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苏轼的跨媒介创作与“诗画本一律”
- 2023年
- 苏轼是文体创变的大师,他曾经模仿韩愈以铺叙的手法作诗,如仿《画记》创作《韩幹马十四匹》诗,仿《山石》创作《游南溪》诗,我们称为记体诗。历来评价多赞其章法变化和铺叙手法之妙,并未深究苏轼为何批评韩愈《画记》为“甲乙账”,嫌其呆板并努力克服之;为何《游南溪》诗的章法布局几乎照搬《山石》诗,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情调。诗歌该如何铺叙事物才能显得生机盎然、意味无穷?从两首诗的文本入手,按照苏轼以记为诗的手法,发现“诗画一律”的观念。
- 王佳
- 关键词:生命情调诗画一律铺叙
- 秘书学学科归属汉语言文学大类合理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研究一门学科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研究该学科的学科理论,尤其是学科归属问题。秘书学也是这样。理清秘书学专业的学科归属,对秘书学专业的发展及学科建设益处很大。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秘专业开设以来,秘书学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在此期间,国内许多学者对秘书学学科归属问题作了众多研究,但终未达成统一意见。
- 王佳
- 关键词:秘书学汉语言文学学科归属秘书人才中文学科本科专业目录
- 《柳浪闻莺》文本改编视域下的艺术创新被引量:1
- 2022年
- 《柳浪闻莺》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上便颇受业内关注,该电影改编自王旭烽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两个越剧戏班女生与一个画家之间的情感故事。影片在改编过程中,选取了“梁祝”唱段作为重要叙事题材,以这一具有民族文化情感共性的文化母题勾勒两个女性之间的深厚情谊,并以性别倒转的文本进行人物关系的建构与人物情感的表达。同时,借助越剧女小生的身份提出了“第三性”的概念,尝试进行对于女性身份认同的更多探讨。
- 王佳
- 关键词:梁祝第三性
- 直觉·自适·超越:大观园“诗性”生活品格的审美建构
- 2022年
- 《红楼梦》描写的大观园生活具有一种鲜明的“诗性”品格,是曹雪芹理想生活的意象呈现,是在诗性智慧引领下中国式诗性生存的典范,实质构成一种审美化日常生活。从审美活动的构成看,这种“诗性”生活以直觉为中介、以自适为核心、以超越为目标。“诗性”是区别大观园内外世界的根本属性,取决于个体对生活主导面的自主选择;“诗性”生活可以为两个世界共享,审美与现实时空的重叠与瞬间审美经验对无限可能性的敞开,消解了世俗性对二者的隔离。
- 王佳
- 关键词:审美化直觉自适
- 蔡邕礼学考论
- 2022年
- 蔡邕礼学包含礼经学与礼仪学,以制度考证为中心,有突出的法古致用特色。《月令章句》传承上古“依时行政”观念,梳理“天人相应”宇宙图式的衍化路径,论证王权的合法性;《月令章句》与《十志》《独断》相互呼应,它对礼制来源和意义的解释,可补史志之不足,对礼制的说明不见于古经传者,反映了汉制的变革;《独断》在仪注上与史志详略互补。三书在政治实用倾向、“时政”观理念、制度名物考证方法上保持一致,形成较为系统的礼学,在两汉礼学史上颇有贡献。同时,在今文章句臆断为说、不考情实的风气下,蔡邕治礼注意汲取古文经学的资料和治学方法,不拘一家之说,以实用为本、求其贯通。其礼书撰写采取记载加考证的形式,代表了“前礼典”时代礼制书写的多元形态,对后世礼志、礼典以及“杂考”式经史子书的撰作皆有影响。
- 王佳
- 关键词:蔡邕礼制经史
- 北宋书序的体制转变与文体学价值
- 2023年
- 书序是一种传统应用文体,定型于秦汉,以叙书为主、叙人为辅,以叙带议,满足导读功能。在北宋士大夫高扬的文人精神下书序文转换了焦点,知人论文、重德叙理,形成了议论主导体式和意理化抒情。在“体用”之学新观念的引导下,宋序融合德业与文,改革了唐序人书分离的三段论模式。随着书序体衍化,原初的著述序更新为多元文体集序,在文法上汲取古文笔法、融合骈散句式,使书序由依附主文本的说明文字转变为融合众理、独具风格的成体之文。以诗文集序为代表,主于论理而忽略书旨,接近了“破体”的边缘。北宋书序的体制转变蕴含着深刻的文体创新规律,极具借鉴价值。
- 王佳党圣元
- 关键词:体式文法文体创新
- “忘适”之自然——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的文体学考察被引量:1
- 2022年
- 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中“自然”与“经营”的矛盾一直引人关注,但从文体角度的讨论则较为少见。文章运用现代文体学方法,从形式机制、风格形态、哲学意味三个层面,考察苏轼“自然”之文的形式与意味。苏轼的“自然”文体是一种表现生命本质的文本样式,在体制体式上表现为乘一总万、以意摄法;在风格形态上将豪放、清旷、枯澹三种元素历史性地融入“自然”;在思维和实践方式上折射出应物而变、以物为乐的感性观照和“无可无不可”的游世态度。苏轼的“自然”之文经营有方,借用万物众法以益得道为文,不离自性而得神通,达到“忘适”之自然。
- 王佳崔德全
- 关键词:文体
- 北宋仁宗朝“明体达用”思想与文体观——以范仲淹为中心
- 2022年
- “明体达用”是合道德之“体”与经世之“用”为一体的治道思想,是论述“道”之全者的宋学的核心精神。宋初士大夫为了救衰除弊,回归三代,融合先秦的圣人德业观与“体用”思维,以范仲淹为引领,以胡瑗、孙复、李觏、欧阳修等为翼助,通过讲道兴学与变法改制,在伦理、政治、社会、学术诸方面建立治道规范,在仁宗朝形成了“明体达用”的思潮。范仲淹注解《周易》论君德与行道本末,以经义推明治道;通过教育和科举改革,培育兼具“一德”“达用”、辅成王道的大才;创作“贯通经术,明达政体”之文,为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提供了价值导向。在文体观上,以“宗圣”为导,以“治乱”为辨,以“达用”为宗,探索“文”的体用之道。如明辨典制,“典”为常法,“制”为一般王命,二者以治乱为辨,然“制”统诏令,拥有至高权力;改造律赋,突出讽喻功能,阐明物理,放宽声律以便于论政。范仲淹的“明体达用”思想代表了宋学的前期成就,体现了体、用、文三者合一的宋学精神和文体思想观念。
- 党圣元党圣元
- 关键词:明体达用文体观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