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静静

作品数:16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PM2.5
  • 6篇有机气溶胶
  • 6篇溶胶
  • 6篇气溶胶
  • 6篇二次有机气溶...
  • 5篇羧酸
  • 5篇污染
  • 5篇污染特征
  • 5篇二元羧酸
  • 4篇PM
  • 4篇SOA
  • 3篇正构烷烃
  • 3篇糖类
  • 3篇夏季
  • 3篇类化
  • 3篇类化合物
  • 3篇化合物
  • 2篇烟花爆竹
  • 2篇液相
  • 2篇生物源

机构

  • 15篇聊城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市环境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亳州学院
  • 1篇生态环境部环...

作者

  • 16篇孟静静
  • 12篇刘晓迪
  • 4篇刘加珍
  • 4篇燕丽
  • 2篇董杰
  • 2篇张二勋
  • 2篇刘子亭
  • 1篇任艳芹
  • 1篇王格慧
  • 1篇成春雷
  • 1篇肖燕
  • 1篇郭庆春
  • 1篇杨千才
  • 1篇李建军
  • 1篇程玉婷
  • 1篇孙涛

传媒

  • 9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山PM_(10)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被引量:6
2017年
为研究黄山大气PM_(10)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夏季、冬季在黄山山顶采集PM_(10)样品,并分析二元羧酸、酮羧酸和α-二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无论在夏季还是冬季,草酸(HOOC—COOH,C_2)均是浓度最高的二元羧酸,其次是丙二酸(HOOC—CH_2—COOH,C_3)、丁二酸[HOOC—(CH_2)_2—COOH,C_4],这与其它高海拔地区的分子组成是相似的.大部分二元羧酸的浓度呈冬低夏高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是冬季己二酸(C_6)和邻苯二甲酸(Ph)的浓度约高于夏季的2倍,表明冬季黄山大气受周边地区所排放的人为污染物的影响更大.作为二元羧酸的重要前体物,乙二醛(Gly)与甲基乙二醛(mGly)的浓度呈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表明夏季黄山气溶胶的氧化性比冬季强.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黄山冬季SOA主要来自人为源的长距离传输,而夏季SOA主要是当地生物源经二次氧化形成.气溶胶无机模型(AIM)的计算结果表明,黄山夏季的C_2主要是经酸催化反应二次形成的.
孟静静侯战方张二勋董杰刘晓迪邢继钊刘加珍
关键词:草酸二元羧酸PM10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的济南市二元羧酸类SOA的污染特征与形成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济南市冬季PM_(2.5)中二元羧酸类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来源、液相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1—2月昼夜共采集46个PM_(2.5)样品,并对二元羧酸类SOA(包括二元羧酸、酮羧酸与α-二羰基化合物)与左旋葡聚糖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元羧酸、α-二羰基化合物与左旋葡聚糖均呈昼低夜高的变化特征,而酮羧酸的昼夜变化特征与之相反.二元羧酸类SOA的分子组成特征以草酸(C_(2))的浓度最高,其次是丁二酸(C_(4))和丙二酸(C_(3)),与受生物质燃烧较显著的二元羧酸类SOA的分子组成是相同的.C_(2)/总二元羧酸的浓度(TDACs)、甲基乙二醛(mGly)/乙二醛(Gly)、C_(2)/SO^(2-)_(4)比值的昼夜变化特征与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组成特征均表明济南市冬季夜晚气溶胶的氧化程度比白天深.C_(2)及其前体物(Gly、mGly)与SO^(2-)_(4)、相对湿度(RH)、液相水含量(LWC)与气溶胶的实际酸度(pH_(is))的相关性均较强,表明C_(2)及其前体物是在液相中经酸催化氧化反应产生的.夜晚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δ^(13)C值高于白天,且随着含碳量的升高二元羧酸的δ^(13)C值随之降低.C_(2)的δ^(13)C值随气溶胶的老化而偏正,这是由于同位素动力学效应(KIEs)导致的.
周瑞文孟静静王亚晨李政姚蒸蒸衣雅男刘晓迪燕丽侯战方郭庆春
关键词:二元羧酸稳定碳同位素
聊城市冬季PM2.5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16
2019年
为研究聊城市冬季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来源及健康效应,于2017年1~2月对聊城市PM2.5中的14种PAHs进行分析,利用特征比值法和PCA-MLR模型对其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并利用BaP当量浓度(BaPeq)和呼吸途径暴露PAHs引发癌症的风险(ILCR)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PM2.5中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4.89±48.23)ng·m^-3,其中Fla、Pyr和Chry的浓度最高,占比分别为15.5%、12.8%和12.7%,且4环PAHs总质量浓度占比最高,春节前与烟火Ⅱ期比其他时期污染较重.PCA-ML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PM2.5中PAHs来源主要包括煤炭燃烧、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聊城市冬季TEQ平均值为(6.37±4.92)ng·m^-3,ILCR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成人的ILCR值高于儿童,二者的ILCR值均处于风险阈值内(10^-6~10^-4),表明聊城市冬季PM2.5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刘晓迪侯战方孟静静燕丽周贝贝刘子亭衣雅男李静魏本杰伏梦璇
关键词:PM2.5烟花爆竹健康风险评估
泰安市夏季PM2.5中正构烷烃和糖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为探讨泰安市夏季PM2.5 中正构烷烃和糖类的变化特征及其来源,于2016 年7~8 月进行PM2.5 的样品采集,对泰安市正构烷烃及糖类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和后向轨迹模型对污染...
衣雅男孟静静
关键词:正构烷烃糖类化合物PM2.5
近1200 a来黄河下游梁山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被引量:11
2018年
利用梁山泊670 cm柱状岩芯沉积物,基于精确的AMS-^(14)C年代测定,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度、磁化率、总有机碳、C/N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初步揭示了1200 a来黄河下游地区平原湖泊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梁山泊环境演化大致分为5个阶段:790-940 AD期间,为低湖面的沼泽沉积环境,气候冷干;940-1215 AD期间,屡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湖盆扩张,湖泊水位上升,为梁山泊极盛期,气候暖湿;1215-1310 AD期间,黄河夺淮入黄海,湖区淤积严重,湖泊萎缩减小;1310-1470 AD期间,再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水位上升,面积扩张,但逊于极盛期;1470 AD至现代,黄河河道进一步南移,远离梁山泊,湖盆淤积抬高,梁山泊最终消失,直到1855AD,黄河第6次大改道北移,湖泊再次受到黄河洪水影响,由于前期受到泥沙淤积抬高,该地区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黄河改道决溢是梁山泊演化的主因.
侯战方陈诗越孟静静刘加珍刘加珍刘晓迪孙莉陈影影刘子亭刘子亭
关键词:磁化率改道古湖沼古环境
聊城市秋冬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2024年
为深入了解聊城市秋冬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作者使用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城区115种VOCs的体积分数。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计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SOAFPs),并利用特征性比值法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了大气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秋、冬季VOCs的化学组成相似,烷烃和OVOCs是体积浓度最高的2种组分。冬季OFPs为140.2×10^(-9),约是秋季(89.0×10^(-9))的1.6倍,OVOCs和C2~C4烯烃对秋、冬季VOCs的OFPs贡献最大(占54.7%~58.6%)。秋季(1.0μg/m^(3))与冬季(1.2μg/m^(3))生成的SOAFPs质量浓度水平相似,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是秋、冬季SOAFPs贡献最大的3种组分。甲苯/苯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是聊城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PMF分析结果显示,秋季VOCs主要来自植物源和二次生成源(27.2%)、机动车尾气排放源(19.5%)、燃料燃烧源(18.5%)、溶剂使用源(17.5%)与工业源(17.3%);而冬季VOCs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尾气排放源(24.4%)、有机化工排放源(21.3%)、工业卤代烃源(20.8%)、柴油车尾气排放源(16.9%)与溶剂使用源(16.6%)。以上结果可为聊城市大气VOCs排放管控与空气质量改善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黄同林王艳辉王一秋王亚晨马江凯张晓婷宋小涵孟静静孟静静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
菏泽市冬季PM_(2.5)中二元羧酸类SOA的昼夜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为研究菏泽市冬季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昼夜变化特征与形成机制,于2017年冬季(12月)进行为期1个月的PM_(2.5)样品采集,并分析二元羧酸、酮羧酸、α-二羰基化合物及左旋葡聚糖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季PM_(2.5)中白天二元羧酸与酮羧酸的总浓度均呈昼高夜低的变化特征,但α-二羰基化合物(二元羧酸的重要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却与之相反,表明白天气溶胶的氧化程度比夜晚强.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草酸(C_2)均是浓度最高的二元羧酸,其次是邻苯二甲酸(Ph)、丁二酸(C_4)和丙二酸(C_3),与其他城市地区的分子组成是相似的.由C_3/C_4的比值与温度(T)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菏泽市冬季有机化合物主要受本地源的影响,而受远源输入的影响很小. C_2与SO_4^(2-)、气溶胶实际酸度(pHIS)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_2主要是在液相中经酸催化的二次氧化反应形成的.因为主要的二元羧酸类化合物(C_2、Gly和mGly)与左旋葡聚糖(Levo)的相关性很强,且K^+/OC的平均比值为0. 06(范围为0. 03~0. 13),所以可以得出二元羧酸类化合物及K^+主要受生物质燃烧的影响.
孟静静刘晓迪侯战方李静魏本杰邢继钊
关键词:二元羧酸PM2.5
西安冬季非灰霾天与灰霾天PM_(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征比较被引量:21
2014年
2012年12月4-13日在西安市运用大流量大气采样器进行每小时1次PM2.5样品采集,对其进行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讨其浓度、组成、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西安PM2.5中WSON小时平均浓度为(12±9.4)μg·m^-3,最高达31μg·m^-3,平均占水溶性总氮(WSTN)的47%±9.8%,而无机氮NH+4-N和NO-3-N则平均分别占WSTN的29%±8.5%和23%±8.1%.WSON∶WSOC(N∶C)质量比值范围为0.04-0.65,平均为0.31±0.13.在非灰霾天(能见度〉10 km)、轻霾天(5 km〈能见度〈10 km)和重霾天(能见度〈5 km),WSON分别为(1.6±0.9)、(6.5±3.9)和(23±4.7)μg·m^-3.WSOC/OC质量比值在整个观测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是WSON/WSOC(N∶C)质量比值从非灰霾天、轻霾天到重霾天呈逐步增大趋势,其均值分别为0.2±0.1、0.3±0.1和0.4±0.1,与颗粒物碱度减弱酸度增强相一致.此外,整个采样期间WSON与NH+4、SO2-4和NO-3呈强线性相关(R^2〉0.80),阴阳离子当量平衡进一步显示:WSON与颗粒物中和度呈负相关(R^2=0.5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有机胺等气态水溶性含氮有机物可通过酸碱中和与颗粒相酸性物质反应,由气相转移到颗粒相,并且重霾天低温、高湿和静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这种酸碱中和导致的气固相转化,促使更多的WSON生成.
程玉婷王格慧孙涛成春雷孟静静任艳芹李建军
关键词:PM2.5灰霾二次有机气溶胶
黄河下游大野泽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环境演化的指示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黄河下游湖泊大野泽550cm柱状岩芯沉积物粒度分析,结合高精度的AMS 14C年代测定,初步揭示了研究区近1400a来湖泊沉积及环境演化历史。应用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结合沉积物岩性特征,结果发现DYZ-1钻孔地层明显分为两个沉积阶段:550~385cm,以深黑色和青灰色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为主,属湖沼相沉积物环境;385~30cm,以棕黄色和浅黄色黏土质粉砂为主,为河流相沉积环境。综合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分析结果,大野泽近1400a环境演变可以大致划分为5个阶段:625-940 AD期间,为湖泊水位较低沼泽相沉积环境,气候较干冷;940-1250 AD期间,在中世纪暖湿气候背景下,湖盆频受黄河洪水入注,湖盆扩张,水位抬高;1194 AD开始,黄河河道南迁至黄海入海,大野泽逐渐演变为河流相沉积;1250-1540 AD期间,河流水动力较强,气候较湿润;1540-1860 AD期间,河流水动力表现出减弱趋势,气候转干冷,对应小冰期;1860 AD之后,黄河再次改道北迁至渤海入海,大野泽再次接受黄河洪泛注入,但由于前期湖区抬高成陆,该区域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
魏本杰侯战方陈诗越孟静静伏梦璇杨丽伟刘晓迪刘晓迪刘加珍衣雅男
关键词:粒度特征沉积环境
泰安市夏季PM2.5中正构烷烃和糖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讨泰安市夏季PM2.5中正构烷烃和糖类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于2016年7~8月进行PM2.5样品采集,对泰安市正构烷烃及糖类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和后向轨迹模型对污染物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 2016年泰安市夏季PM2.5质量浓度为(37.2±11.5)μg·m^-3,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GB 3095-2012,35μg·m^-3)的1.1倍.其中,正构烷烃质量浓度为(83.3±34.7)ng·m^-3,碳优势指数(CPI)为1.83,植物蜡烷烃贡献率(%WaxCn)为34.7%~69.4%,表明植物蜡是泰安市夏季正构烷烃的主要来源.糖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73.4±46.6)ng·m^-3,其中左旋葡聚糖、半乳聚糖和甘露聚糖是主要的糖类组分,分别占糖类化合物总浓度的64.0%、 7.1%和6.3%,表征生物质燃烧对泰安市糖类具有重要贡献.由PCA-MLR模型结果表明,泰安市夏季PM2.5中正构烷烃和糖类化合物主要来自植物蜡、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泰安市夏季正构烷烃和糖类污染物主要来自山东本地源和南方内陆地区.
衣雅男侯战方杨千才刘晓迪李政孟静静燕丽魏本杰伏梦璇
关键词:正构烷烃糖类化合物PM2.5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