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亮

作品数:4 被引量:11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滇池
  • 2篇水生
  • 2篇水生植物
  • 1篇营养化
  • 1篇藻类
  • 1篇植物
  • 1篇入湖河流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河口段
  • 1篇河流
  • 1篇浮游藻类
  • 1篇浮游植物
  • 1篇富营养化
  • 1篇
  • 1篇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唐涛
  • 4篇黎道丰
  • 4篇蔡庆华
  • 4篇黄亮
  • 2篇吴乃成
  • 1篇徐耀阳
  • 1篇蒋万祥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系统中氮、磷的富集与转移被引量:72
2010年
基于人工模拟自然条件的方法,选取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及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3种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进行净化试验研究.探讨了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在不同相中的富集与转移效果.结果表明,沉积物相中,3种植物对氮的富集率为狐尾藻(64.71%)>水芹菜(19.12%)>黑麦草(5.88%)>空白(-7.84%),磷的富集率为水芹菜(187.2%)>狐尾藻(144.6%)>黑麦草(130.5%)>空白(31.2%);生物相中,氮的富集率为狐尾藻(4.15%)>水芹菜(0.5%)>黑麦草(-14.6%),磷的富集率为狐尾藻(9.6%)>水芹菜(3.8%)>黑麦草(-6.5%);水相中氮的去除率为黑麦草(95.11%)>水芹菜(83.08%)>狐尾藻(71.42%)>空白(58.10%),磷的去除率为黑麦草(88.17%)>狐尾藻(79.58%)>水芹菜(73.09%)>空白(20.19%).
黄亮吴乃成唐涛黎道丰蔡庆华
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
不同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净化效能的比较被引量:31
2008年
有关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有广泛报道,但现有成果多来源于静态的室内研究,所用植物多为生活型接近的物种。为了比较不同生活型植物对河道污水的原位净化效果差异,构建了由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马尾草(Equisetum flu-viatile)、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等4种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塘系统,研究塘中不同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中氮、磷等指标去除效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能适应河道污水水质和水量均不稳定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污水中CODCr、NH3-N、NO3-N、TN和TP等指标均有去除作用;但各种植物对不同指标的去除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浮水植物水芹菜和沉水植物狐尾藻综合净化效能较强。整个植物塘系统对CODCr的去除率最高,达到41.4%;而对NO3-N的去除率最低,只有5.7%。研究成果对滇池入湖河流及其它类似污染水体的生态治理具有示范作用。
黄亮黎道丰蔡庆华唐涛
关键词:水生植物
旁路生物稳定塘系统净化滇池入湖河道污水被引量:13
2008年
为削减滇池的入湖污染负荷,基于旁路净化的思路设计并构建了包括水生植物塘和养殖塘在内的生物稳定塘系统,考察了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TN、TP、NO3--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3%、50.6%、38.4%和35.6%,在改善水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景观效益,可为其他水体的净化提供示范。
黄亮唐涛黎道丰蔡庆华
关键词:滇池
滇池入湖河流大清河河口段浮游藻类格局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大清河3个样点的浮游藻类组成及密度、浮游叶绿素a浓度等指标进行逐月监测。共观察到浮游藻类65个分类单元,计53个属。所有样点的平均藻类密度是1.23×108 ind.L-1,最高密度为1.39×109 ind.L-1,最低密度为3.21×105 ind.L-1。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绝对优势种,监测期间其平均相对丰度为92.23%。随着离湖距离的增加,浮游藻类总密度、铜绿微囊藻的百分含量明显降低,而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辛普森(Simpson 1/Dominance)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Evenness)则呈现升高趋势。同时,样点2、3的铜绿微囊藻百分含量与滇池的极为相似,而样点1则距离滇池较远,其铜绿微囊藻的百分含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方面均不同于样点2、3,说明滇池水的倒灌已显著影响到样点2、3的藻类组成。通过比较各样点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发现:样点1、3间的相似性指数显著低于样点1、2和样点2、3间的相似性指数。样点2、3间的相似性指数除2007年4、5及7月外,均超过60%。通过对样点1、2和3的浮游藻类群落在工程运行前后进行"非度量多维标度"(NMS)分析,发现示范工程运行后的1年内还未对大清河监测河段水生生物群落的恢复有显著作用。
吴乃成徐耀阳唐涛蒋万祥黄亮黎道丰蔡庆华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