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翔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药材
  • 3篇流感
  • 3篇抗流感
  • 3篇化学成分
  • 3篇活性
  • 3篇分子对接
  • 2篇道地
  • 2篇道地药材
  • 2篇抑制活性
  • 2篇神经氨酸
  • 2篇酶抑制活性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活性部位
  • 2篇氨酸
  • 1篇丹参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特征
  • 1篇洋参
  • 1篇药材品种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8篇黄林芳
  • 8篇张翔
  • 4篇李金花
  • 1篇刘艾林
  • 1篇陈士林
  • 1篇刘海波
  • 1篇段宝忠
  • 1篇张泰铭
  • 1篇李文涛
  • 1篇杜娟
  • 1篇谭雪莹

传媒

  • 3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道地药材传承与创新研究理论新探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道地药材是传统中医药的精髓。作为优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道地药材传承创新是一个亟待拓展的科学命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学者在道地药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开展了开拓性的探索。该文以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根据学术思想、形成年代、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著作总结归纳了5大基本理论,包括环境生态论、品种延续与产地变迁论、品质生态学理论、逆境效应理论及本草基因组学理论。环境生态论体现了基于"天药人合一"整体观的学术传承。品种延续与产地变迁论、品质生态学理论、逆境效应理论与本草基因组学理论则体现了传承基础上的学术思想创新。重点对道地药材创新理论进行阐述,陈述了核心学术观点与研究内容,介绍了道地药材现代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解析了各理论间的关联性与延续性。指出创新理论及相关创新研究体系对道地药材成因、创新种质育种等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还描绘了道地药材名称的演化史。并对新时代背景下,道地药材研究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和研究思路进行讨论与展望。
黄林芳张翔杜志霞
关键词:道地药材传承传统中药
基于UPLC-Q-TOF-MS及分子对接技术的丹参抗流感活性探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丹参对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抑制活性,为抗流感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中药资源。方法使用NA抑制实验评估了丹参根提取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丹参提取物中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在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36种化合物。最后将鉴定出的8种主要化合物与NA靶标对接,并探讨了其NA抑制活性。结果丹参乙醇提取物比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更好的NA抑制活性,8个化合物都表现出较强的对接效果。其中,紫草酸[半数抑制浓度(IC_(50))=157.44 mol/L]和迷迭香酸(IC_(50)=204.74 mol/L)表现出良好的NA抑制活性,且高于奥司他韦酸(IC_(50)=361.83mol/L)。对接结果与NA抑制活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丹参具有NA抑制活性,其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郑燕江媛冯展曾铁鑫缪雨静张翔黄林芳
关键词:丹参分子对接迷迭香酸
道地药材品质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9年
品质生态学是近年来道地药材研究的新兴学科。化学品质、性状品质、遗传品质与生态品质是药材道地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总结和归纳了近年来基于品质生态策略的道地药材研究。从道地药材集成创新研究技术体系的化学与性状品质特征,条形码及本草基因组学技术的道地药材遗传品质特征,GIS技术为核心的道地药材生态适宜及生态品质特征的三个纬度阐述。并提出以本草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组学"技术、基因组辅助分子育种及新品种选育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道地药材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为道地药材研究提供新视角。该研究策略对诠释道地药材优良品质生物学成因,评价道地性,道地药材种质创新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深远科学意义。
黄林芳张翔陈士林
关键词:品质生态道地药材
姜黄抗神经氨酸酶活性初探及活性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姜黄的抗神经氨酸酶(NA)抑制活性并定性分析其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姜黄药材依次经石油醚渗滤、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提取后得4 个提取部位。采用NA 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探究不同提取部位及主要单体的抑...
李金花杨贤英张翔黄林芳
关键词:抗流感化学成分分子对接
姜黄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及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姜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NA)抑制活性并对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姜黄依次经石油醚渗漉、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提取后得4个提取部位。采用NA抑制剂筛选试剂盒研究不同提取部位及主要单体的抑制活性,并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姜黄的4个提取部位均显示了一定的NA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抑制活性最好,并从该活性部位中鉴定了14个化学成分,属于姜黄素和萜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均显示了一定的NA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姜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NA抑制活性,为抗流感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金花杨贤英张翔黄林芳
关键词:抗流感化学成分分子对接
隔山消抗神经氨酸酶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民族药隔山消提取物的神经氨酸酶(NA)抑制活性及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和NA抑制实验进一步探究其活性成分的NA抑制作用。方法隔山消经石油醚渗漉、乙醇提取、醋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提取部位,采用荧光法测定4个提取部位NA抑制活性。应用UPLC-Q-Exactive技术快速归属和鉴定最佳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利用MOE 2014软件,以NA为靶点,对该活性部位中7个主要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再通过荧光法测定该7个成分的NA抑制活性。结果隔山消醋酸乙酯部位NA抑制活性最佳,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7.31μg/m L;高分辨质谱鉴定了该部位21个化学成分,包括酚酸类3个、黄酮类2个、鞣质类16个,其中7个化学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13个化合物在该植物中首次报道;分子对接实验表明五没食子酰葡萄糖、鞣花酸、原儿茶酸对接效果较好,进一步NA抑制验证实验表明7个化合物均有NA抑制活性,其中鞣花酸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效果最好,IC50分别为426.67、440.28μmol/L。结论隔山消提取物具有NA抑制活性,鞣花酸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曹雨李金花刘海波刘艾林张翔顾健黄林芳
关键词:隔山消神经氨酸酶鞣花酸
基于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西洋参和人参及西洋参产地被引量:19
2017年
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西洋参和人参,提出鉴别两种参及西洋参产地溯源的新方法。收集加拿大、吉林、陕西3个不同产地西洋参和吉林人参样品,利用硫酸、硫酸锰、丙酮、溴酸钠和样品产生的非线性化学反应建立指纹图谱,结合图谱直观特征和系统相似度对不同种药材及不同产地西洋参进行鉴别评价。同时,利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中7种主要的人参皂苷,以研究不同产地西洋参的品质差异。结果显示:样品用量为0.4 g,反应温度为37℃时,样品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特征性和重现性;西洋参和人参图谱特征有显著差异,可直观区分;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可方便地将西洋参和人参,以及不同产地的西洋参鉴别开来。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西洋参存在品质差异,快速鉴别产地和品质评价具重要意义。与HPLC法相比,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提供了更简单、快速、经济的中药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本研究为西洋参、人参的"快速精准鉴别"和西洋参产地区分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为中药质量评控提供新视野。
李金花陈春楠谷彩梅谭雪莹张翔杜娟张泰铭黄林芳
关键词:西洋参人参
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建立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方法采用本草学、生态学、中药学、植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以及结合生物计量学等方法开拓性地对中药贝母地理生态分布、性状及化学成分等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贝母药材进行分类。结果结果表明贝母类药材可分为"浙贝""川贝"2个系列,建议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归为川贝系,浙贝母、湖北贝母归为浙贝系。结论对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同类多基原品种中药的"分"与"合"及贝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张翔李文涛段宝忠黄林芳
关键词:性状特征贝母辛西贝素尿苷鸟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