展,作为当时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性美术期刊——《时事画报》和《真相画报》,以其图像叙事和美育普及的突出特征,在建构“国民意识”的过程中,与其他报刊一起,催生了一个以民众、报刊和出版为中心的美育时代。本文紧扣两份画报的栏目设置及其内容,阐释“二高一陈”如何以画报为阵地开展美育实践及其介入方式,进而呈现清末民初岭南知识分子的美育理想和时代担当。
许洪林
关键词:清末民初
细问造化之功——论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求学精神
2017年
“策杖于山林,乘扁舟于江湖”的林泉思想是历代中国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源泉。自古以来,中国画家或饱游饫看或临渊握笔,在饱览名山大川之时,山川气象、花鸟精神、草木生机见诸笔下。这是中国画家在自由、自在与自我、自乐中“迁想妙得”,在求形、求意与求气、求质中“度物像而取其真”,这是“造化”对“心源”的碰撞,也是中国画家用作品表达着自己的视觉维度与思想感悟。
许洪林
关键词:求学精神外师造化中国山水画中得心源创作源泉迁想妙得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粤、港、澳地区社会美术教育的变迁与交流
2018年
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粤、港、澳地区社会美术教育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广东、香港、澳门地区由于地缘的关系和历史的原因,中国美术教育界的许多精英在这个时期频繁往返于内地与港、澳之间,众多的归国留学生或经停或寓居于粤、港、澳地区,他们积极组织社团、创办画会、开设美术学校、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出版各类美术读物,从而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美术教育空间大为拓展。
许洪林
论岭南画派三杰美术教育观的四个维度被引量:1
2022年
但凡研究近现代美术流派的美术史学者,绝不可忽视岭南画派;而但凡研究岭南画派的美术史学者,又无法回避其美术教育作为。仅此而言,探究岭南画派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来说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事实上,早在1912年高氏兄弟在乘船从广州去往上海的路途中,高剑父就指出:"要真正开启民智,拯救民众的精神。
许洪林
关键词:岭南画派高剑父美术史当代中国美术开启民智
论岭南画派三杰从事美术教育的动因及其身份转换问题
2022年
一直以来,关于岭南画派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探讨岭南画派提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抑或是从西学东渐、社会变革、继承居派衣钵、留学日本、政治革命、实业救国、艺术变革等角度开展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美术史研究不能以惯性思维影响对相关事实的价值判断。
许洪林
关键词:岭南画派实业救国身份转换艺术变革高剑父
合度以水——关于中国画创作的“水法”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中国画自古以来就以象征化和哲思性的角度来观照自然。既可'成教化、助人伦',又可畅神怡性,涵养精神。孔子以山水比德,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念,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精神追求和思想归依,这种外在与内在,自然与心源的相互关系,影响着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许洪林
关键词:气韵生动
触景、悟境与得境:山水画写生的三个层面
2019年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指出,中国画家不满足于纯客观机械式模写的原因是“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1]诚然,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并不是中国山水画写生的目标和意义所在.自古中国画论就提出了畅神论,指出中国画要搜妙创真,要以技进道,如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强调“至于传移模写,乃画家末事”[2].因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艺术拒绝效仿之作,境界和品质才是艺术的根本价值.王国维之“境界说”有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许洪林
关键词:写生艺术意境《美学散步》中国画家传移模写中国画论
浅析西藏民俗文化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与实践——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完全小学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该文探讨了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生在援藏支教期间,如何根据校情、学情和地域特色,利用西藏民俗文化元素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与实践,初步回答了如何将优秀的地域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当地美术课堂,如何因陋就简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等问题。
许洪林彭肖洁赵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