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芬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G218国道新疆伊犁段路域植被类型及分布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全面踏勘法、典型样地法和样带法,对G218国道新疆伊犁段路域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公路沿线自然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5个植被亚型、9个群系;人工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5个群系;主要植被类型为荒漠和草原。河谷平原地区北部主要以白茎绢蒿荒漠和小蓬荒漠为主。山前冲积扇地区主要以白茎绢蒿荒漠为主。低山丘陵地区主要以农田为主。
- 刘巍尹林克刘旭丽牛淑华赵艳芬
- 关键词:植被类型群系
- 中国西北干旱区革苞菊属谱系地理学研究
- 革苞菊属(Tugarinovia Iljin)隶属于菊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狭域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北部和南部地区。关于革苞菊属的保护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研究运用两个叶绿体DNA 片段(psbA-trn...
- 赵艳芬张明理潘伯荣
- 关键词:地理隔离
- 青海省甘蒙柽柳群落植被区系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探明青海省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 Nakai)群落植被的区系特征,对同德县然果村甘蒙柽柳古树林群落的古树资源基本特征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古树林群落及同德县班多村和贵德县曲卜藏村甘蒙柽柳幼树林群落的科属组成、生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蒙柽柳古树林群落的保护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在然果村古树林群落中,胸径大于1.40 m的甘蒙柽柳百年古树有203株,最高植株的株高、胸径和地径分别为22.85、1.78和3.39 m;群落中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百年古树有15株,最高植株的株高和胸径分别为25.00和4.18 m。在垂直结构上,然果村古树林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其中,草本层包括多年生丛草层和一年生杂草层2个层次;在水平结构上,甘蒙柽柳均匀散布在群落内,小叶杨呈带状聚集分布,大部分灌木呈丛状分布,草本植物则呈小丛或单生态分布。然果村古树林群落有种子植物8科18属21种,班多村幼树林群落有种子植物10科18属20种,曲卜藏村幼树林群落有种子植物8科12属12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科水平上,3个甘蒙柽柳群落均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在属水平上,然果村古树林群落和班多村幼树林群落均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型)的37.50%和43.75%,而曲卜藏村幼树林群落则以世界分布型为主,中亚分布型次之。比较结果表明:3个群落的甘蒙柽柳植株大小差异明显,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也有一定差异。综合考虑认为,甘蒙柽柳古树林群落保护应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
- 赵艳芬孔凡逵苏志豪潘伯荣吴玉虎
- 关键词:甘蒙柽柳生活型区系成分
- 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与保护的生态背景被引量:3
- 2015年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汇融的重要地区,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北庭故城遗址是北疆现存最大的故城遗址,正在建设新疆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古代新疆交通史、军事史、民族文化史、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深入挖掘该遗址公园的文化内涵,开展可持续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该区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奠定基础。
- 冯晓华汪锦赵艳芬
- 北庭故城遗址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 2014年
-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植物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北庭故城遗址区及临近区域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庭故城遗址区及临近区域共有种子植物122种,隶属于105属37科。科的组成中,属和种都是以单属科和单种科为主体;属的组成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构成属的结构主体。Drude生活型中以草本植物为主,共102种,占总种数的83.60%。在水分生态类型中,以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为主,其中中生植物共73种,占总种数的59.84%;旱生植物33种,占总种数的27.04%。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科的水平上以世界分布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是植物区系的核心。在区域气候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植物区系表现出典型的温带性质,没有中国特有分布科属。
- 赵艳芬尹林克马君凤陈军纪
-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 中国西北地区脓疮草复合体的种内遗传分歧和谱系地理学研究
- 第四纪气候波动对西北干旱区大多数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干旱区草本植物的影响,我们依据Flora of China 选取西北地区广布的脓疮草复合体-绒毛脓疮草(Panzerina...
- 赵艳芬张明理潘伯荣
- 关键词:干旱化
- 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 Bge.)果实多态性
- 2016年
- 以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 Bge.)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自然分布区选取了8个居群,进行群落调查、果实收集与室内测量。应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法,对各居群和样株间果实形态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果实的长、宽、大小、形状,瘦果的长、宽、大小、形状,以及果翅深、翅齿深、翅间距、肋间等肋上两翅间夹角14个数量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形状、熟果颜色、齿的形状、翅扭曲方向4个质量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表明,红皮沙拐枣各居群间果实形态差异显著(P<0.000 1),存在多态性;样株间果实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多态性。该研究结果为红皮沙拐枣及其相关种类种中下等级的进一步分类提供重要参考,为沙拐枣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 孔凡逵师玮尹林克潘伯荣赵艳芬
- 关键词:居群表型特征
- 中国西北地区脓疮草复合体的种内遗传分歧和谱系地理学研究
- 第四纪气候波动对西北干旱区大多数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干旱区草本植物的影响,我们依据Flora of China选取西北地区广布的脓疮草复合体-绒毛脓疮草(Panzerina ...
- 赵艳芬张明理潘伯荣
- 关键词:干旱化
- 文献传递
- 中国西北干旱区革苞菊属谱系地理学研究
- 革苞菊属(Tugarinovia Iljin)隶属于菊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狭域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北部和南部地区。关于革苞菊属的保护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研究运用两个叶绿体DNA片段(psb A-trn...
- 赵艳芬张明理潘伯荣
- 关键词:地理隔离
- 文献传递
- 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物候对长期气温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 2014年
-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7—2006年吐鲁番气象资料统计得知:近29年气候有变暖趋势,线性变暖速率为每10年0.72℃,29年来吐鲁番地区年平均气温共上升2.06℃。结合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沙拐枣属植物的物候观测积累资料,分析了4个组的芽膨胀、开始展叶、同化枝开始变色、同化枝初落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与温度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77年以来,沙拐枣属(Calligonum L.)植物刺果组(Sect.Medusa Sosk.et Alexandr)物候期最晚;同化枝开始变色为泡果组(Sect.Calliphysa(Fisch.et Mey.)Borszcz)晚于翅果组;其他3种物候期中,泡果组物候期最早,基翅组(Sect.Calligonum)和翅果组(Sect.Pterococcus(Pall.)Borszcz)均居中。4个组的芽膨胀和开始展叶时间大部分呈提前趋势,同化枝开始变色和同化枝初落时间呈推后趋势。(2)4个组的芽膨胀与年平均气温、春季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泡果组、刺果组、基翅组、翅果组的芽膨胀时间分别提前4.5d、4.3d、4.1d、8.3d;同化枝开始变色和同化枝初落时间变化不明显。芽膨胀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同化枝开始变色和同化枝初落。
- 赵艳芬师玮潘伯荣尹林克刘瑞霞
- 关键词:温度变化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