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亚群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流域
  • 2篇块体
  • 2篇集中度
  • 2篇集中期
  • 2篇降水
  • 2篇汉江流域
  • 2篇非均匀
  • 2篇非均匀性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球
  • 1篇地球自转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地区
  • 1篇中国高校
  • 1篇入境旅游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时空对称性
  • 1篇区域经济

机构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作者

  • 8篇武亚群
  • 7篇延军平
  • 3篇李双双
  • 2篇万佳
  • 2篇王辉
  • 1篇王晓萌
  • 1篇万佳
  • 1篇张平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共现分析的川滇菱形块体MS≥5.0地震时空结构特征及趋势判断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川滇菱形块体近300年完整的地震资料,运用Salton指数、可公度理论、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对川滇菱形块体地震共现率、时空对称特征及其发生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小江断裂、块体内NE向断裂和块体内NW向断裂为川滇菱形块体断裂带关联度模型的中心节点,且小江断裂与块体内NW向断裂关联度最强.(2)2021年小江断裂-块体内NW向断裂发生MS≥5.0地震信号强烈.(3)震中迁移具有良好的空间四边形对称结构,块体内NW向断裂震中呈现南北对称回旋迁移的特点;小江断裂震中迁移纬向以26.20°N,经向以102.81°E为对称轴,呈现"三同一异"的规律迁移,综合判断未来震中向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界的小江断裂北段迁移.(4)在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加速阶段,小江断裂-块体内NW向断裂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在月尺度分布上,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当月小江断裂发震概率为54.54%,滞后一月块体内NW向断裂发震概率为60%.
万佳万佳万佳汪成博延军平
关键词:川滇菱形块体可公度地球自转地震
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4
2019年
基于汉江流域63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辅以超阈值抽样、极端降水集中度(EPCD)和集中期(EPCP)、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分析方法,对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旬尺度上,汉江流域EPCD较高,呈现出'西高东低'空间特征;汉江EPCP多年均值为七月下旬,空间呈现出'东部早,西部迟'的分布特征,不同流域表现出不同的年代变化规律。(2)在月尺度上,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各月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同年10月至次年4月为极端降水少发期。(3)在季尺度上,汉江流域极端降水夏季占比50%以上,但近期全流域夏季极端降水比例下降,其中上游主要为春季占比增加,中下游为秋季占比增加,说明夏季是影响汉江极端降水非均匀变化的关键季节。(4)在影响因素上,当东亚季风和南亚II区季风偏强时,汉江流域夏季极端降水量整体减少;当东亚季风偏弱时,夏季极端降水增幅呈南北分异,而南亚II区季风偏弱时,极端降水增幅呈东西分异。
汪成博李双双李双双武亚群
关键词:极端降水非均匀性集中度集中期汉江流域
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
川滇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强烈又多发的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还可能通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类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从块体角度分析活动块体与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
武亚群
关键词:地震活动块体
文献传递
山西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及结构变动度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运用消费结构指数、结构变动度指数、结构变动贡献率指标,对2003—2013年山西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及结构变动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地形研究山西省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山西省入境旅游消费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发展前景广阔;(2)山西省的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非基本消费比重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30%),而基本消费比重过大;(3)购物消费的变化对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大,购物消费方面有优势;(4)山西省入境旅游发展存在区域差异,西北部除阳泉市外整体发展较好,阳泉市和晋城市的发展势头比其他地区强劲.
武亚群延军平张平王辉芦佳玉
关键词:入境旅游
多民族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以云贵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多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对维护区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云贵地区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2015年人均GDP及其平均增长指数为研究指标,运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云贵地区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云贵地区经济差异持续下降,市辖区下降幅度最大,民族县差异已下降至最小,一般县差异贡献率逐步提高,组间差异下降幅度小于组内;(2)云贵地区县域经济水平呈弱集聚空间模式,经济增长空间关联度更高;(3)经济热点由滇中单核空间结构向滇中-黔中双核心空间结构演化,经济热点区分布在大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一般县;经济增长热点呈东移趋势,民族县是主要经济增长热点区;(4)区域产业发展、城市辐射能力以及政策引导作用的差异是导致云贵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王辉王辉王鹏涛延军平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空间自相关
汉江流域降水非均匀性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根据汉江流域1970-2015年6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降水集中度(PCD)与集中期(PCP)指数、经验正交分解函数(EOF)及变化趋势分析,对该流域降水非均匀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小波相干法探讨降水非均匀性对该区域气候变暖、东亚季风强弱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1970—2015年汉江流域降水未呈现明显线性趋势,降水PCD与PCP以年代波动为主,PCD波动范围为0. 35~0. 60,PCP在7月;2)降水PCD呈"全区一致型",即全流域PCD对气候响应具有同步性;降水PCP呈"东西分异型",即东部降水集中期越推迟(或提前),西部降水集中期越提前(或推迟);3)1990—2008年,在2~4 a的短周期尺度上,东亚季风越强,汉江流域降水时间分布越均匀;1999—2009年,在2~3 a的短周期尺度上,该流域年降水量越大,降水时间分布越集中;1985—1993年,在3~5 a的周期尺度上,降水PCP对温度的响应具有超前性。
晏德莉李双双延军平延军平武亚群
关键词:集中度集中期汉江流域
秦岭-淮河南北高温高湿天气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基于1960~2017年秦岭-淮河196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温、最低温、相对湿度数据,以表观温度指数为基础,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及专用气象要素空间插值软件ANUSPLIN,对秦岭-淮河南北高温高湿天气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小波相干方法探讨该区高温高湿天气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多时间尺度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2010年为时间节点,秦岭-淮河以北及秦巴山区高温高湿天气日数呈'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上升'阶段性变化特征,秦岭-淮河以南及淮河平原呈'下降-缓慢上升-下降'趋势;(2)秦岭-淮河南北高温高湿天气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影响范围向北扩大;(3)赤道东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异常对秦岭-淮河南北各区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比西部地区更显著且长时间周期尺度比短时间周期尺度更稳定。
晏德莉延军平延军平汪成博李双双万佳王辉
关键词:高温高湿厄尔尼诺
中国高校地理研究发展与态势被引量:7
2020年
中国高校地理研究发展的本质是,解读地理知识产出空间结构,更深层次是地理科研活动空间不均衡的阐释。基于论文统计与数据挖掘方法,以1986-2018年《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地理科学进展》(简称"4地")发表论文为基础数据,选取39所中国地理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发文指数,界定高校发展形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高校地理发展态势。结果表明:①从发展历程分析,"985"高校是中国高校地理研究的核心,而"211"高校在2005年后普遍发展,形成以中、高发文量为主的集聚区,其他类高校形成高、中、低发文量均衡分布的态势;②从空间集聚分析,东部高校逐渐形成"北上广南"的地理研究集聚区;中部高校于2004年后呈现快速发展,其中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发展最为突出;西部高校总体呈现"西北强-西南弱"空间格局;③综合分析表明:中国高校地理学发展势头强劲,但"985"高校、东部高校地理发展内部差异较大,且短期内西部与中东部高校、其他类高校与"985""211"高校地理发展不均衡依然维持。在未来发展中,除引进优秀科研团队、政策扶持外,中国高校地理发展还应抓住区域特色,培育自身地理团队,以实现区域研究协调发展。
武亚群武亚群延军平李双双
关键词:中国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