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幼龄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微创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垂直距...
  • 1篇联合微创
  • 1篇距骨
  • 1篇反式
  • 1篇复位
  • 1篇PONSET...

机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李旭
  • 1篇史强
  • 1篇金大地
  • 1篇吴伟平
  • 1篇燕华
  • 1篇杨明
  • 1篇刘博
  • 1篇刘薇

传媒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反式Ponseti方法联合微创切开复位技术治疗幼龄先天性垂直距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反式Ponseti方法联合微创切开复位技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先天性垂直距骨患儿11例(18足)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手术年龄10.9个月(3.9~31.2个月).所有患儿均行多次反式Ponseti序列石膏矫形,经皮逆行穿针固定或微创切开复位固定距舟关节,经皮延长跟腱,石膏固定治疗.比较患儿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及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临床查体资料,用Adelaar评分和踝关节、距下关节活动度评估术后治疗情况.结果 11例(18足)患儿平均随访27个月(12~57个月),全部获得临床和影像学矫正,患儿足部内侧纵弓恢复,后足无明显外翻,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无明显功能障碍.有2例(4足)术后6个月内出现畸形复发,随后再次经序列石膏矫形、微创开放复位后畸形矫正,无需广泛松解手术.根据Adelaar评分,2足为优,15足为良,1足为中.所有患儿均无伤口坏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末次评估时,平均踝关节背伸达(20.89±9.28)度,平均跖屈达(18.50±6.89)度.本组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前后位跟距角[(31.60±27.77)度VS.(49.65±13.00)度]、前后位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角[(12.79±2.48)度VS.(42.90±18.01)度]、侧位跟距角[(44.57±6.71)度VS.(55.22±11.20)度]、侧位距骨轴-第一跖骨基底角[(9.39±2.83)度VS.(55.63±13.36)度]和侧位胫跟角[(67.14±5.71)度VS.(119.51±17.52)度]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足的临床外观、功能及影像学测量结果来看,反式Ponseti方法联合微创切开技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
杨明刘薇燕华刘博姚淑禺吴伟平史强李旭金大地
关键词:先天性垂直距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