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晓珍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针
  • 2篇电针疗法
  • 2篇源性
  • 2篇针疗
  • 2篇针疗法
  • 2篇治疗颈源性头...
  • 2篇头痛
  • 2篇颈源性
  • 2篇颈源性头痛
  • 2篇焦虑
  • 1篇电针预处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退变
  • 1篇预处理
  • 1篇实验性脑血管...
  • 1篇退变
  • 1篇椎间盘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冯晓珍
  • 3篇谢文霞
  • 2篇郑瑞献
  • 2篇高明慧
  • 2篇陈勇
  • 2篇廖文军
  • 1篇王镇章
  • 1篇楼超
  • 1篇陈勇
  • 1篇徐华梓
  • 1篇陈鸿亮
  • 1篇林超伟
  • 1篇陈冲
  • 1篇陈品杰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四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针加颈部康复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与对焦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颈部康复操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EH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电针+康复操组)及对照组(电针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配合自主颈部康复操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头痛程度,评价颈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同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改善焦虑的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VAS差值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P<0.05);两组治疗后SAS标准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的SAS标准分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改善CEH患者的头痛程度、颈椎关节活动度,缓解其焦虑症状,电针配合颈部康复操治疗CEH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针治疗。
陈勇廖文军冯晓珍郑瑞献高明慧谢文霞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电针疗法
绝经年限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2014年
目的:借助MRI评估不同绝经年限的健康绝经后妇女L1~S1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进而探讨绝经年限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589例健康自然绝经后妇女,记录其年龄、身高、体质量、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按改良Pfirm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系统在1.5TMRI图像上进行分级。结果:所有绝经后妇女腰椎间盘均发生退变。调整年龄、身高、体质量,当绝经年限≤15年时,绝经年限与L1/L2(r=0.235)、L2/L3(r=0.161)、L3/L4(r=0.173)、L4/L5(r=0.146)、L5/S1(r=0.137)以及总体椎间盘(r=0.259)退变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0.01);按绝经年限分三组(绝经后1~5年、6~10年、11~15年),组间退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绝经年限>15年时,绝经年限与各腰椎间盘退变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三组间(绝经后16~20年、21~25年、26~30年)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对各椎间盘退变变异贡献大小分别为:L1/L2(40.3%)、L2/L3(29.1%)、L3/L4(27.6%)、L4/L5(18.2%)、L5/S1(16.3%)、总体(42.9%)。结论:绝经年限与腰椎间盘退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退变过程主要发生在绝经后15年内,表明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会加快腰椎间盘退变。
楼超陈鸿亮冯晓珍田乃峰项光恒朱思品徐华梓
关键词:绝经退变椎间盘腰椎
电针加颈部康复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与同焦虑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颈部康复操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EH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电针+康复操组)及对照组(电针组),治疗...
陈勇廖文军冯晓珍郑瑞献高明慧谢文霞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电针疗法
电针预处理对兔实验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治疗组在固定时间段每天行经皮穴位电刺激20 min,第6天行肌肉麻醉后造模;对照组不给予电刺激,仅在第6天行肌肉麻醉后造模(同治疗组)。两组电针前与造模后分别行CTA检测基底动脉直径,并观察两组造模后血浆ET-1、CGRP和IL-6的水平情况与造模后1 d、3 d、5 d的行为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造模后基底动脉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造模后血浆ET-1、CGRP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造模后3 d、5 d神经功能评分与同组造模后1 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造模后3 d、5 d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能是通过对ET-1、CGRP和IL-6水平的调整,参与抗炎和免疫抑制,扩张血管,起到防治与改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
陈品杰王镇章林超伟陈勇冯晓珍陈冲谢文霞
关键词:电针脑血管痉挛基底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