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小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 “交换的符码:”刘禾“新翻译理论”的逻辑起点被引量:1
- 2012年
- 北美华裔批评家刘禾于1999年提出的"交换的符码",构成了她"新翻译理论"的基石,成为后者的逻辑起点,理由在于:1)规定了"新翻译理论"的所有命题;2)规定了"新翻译理论"的所有目标和任务;3)规定了"新翻译理论"的主要话语范式。
- 费小平
- 关键词:逻辑起点
- 在导演与翻译中探寻外国戏剧的中国传播--外国戏剧在华传播的重要媒介者孙维世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位女导演孙维世同志,深谙外国戏剧,她以导演和翻译家的双重身份将其传播到中国,缔结了中外戏剧的"文学因缘"。在短暂的13年艺术剧院工作生涯中,她导演了13部外国戏剧作品,翻译过3部外国戏剧作品和1部外国戏剧理论作品,为新中国话剧艺术的进一步现代化和外国戏剧在中国的引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外国戏剧在我国传播的重要媒介者。
- 费小平
- 关键词:孙维世导演翻译外国戏剧
- 刘禾的文化翻译研究: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文本化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福柯"知识考古学"具有强烈解构色彩,其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就是要研究"陈述",研究"话语",研究"档案",研究"话语实践",着力关注"从各个方面积极地建造或积极地构筑""中国社会"的"过程",以及"一个社会或一个机构"中"多种话语实践"的"相互依赖性",以进行话语分析,去寻找翻译行为发生过程中的"规律性"和作为"存在条件"的"形成的规则",最后重建一种"知识"。著名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的所有翻译研究,几乎都可以说是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文本化实践。它能给我们提供如何触摸福柯"知识考古学"要义的有效门径,特别是如何将"知识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现代性想象实践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更有价值的是,能启发我们如何对"既定的翻译事实"及浮光略影的"翻译描写"和当然的"翻译研究结论"予以质疑和批判。所以,这样的翻译研究能使跨语言概念的生成过程获得清晰的理论表述,有利于展示帝国碰撞与文化交融之间的必然联系,为跨学科的"边界"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
- 费小平
- 关键词:福柯
- “衍指符号”:“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被引量:3
- 2011年
- 作为美国华裔批评界“新翻译理论”的积极建构者,著名学者刘禾教授运用符号学、话语分析和后殖民批评等方法,在2004年著作《帝国的话语政治》中提出“衍指符号”概念,这是她早些时候提出的“语际书写”和“跨语际实践”的继续与推进。“衍指符号”指的不是个别词语而是异质文化之间的意义链,同时跨越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语义场,对人们可辨认的那些词语单位的意义构成显著影响;它横跨在不同语言的巨大鸿沟之间,通过跨越语音上、表意上的差异,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夹缝中“苟且偷生”,并依靠一种以上的语言系统来完成任何特定言说现象的意义表达过程。它能引诱、迫使或指示现存符号穿越不同语言的疆界和符号媒介,进行移植和散播。因此,走近“衍指符号”,能促使跨语言概念的生成过程获得清晰的理论表达,有利于展示帝国碰撞过程与全球化的联系,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启发我们对殖民主义体制进行深入批判,实现“新国际主义”的梦想。
- 费小平
-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
- 刘禾的“交换的符码”翻译命题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2014年
- 美国华裔批评家刘禾通过"交换的符码"这一翻译命题,将意义作为"价值"来予以研究。显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交换的符码"的逻辑起点。本文讨论采用刘禾话语,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由母语译为外语的思想为了流通和交换所呈现出的"稍好一点的类似物"表现在"语言异质"上;2)交换中的两种商品拥有"等量的某种共通物"并建构一个"既非小麦也非铁的某第三者";3)以商品生产与交换中核心问题呈现的作为社会价值的经济价值预示着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诞生。对刘禾的"交换的符码"翻译命题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整体推进刘禾"新翻译理论"研究的学理层面,通过"语言异质"、"经济贸易"、"等量共通物"、"第三者"、"等价物"、"公信度"等概念的使用将翻译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联系,开辟了文化翻译研究的崭新话语范式。
- 费小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北美华裔批评家的文化翻译研究: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文本化
- 2012年
- 当代法国批评家福柯"知识考古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旨在研究"陈述"、"话语"、"档案"和"话语实践",北美华裔批评家的文化翻译研究几乎都可以说是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文本化。它能教会我们将"知识考古学"与中国现代性想象实践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指引着我们在翻译研究中如何苦心挖掘"宏大叙事"虚掩之下的"非连续性和脆弱性"、"差异性"和"动态性",对浮光略影的"翻译描写"和当然的"翻译研究结论"予以质疑和批判,有效实现"问题意识",为译介学研究提供有益经验。
- 费小平
- 关键词:文本化
- 东方学:从黑格尔到萨义德被引量:2
- 2009年
- 东方学的学理层面思考开始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由以下三个时期构成:以黑格尔为轴心,播撒到马克思、史密斯手中的"经典东方学"时期,贝尔福、克罗默、罗素、魏特里、提巴威、阿卜杜勒-马利克、阿拉塔斯、贾伊特开创的"现代东方学"时期,萨义德开创的"当代东方学"时期。可以说,没有黑格尔,就没有学理层面的"东方学",就没有"地理、权力和表征"之类的文化研究命题;没有萨义德,就没有黑格尔在当代的"灵魂转世"。这对于催生国内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对于丰富文化地理学资源,对于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和伊斯兰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 费小平
- 关键词:东方学萨义德文化研究文化地理学伊斯兰研究
- 文化地理学的界定及当下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文化地理学更多地是一门后现代学科,聚焦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研究人们如何阐释和利用地理空间、地点以及这些空间和地点怎样产生和保留文化。它涉及领土、景观、旅游及市场、商店、商品、音乐、电影、电脑、文学阅读等日常生活层面,权力、表征、全球化伴随其中。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与讨论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城市建设、移民安置、市场建设、工作调动、媒体管理等问题的解决提升至学理层面,有益于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弘扬、和谐社会的建构及"中国梦"的实现。
- 费小平
-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当下意义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互识、互证、互补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学伦理学批评系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而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它将伦理选择作为理论基础,将道德产物视作文学起源,将伦理描写及教诲功能挖掘视作批评的任务。我们可以在以弘扬道德倾向为旨归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那里找到它的"因缘"。二者构成一个比较文学问题,用乐黛云教授的话说,可以互识、互证、互补,对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当代转型及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
- 费小平
-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
- 家园政治:康拉德与奈保尔
- 2007年
- "家园政治"议题是文化批评问题,主要是指家园的建构遵循着一个"选择性包容与排他模式"。康拉德的小说通过人物塑型、场景、对话、叙事模式等形式层面,为读者建构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家园"形象,奈保尔的小说承继了这一切。奈保尔的此番文学"家园"想象成为文化批评及后殖民批评的不可或缺的话语资源,也对我们后发型国家如何恰当处地借鉴西方文化以建构本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中国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学科和文化研究学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 费小平
- 关键词:康拉德奈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