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汉语
  • 4篇现代汉语
  • 2篇动词
  • 2篇助词
  • 2篇自主动词
  • 2篇教学
  • 2篇TE
  • 2篇MQ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言教
  • 1篇疑问语气
  • 1篇疑问语气词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堂
  • 1篇语句
  • 1篇语气

机构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张静
  • 1篇肖奚强
  • 1篇葛文杰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广播电视...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在研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了重动句研究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点,并从重动句的类别、功能及与相关句式的比较等方面概括了以往重动句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对目前重动句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肖奚强张静
关键词: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语用功能
略论历代遗山集序的时代特征
2007年
诗文集序作为一种文体不仅体现序作者对诗文的评价,而且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学术风范等时代特征。元代遗山集序体现了北方士人的文化意识及民族意识;明代集序反映明人狭隘的正统观和文学评论中的史学意识;清人序言则折射出清代的思想政治背景及学术风气。
张静
关键词:民族意识正统观
关于现代汉语口语句式“V+te+MQ”被引量:1
2004年
现代汉语"V+te+MQ"这一口语格式具有多方面的语法语用特点,并可由此推出"他(te)"此前很少被人提及的语法意义,即"他(te)"是一个助词,具有语气、结构及时态助词的功能。
张静
关键词:助词自主动词
现代汉语口语格式“V+te+MQ”被引量:4
2004年
在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词 +他 +数量短语”这一语法格式中 ,其中“他”音为轻声te ,并非有实指意义的第三人称代词“他ta”。他 (te)是一个助词 ,具有语气。
张静
关键词:助词自主动词
浅析茨威格小说与我国传统文学中“替佳人立言”的不同视角
2014年
中西方在"替佳人立言"的表现方式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中国文学更多的是以女性的口吻述说着男性主体的生平遭际,而代表西方文学表型形式的茨威格则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以女性的思维方式描写女性的情感波动。同时,茨威格还构建了一幅完整的女性成长图景,但我国文人更多关注的是年轻女子尤其是妓女和宫女的遭遇。
张静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学茨威格
浅谈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么”被引量:10
2004年
认为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么”与“吗”一样是个疑问语气词 ,通过与“吗”的比较说明了“么”的语法、语用意义。表示弱发问语气是“么”的语法意义 ,对疑问点答案的有所掌握或高确信度是发问人用“么”问句的语用基础。
张静
关键词:语气词
金初诗人高士谈考论被引量:1
2007年
高士谈作为金初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今人对其了解主要以《中州集》为据。今考散见于史籍和别集中的相关资料,知高士谈为宋韩王高琼曾孙、宋英宗宣仁高皇后之族弟,为人文温尔雅,多与诗友唱和等,可补《中州集》之不足。高士谈诗歌以去国怀乡为情感基调,以追陶慕苏为人生理想,多借助凄寒悲凉意象的营造感物兴怀。
张静
关键词:生平交游诗歌特征
郝经与方回和陶《饮酒》诗之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郝经和方回作为元代追和陶渊明《饮酒》诗人的代表,其诗歌都是借和陶诗的形式浇自己之块垒。但由于各自人生追求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在对诗酒生活的描写、对功名节操的态度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取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陶渊明《饮酒》诗对元代诗人多层面的广泛影响。
张静
关键词:郝经方回
英语课堂教师支架性话语的会话分析
最近几十年,源于维果斯基心智发展学说的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习得和教学领域正在产生日趋显著的影响.由该理论中的中介学习、最近发展等概念演变而来的“脚手架”——又称“支架”——隐喻,尤其得到广泛的教学运用;支架是指这样一种过程...
张静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语言教学会话分析
“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从深层语义及语用角度重新审视时间副词"从来"所在句子即"从来"句,可以发现在表层句法结构和意义背后隐藏着人们使用"从来"句的主观心理认知基础,即对某一主观事态的强调申明,或对某一客观事态的强调评断。"从来"句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论在否定句还是肯定句中,说话人对前文或隐或现的某种个人看法或公认看法的积极否定提供了"从来"句的语用前提和背景。
葛文杰张静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句法结构语义主观色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