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江
-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CT血管造影的症状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保守治疗的预后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症状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保守治疗的转归。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CT血管造影确诊的34例症状型SISMAD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分型、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34例患者中,23例(67.65%)出现积极重塑,其中完全重塑6例(17.65%),积极的形态改变8例(23.53%),真腔残余直径改善9例(26.47%)。11例(32.35%)出现消极重塑,其中夹层动脉瘤形成3例(8.82%),消极形态改变4例(11.76%),真腔残余直径恶化4例(11.76%)。消极重塑组中7例保守治疗1周后腹部疼痛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转为腔内治疗。最终保守治疗成功率为79.41%(27/34)。结论 保守治疗是症状型SISMAD的一线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在保守治疗后预后肠系膜上动脉转归为积极重塑。
- 高建伟徐英江陈刚韩新强马超武建尚丹盛玉国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保守治疗
- 经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胫前静脉途径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DVT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介入治疗过程。结果 10例DVT患者均在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同期行机械血栓清除,7例血栓清除率达Ⅲ级,3例达Ⅱ级。7例行狭窄髂静脉成形治疗,5例同期行滤器取出,其余4例行二期行滤器取出,1例放弃滤器取出。术后患肢肿胀明显缓解,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4~7天,平均(6.00±0.94)天。患者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60±1.84)个月,随访期内无病变血管管腔血栓复发。结论经胫前静脉途径治疗急性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联合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可快速减轻血栓负荷,同期予以狭窄血管球囊或支架成形术可巩固治疗效果,缩短总治疗时间。
- 韩新强王柱王文明徐英江盛玉国马超纪心刚赵梦鹏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切除术
- 459例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临床特点,首发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提高对PE的认识,降低漏诊率、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完整PE病例的发病趋势、临床表现,病因及诱因。结果459例PE中男女各有两个年龄发病高峰,女性为20.25岁和60~70岁,男性为20—30岁和60~70岁,但无论男女PE的主要人群集中在40-65岁。圆形分布统计显示PE发病高峰期为11月30日至次年的4月4日,即冬春两季。呼吸困难、胸闷最为常见占64.04%,肺梗死三联征仅占8.50%。诱因中手术、创伤和骨折占44.88%,肿瘤占13.0%。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较易累及的部位依次是肌间静脉丛、股胭静脉、髂静脉、胫腓静脉、外周浅静脉。结论PE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年龄、季节集中趋势。临床症状多样且少有特异性。创伤和肿瘤为常见诱因。
- 徐英江金毕杨超刘建勇李海涛滕云飞
- 关键词: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人口统计学圆形分布法
- 急性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诊疗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acute spontaneous isolated visceral artery dissection,AVAD)的发病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AVAD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AVAD病人(男性100%),平均年龄54.5岁(28~74岁)。初始行腔内治疗(裸支架置入术)的病人1例;开放手术治疗1例;初始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病人共23例,其中16例病人保守治疗1周后腹痛症状明显改善,保守治疗有效率为70%(16/23)。随访期间有5例病人出现夹层进展,转行腔内治疗,1例病人因长期反复的慢性腹痛转行腔内治疗,1例病人发现夹层动脉瘤转为腔内治疗。5例病人在随访期间经历了短期的餐后腹胀情况,后渐缓解。其余病人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症状复发,CT血管造影(CTA)随访结果示76%(19/25)病人夹层假腔血栓化,真腔血供改善。结论抗栓药物的非手术治疗应是AVAD的一线治疗方案,当怀疑肠缺血或夹层病变进展时,腔内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弥漫性腹膜炎出现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 王辉高秀娟马佩李朋陈刚韩新强盛玉国徐英江
- 关键词:内脏动脉夹层腹痛
-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5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DSA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及范围,术中应用AngioJet导管行机械性血栓抽吸,依据血管造影评价血栓清除率,术后辅以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下肢动脉彩超。结果所有患者9个动脉闭塞部位经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术中造影评估2处腘动脉血栓部分再通,清除率达到Ⅱ级,其余闭塞部位完全再通,清除率达到Ⅲ级。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13个月,平均(9.0±4.3)个月,随访期内1例出现间跛症状,无病变血管血栓复发,无截肢病例。结论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装置可快速清除血栓、恢复缺血肢体血供,在治疗动脉新鲜血栓形成所致下肢缺血中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 韩新强王雪敏徐英江王文明高建伟武建盛玉国
- 关键词:下肢栓塞和血栓形成介入性治疗
-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行肠腔分流术后并发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男,45岁。41年前因脾大、反复黑便、呕血行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6年后症状再次出现,并腹水。行钡餐检查示: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后诊断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于1979年3月26日进行分流手术治疗。手术经过:腹部正中切口,打开侧腹膜游离双侧髂静脉及下腔静脉,游离到肾静脉水平,右侧髂静脉两端结扎,切断后连续缝合,左侧髂静脉远端结扎后缝合,近端与肠系膜上静脉作端-侧吻合;后壁、前壁用3-0丝线间断缝合,吻合口为1.6 cm;分流术前测量门静脉压力为28 cmH2 O(1 cmH2 O =0.098 kPa),分流术后测量门静脉压力至18 cmH2 O,压力降幅达30%以上。表明吻合口通畅,分流达到预期目的。术后35年来,腹水消失,监测大便隐血(-);无精神萎靡、烦躁、嗜睡等症状;无呕血、便血,无贫血表现。术后6个月和12个月 X 线钡餐显示食管胃底静脉丛曲张缓解;术后16年出现双小腿肿胀,浅静脉曲张,足靴区皮肤溃破伤口伴有感染。术后25年于我院行双下肢局部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3年症状再次出现于我院行下腔静脉血管造影。下肢静脉 CTV 显示:右小腿皮下浅静脉迂曲扩张;左侧大隐静脉及其分支显著扩张、迂曲(图1A)。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远端在肾静脉以下6cm 与肠系膜上静脉吻合相通(图1B)。右髂总静脉远端呈盲端,近端呈迂曲管状结构与左侧髂总静脉相同(图1C)。
- 徐英江金毕李海涛刘建勇
- 关键词: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并发肠腔分流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压力
-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3我科收治的29例进行机械血栓清除术(PMT)的DVT患者,在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首先行PMT治疗,依据血管造影评价血栓清除率,对残存血管狭窄病变者予以成形治疗。出院后服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至少6个月,第1、3、6、12月返院复查下肢静脉彩超。结果:所有患者均行PMT治疗,术中DSA造影评估22例静脉血栓完全再通,达到清除率Ⅲ级,7例静脉血栓部分再通,达到清除率Ⅱ级。其中23例行狭窄髂静脉球囊扩张,21例行支架植入;所有患者无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1例患肢肿胀复发,行闭塞髂静脉支架植入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病变血管管腔血栓复发。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装置可迅速减轻血栓负荷,提高管腔完全再通率,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韩新强陈刚徐英江王文明赵鹏武建盛玉国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性
- 单侧下肢肿胀的病因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单侧下肢肿胀的病因,旨在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69例非深静脉血栓性单侧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3个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对最终获得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析单侧下肢肿胀的病因。结果共有573例(本院169例、文献检索404例)单侧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最终研究,其病因可总结归纳为6大类,其中下肢出血及血肿形成89例(15.53%),淋巴回流障碍42例(7.33%),软组织感染39例(6.81%),血管本身病变157例(27.40%),周围组织压迫242例(42.23%),其他4例(0.70%)。结论引起单侧下肢肿胀的病因较多,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检验,多角度分析,以明确病因、减少误诊。
- 赵梦鹏徐英江盛玉国王文明韩新强
- 关键词:病因误诊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病例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诊治共11例SISMAD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案。结果 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58岁,平均50岁。患者均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11例患者中表现为腹痛8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腰背部疼痛1例,伴有恶心、呕吐3例。有高血压病史4例,有吸烟史4例。根据SISMAD的Yun分型,其中Ⅰ型3例,Ⅱa型3例,Ⅱb型3例,Ⅲ型2例。第1破口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平均距离为33 mm,夹层的平均长度为57.72 mm。7例保守治疗3~9 d后腹痛症状逐渐缓解、消失;1例行弹簧圈栓塞术;1例保守治疗失败后采取腔内支架治疗,经股动脉置入自膨式裸支架;1例保守治疗5 d后腹痛症状未明显缓解,行置管溶栓+罂粟碱灌注术;1例Ⅲ型患者入院后腹痛症状加重,腹膜刺激征阳性,急症行剖腹探查术,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小肠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中除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小肠切除术患者出现短肠综合征外,其余腹痛症状消失。结论SISMAD临床表现多样,腹痛多见,亦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背部疼痛,便血,厌食,体质量减轻等。多发于中年,男性居多。DSA是诊断SISMAD的金标准。保守治疗对多数SISMAD有效,若腹痛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改行腔内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 徐英江盛玉国韩新强马超王柱王文明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腹痛
- 急性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性腹痛在急诊科的诊疗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AVAD)性腹痛在急诊科的发病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1例AVA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结果:21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16例,腹腔动脉夹层(CAD)5例,其中19例表现为腹痛。根据SMAD的Yun分型,Ⅰ型5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Ⅲ型3例。SMAD中第1破口距起始部平均距离为36mm,夹层的平均长度为55mm,CAD中第1破口距起始部平均距离为12mm,夹层的平均长度为9mm。15例保守治疗3~9d后腹痛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1例CAD行弹簧圈栓塞术,1例SMAD行弹簧圈栓塞术,2例SMAD行腔内支架治疗,1例SMAD行置管溶栓加罂粟碱灌注术,1例SMAD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小肠切除术。因腹痛不适首次就诊于急诊科的有17例,11例被误诊或漏诊。结论:AVAD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临床医师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抓住最佳治疗时间,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守治疗对绝大多数AVAD是有效的,若保守治疗失败可进一步选择腔内治疗或开放手术治疗。
- 赵梦鹏徐英江盛玉国陈刚韩新强马超王文明
- 关键词:内脏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