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兴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雾滴
  • 3篇教学
  • 2篇日光温室
  • 2篇气流
  • 2篇温度
  • 2篇温室
  • 2篇雾滴沉积
  • 2篇课堂
  • 2篇冠层
  • 2篇光温
  • 1篇电机
  • 1篇电力
  • 1篇电力技术
  • 1篇电阻
  • 1篇电阻阻值
  • 1篇多维度
  • 1篇新人
  • 1篇研究生教学
  • 1篇叶片
  • 1篇优化配置

机构

  • 1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刘兴华
  • 4篇苑进
  • 4篇刘雪美
  • 3篇赵法起
  • 2篇宋月鹏
  • 2篇刘莫尘
  • 2篇柳平增
  • 2篇李扬
  • 1篇李玉道
  • 1篇闫银发
  • 1篇王冉冉
  • 1篇魏珉
  • 1篇娄伟
  • 1篇吴彦强
  • 1篇赵新学
  • 1篇杨啸天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农业工程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农机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owbar电路对双馈风力发电机暂态过程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以Crowbar电路在双馈异步感应发电机组并网故障时对系统暂态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风电并网系统模型,分析了Crowbar电路参数和切除时间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暂态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Crowbar电路参数和故障后该电路的切除时间,能有效地减小暂态过程的直流分量,提高网侧稳定性和风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
宋成宝杨啸天刘兴华赵法起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CROWBAR电路电阻阻值切除时间
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构建辅助气流作用下棉花叶片变形模型被引量:6
2021年
气流辅助喷雾中,辅助气流能够使冠层叶片变形、拓宽雾滴输运通道,有助于提高雾滴在作物冠层内沉积均匀性。为进一步研究辅助气流作用下叶片变形机理,以棉花叶片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测定叶片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棉花叶片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借助耦合模型,以辅助气流风速、叶倾角、叶柄及叶面弹性模量为试验因素,以叶柄和叶面挠度值为评价指标,开展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试验因素影响叶片变形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气流速度、弹性模量、叶倾角;最后,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构建棉花叶片变形的参数辨识模型,所建的叶柄挠曲线方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为5.13%,叶面主叶脉挠曲线方程的MAPE为10.43%,证明了叶片变形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依据建立的叶片变形模型,量化分析了不同风速与初始叶倾角参数组合下叶片迎风面积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速度不恰当的辅助气流作用下冠层郁闭度增加的原因,明确了初始叶倾角为20°和30°时,棉花叶片的辅助气流末速度应分别不小于2.4和2.9m/s。本研究为理解辅助气流喷雾中作物冠层郁闭度的动态变化、合理选取施药工作参数提供参考。
刘兴华苑进苑进索金政李扬
关键词:流固耦合参数辨识
基于翻转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阐述了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采用嵌入式问题设计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研究生教育中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赵法起吴彦强宋成宝刘兴华王冉冉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
基于雨课堂的多维度精准化教学模式被引量:3
2022年
以打破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壁垒、贯通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保障农业工程类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设计基于“雨课堂”的多维度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学全周期学情数据,注重教学反馈信息,精准对接新时代大学生的内在深层次学习行为、习惯、心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流程,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打磨教学技巧,提高教师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达到师生共同发展、携手共进的目标。2个学期共9门课程教学活动实践表明,基于“雨课堂”的多维度教学模式体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刘莫尘闫银发刘兴华李玉道娄伟宋月鹏
关键词:教学模式
基于RVM的配比变量排肥掺混均匀度离散元仿真及验证被引量:7
2019年
采用试验测量或现有的间接标定方法很难实现配比变量排肥离散元仿真的参数标定,针对此标定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肥料掺混均匀度-仿真参数相关向量机模型主动寻优的标定方法。将配比变量离散元排肥过程看作特定的非线性系统,采用相关向量机机器学习方法揭示模型参数与肥料掺混均匀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回归元模型;基于最优模型参数值对应的肥料掺混均匀度值应与试验值一致,采用建立的元模型结合试验统计结果构建适应度函数;基于约束最优的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最优参数值遗传算法迭代计算,得到最优值。5种排肥转速下(30、40、50、60、70 r/min),排肥器采用碰撞边缘为外凸曲线形的A型掺混腔时,标定模型排肥后肥料掺混均匀度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氮肥为6.4%,磷肥为4.1%,钾肥为5.9%;标定前氮肥为26.8%,磷肥为28.9%,钾肥为36.1%。采用碰撞边缘为直线形的B型掺混腔时,标定模型排肥后肥料掺混均匀度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氮肥为5.8%,磷肥为5.6%,钾肥为4.9%;标定前氮肥为21.9%,磷肥为32.5%,钾肥为28.9%;采用碰撞边缘为内凹曲线形的C型掺混腔时,标定模型排肥后肥料掺混均匀度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值:氮肥为5.0%,磷肥为3.7%,钾肥为8.7%;标定前氮肥为36.2%,磷肥为31.6%,钾肥为24.4%,该方法能够实现配比变量排肥离散元仿真参数准确有效的标定。
苑进辛振波牛子孺李扬刘兴华辛帅王建福汪力衡
关键词:离散元方法相关向量机
植保静电喷雾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6
2019年
静电喷雾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先进植保技术,相比于普通喷雾施药技术在雾滴沉积率、分布均匀性和药液利用率等方面体现出较好的改善效果,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实现节能减药、降本增效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此,对植保静电喷雾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对比介绍和分析了静电喷雾3种荷电方式的基本电工学原理及其技术优缺点;追溯和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药液荷电雾化、荷电雾滴输运、荷电雾滴与靶标的交互沉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植保静电喷雾商业化产品和各式静电喷雾样机;同时,深入剖析了植保静电喷雾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后续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难点和未来可行的应用模式,以期为植保静电喷雾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兴华刘雪美刘雪美赵新学
关键词:植物保护静电喷雾
基于HSIC的日光温室温度传感器优化配置策略被引量:7
2022年
在经济成本和管理便捷性约束下,为有效监测日光温室内非均匀分布的温度信息,需要对数量有限的传感器进行优化配置,从而降低配置冗余,并增强温度信息丰度。该研究以山东地区冬季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性准则(Hilbert-Schmidt Independence Criterion,HSIC)的传感器配置策略设计及验证工作。首先,在温室内均匀布置了22个温度传感器,采集了冬季寒冷时期28 d共7 880×22组数据,明确了温室温度场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多传感器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然后,利用HSIC准则分析了传感器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依据信息最大化原则提出了传感器配置优先级排序算法,并根据信息增益率及配置冗余度约束提出了传感器数量选择依据,从而建立了日光温室传感器优化配置策略。最后,策略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22个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南北垂直方向上选择S6、S9、S3传感器时,平均温度的RMSE、MAPE和信息增益率gr分别为0.24℃、1.21%、6.70%;东西水平方向上选择H6、H5、H2传感器时,平均温度的RMSE、MAPE和信息增益率gr分别为0.33℃、0.70%、9.47%。上述2组传感器能够有效兼顾准确获取温度整体趋势信息和增强温度信息丰度的双重目标,试验结果证实了配置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提的传感器优化配置策略可以为日光温室环境监测与调控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
宋成宝柳平增刘兴华刘兴华
关键词:日光温室温度传感器优化配置HSIC
柔性电力技术案例库教学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柔性电力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该课程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因此提出了柔性电力技术的案例库教学方法。将多个案例穿插在各章节中,形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案例分析为主线,以仿真软件为工具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刘兴华赵法起宋成宝刘莫尘宋月鹏
关键词:案例库教学
作物冠层雾滴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8
2021年
精准施药的目标是实现冠层内雾滴的全覆盖和均匀沉积。然而,作物冠层形态、郁闭度和枝叶力学参数等特征差异大,需综合靶标特征参数、器械施药能力、施药环境条件等作业工况参数,才能实现最少药液用量和最佳雾滴沉积的双重目标,从而提高药液利用率、确保防治效果、降低环境污染。雾滴沉积机理、检测与分析是精准施药参数优化与控制的决策依据,成为数字化、智能化植保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首先分析了不同施药方式下冠层内雾滴沉积过程及辅助手段对沉积性能的影响机理,归纳了改善作物冠层内雾滴沉积的不同研究视角、方法和层次。然后从沉积性能田间试验研究、沉积机理分析与建模、雾滴沉积检测与评价、施药作业参数优化等方面重点阐述,分析了近年来冠层雾滴沉积中雾滴、枝叶、气流等交互作用研究的共性关键问题,归纳了该领域技术研究的开放性问题。最后总结了精准施药技术中作物冠层雾滴沉积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融合多源传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作物冠层雾滴运移及沉积数字孪生体,实现冠层雾滴运移沉积过程数字化描述与分析的研究建议。
刘雪美刘兴华刘兴华苑进
关键词:精准施药雾滴沉积参数优化
气流雾滴胁迫和冠层孔隙变化对沉积性能影响解耦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气流辅助喷雾中气流导致的冠层孔隙变化和对雾滴胁迫作用的影响是耦合的,两者最终影响雾滴沉积性能,明晰两者的耦合比例对沉积性能的影响,可为风送参数优化和喷雾模式改进提供指导。本文以盛花期棉花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解耦试验方案,分析气流辅助施药过程中气流雾滴胁迫和冠层孔隙变化对雾滴沉积行为的不同影响。首先,借助高速相机标定棉花枝叶风载下的变形量,得到气流速度、叶面积、变形量三者间的拟合关系,通过仿真叶片风载变形试验得出,仿真叶片与真实叶片的风载变形相对误差在17%之内,从而确定了仿真枝叶模型应用于风送喷雾试验的可行性;然后,基于棉花生长发育的枝叶构型3/8规律,搭建冠层孔隙可风载变形的方案1棉花模型,测量方案1棉花冠层内气流场数据,计算风载后枝叶变形量,并使用物理手段固定枝叶变形量,形成风载变形后冠层孔隙固定的方案2棉花模型,将自然状态下棉花枝叶固定,保持风载下冠层孔隙不变作为方案3棉花模型;最后,针对3种试验方案的棉花模型,通过改变辅助气流风速进行了风送沉积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冠层孔隙变化,气流对雾滴的胁迫作用更有利于雾滴在冠层内的沉积行为,两者对于雾滴沉积量的提升比例分别为39.81%和10.52%;相比于气流对雾滴的胁迫作用,冠层孔隙增大形成的雾滴运移通道更有利于雾滴在冠层内的均匀分布,两者对沉积均匀性的提升比例分别为42.71%和1.10%。本研究可为基于不同作物冠层孔隙变化特性的新型喷雾模式设计提供参考。
刘雪美宋来其崔慧媛刘一冲刘兴华刘兴华
关键词:雾滴沉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