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景超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纤维
  • 3篇纺织
  • 2篇织物
  • 2篇溶解法
  • 2篇纤维含量
  • 2篇混纺
  • 2篇混纺织物
  • 2篇纺织物
  • 1篇滴定法
  • 1篇正系数
  • 1篇织品
  • 1篇燃烧法
  • 1篇中修
  • 1篇显微镜法
  • 1篇氯纶
  • 1篇氯酸钠
  • 1篇聚乳酸
  • 1篇聚乳酸纤维
  • 1篇壳聚糖
  • 1篇壳聚糖纤维

机构

  • 4篇北京检验认证...

作者

  • 4篇于景超
  • 3篇李纯
  • 2篇李娜
  • 1篇韩晓磊

传媒

  • 4篇纺织标准与质...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次氯酸钠法测定棉/氯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保证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采用3%次氯酸钠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3%次氯酸钠法的测试结果和手工拆分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3%次氯酸钠法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与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的含量绝对偏差在0~0.6%范围内;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时,试验后的氨纶纤维难以收集,造成试验偏差较大。该试验表明:3%次氯酸钠法适用于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不适用于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韩晓磊于景超
关键词:氨纶纤维含量
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含量测试中修正系数的研究
2013年
适用于测试聚乳酸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织物含量测试的现行标准只有GB/T2910.10,而该标准中采用的二氯甲烷法无法完全溶解聚乳酸纤维,这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不利影响,提出了按照GB/T2910.4、GB/T2910.11、GB/T2910.7和FZ/T01095,采用先溶解除聚乳酸纤维以外的纤维后确定聚乳酸纤维含量的方法;由于采用上述方法的修正系数(d值)尚未确定,故采用纯的聚乳酸纤维进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出每组试验中具体的d值。试验结果表明,1mol/I。的次氯酸钠法聚乳酸纤维的d值为1.03;75%的硫酸法聚乳酸纤维的d值为1.00;80%的甲酸法聚乳酸纤维的d值为1.00;80%的硫酸法聚乳酸纤维的d值为1.00。该研究表明,试验结果所得出的d值是可靠的。
于景超李纯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
测定纺织品中壳聚糖纤维含量方法探讨
2014年
测定纺织品中壳聚糖纤维含量的方法为溶解法,由于采用该方法操作时壳聚糖纤维被溶解得不完全,对测试结果有不利影响;为了完善纺织品中壳聚糖纤维含量的测试方法,提出将滴定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为探讨滴定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采用棉、黏纤、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四种纤维与壳聚糖纤维分别按95/5、90/10和85/15三种混纺比混配,再分别采用改进后的溶解法和滴定法进行对比试验,并从试验时间、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滴定法所用时间较短、可操作性较好,但准确性略低;该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测定纺织品中的壳聚糖纤维含量。
于景超李纯李娜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含量溶解法滴定法
壳聚糖纤维鉴别方法探析
2015年
为了鉴别壳聚糖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的面料,分别采用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壳聚糖纤维作了试验,分析和归纳了采用这4种试验方法鉴别时壳聚糖纤维的显著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显微镜法虽然可行但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壳聚糖纤维靠近火焰时不熔不缩,接触火焰时立即燃烧,离开火焰时会自灭,燃烧时的气味特异,残留物呈细而软的灰黑絮状。在高温下,壳聚糖纤维既溶于强酸也溶于弱酸,在碱液中无明显规律可循,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的溶解性能不显著。利用壳聚糖纤维红外光谱图对应的特征峰值可以分析得出相关的官能团。由于仅靠4种方法中的一种无法辨别壳聚糖纤维,所以需将上述4种方法相结合才能鉴别壳聚糖纤维。
于景超李纯李娜
关键词:壳聚糖纤维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