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开春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气动
  • 4篇飞行
  • 4篇飞行器
  • 4篇风洞
  • 4篇高超声速
  • 4篇高超声速飞行
  • 4篇高超声速飞行...
  • 4篇超声速
  • 4篇超声速飞行
  • 4篇超声速飞行器
  • 3篇跨声速
  • 3篇风洞试验
  • 2篇动力学特性
  • 2篇气动弹性
  • 2篇气动力
  • 2篇气动力计算
  • 2篇跨声速风洞
  • 2篇计算方法
  • 2篇乘波体
  • 1篇动力学

机构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作者

  • 9篇曾开春
  • 5篇向锦武
  • 3篇余立
  • 3篇李道春
  • 3篇杨兴华
  • 2篇吕彬彬
  • 2篇寇西平
  • 2篇罗文莉
  • 1篇郭洪涛
  • 1篇罗建国
  • 1篇查俊
  • 1篇聂璐
  • 1篇赵治华
  • 1篇刘凯
  • 1篇路波
  • 1篇闫昱

传媒

  • 4篇航空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全模颤振风洞试验三索悬挂系统多体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全模颤振风洞试验需要通过软支撑系统模拟飞行器的自由飞行状态并调整模型姿态达到配平状态。参考NASA双索悬挂方案,提出了一种两电机驱动的三索悬挂系统,利用后方两索的同向/反向联动实现模型俯仰和滚转姿态的调整,利用弹簧刚度以及钢绳张力设计实现支撑频率要求。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包括飞行器刚体模型、柔性索、滑轮、弹簧、气动力模型、伺服电机控制在内的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利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变长度索单元描述钢绳,利用不约束物质坐标的索结点约束描述钢绳与滑轮相互作用,利用索结点物质输运速度约束描述伺服电机绞盘,利用飞行力学的气动力模型描述吹风下的气动力。基于该模型,通过小扰动响应辨识研究了弹簧刚度、钢绳张力、连接点位置等因素对支撑频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系统姿态调整能力,俯仰调整范围达到-12.5°~12.5°,滚转调整范围达到-45°~45°。采用滑轮处电位计测量的钢绳相对位移作为反馈信号,基于设计的控制律利用多体动力学求解器与Simulink对风洞吹风下的姿态调整过程进行仿真,模型达到配平状态,获得了吹风下的索拉力和伺服电机功率,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赵振军闫昱曾开春赵治华
关键词:风洞试验气动弹性反馈控制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流动的特点,分析研究了三种高超声速气动力计算方法(活塞理论,修正牛顿理论以及激波膨胀波法)。通过算例得出这三种方法在不同马赫数以及不同迎角下的计算结果,进而分析各种算法的适用性。
罗文莉向锦武曾开春李道春
关键词:高超音速气动力计算方法
文献传递
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被引量:11
2015年
介绍了跨声速全模颤振试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全模颤振试验对风洞和支撑系统等试验设备的要求。对于风洞,主要从风洞洞体和流场等方面分析了进行颤振试验所需要具备的性能,并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为例,介绍了进行颤振试验必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支撑系统,则从模型运动自由度、支撑系统稳定性和支撑系统频率等方面的要求,阐述了设计支撑系统的困难,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多种全模颤振支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系统安全的保证措施,包括支撑系统稳定性分析、风洞紧急停车控制系统和模型保护装置等。最后根据飞行器发展的需求,探讨了今后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路波吕彬彬罗建国余立杨兴华郭洪涛曾开春
关键词:气动弹性风洞试验跨声速
考虑弹性影响的乘波体飞行动力学特性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典型的吸气式乘波体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了结构弹性对纵向静态特性和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当地流活塞理论给出了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并结合简化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及弹性机体结构模型,建立了考虑气动/结构/推进耦合的飞行器非线性纵向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机体弯曲刚度变化对飞行器定常平飞配平参数、飞行包线以及动力学系统开环零极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机体结构刚度降低将使配平升阻比减小,动稳定性变差,并且当其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升降舵配平特性将由正操纵变为反操纵.
向锦武曾开春聂璐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稳定性
跨声速风洞模型主动减振系统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解决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的俯仰振动问题,研制了一套主动减振系统。该系统利用了模型/天平/支杆系统的响应特性,采用主动控制方法,以天平信号作为输入,采用速度负反馈,使用安装在支杆后端主动接头内的压电陶瓷作动器来抑制模型振动。地面试验结果表明,主动减振系统使模型/天平/支杆系统的俯仰一、二阶阻尼比分别提高20.8倍和12.8倍。风洞试验结果显示,法向力和俯仰力矩振动幅度分别下降71.0%和57.5%,风洞试验结果还表明主动减振系统对气动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主动减振系统在多个模型的风洞试验中也得到验证,显示出良好的减振性能和模型适应性。
余立杨兴华寇西平曾开春吕彬彬
关键词:风洞阻尼
基于CFD方法与工程方法的导弹气动特性研究
本文采用了工程估算方法和CFD方法对导弹的气动力进行了计算。得到了2马赫数下导弹的升力、阻力、俯仰力矩随攻角的变化规律。通过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工程估算方法的可行性,同时CFD计算结果为工程估算结果的修正提供...
刘凯向锦武曾开春李道春
关键词:CFD
文献传递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不确定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高超声速飞行器分析模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给出的动力学特性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因此研究飞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水平对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典型的乘波体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建立气动/结构/推进相互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非概率区间来描述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并将复特征根不确定范围求解问题转化为频率和阻尼比两个实数的不确定区间分别求解,给出了动力学模态特征根、频率及阻尼比的不确定边界。分别采用直接蒙特卡罗(DMC)模拟方法、基于泰勒展开的区间分析方法(TIAM)和基于多项式逼近的区间分析方法(CIAM)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动力学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IAM计算时间适中,且给出的边界更为准确、安全,适合在控制系统设计和验证过程中使用。
曾开春向锦武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乘波体区间分析飞行动力学
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主动减振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支撑结构,采用压电作动器嵌入支杆,形成一体化主动减振系统来抑制模型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振动。分析了模型支撑结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主动减振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压电作动器/风洞模型支撑结构相互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态可控性理论及模态价值理论,给出了主动减振结构控制能力的定量描述方法,构建了能够表征系统各受控模态可控性的优化设计目标函数。最后,针对一个简化的风洞试验模型主动减振结构,建立了动力学解析模型,给出了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表达和约束指标,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给出的方法对主动减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满足约束指标要求前提下,显著提高压电作动器对系统各受控模态的可控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减振控制效果。
曾开春寇西平杨兴华杨兴华余立
关键词:风洞试验压电作动器结构优化主动振动控制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流动的特点,分析研究了三种高超声速气动力计算方法(活塞理论,修正牛顿理论以及激波膨胀波法)。通过算例得出这三种方法在不同马赫数以及不同迎角下的计算结果,进而分析各种算法的适用性。
罗文莉向锦武曾开春李道春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空气动力学计算方法精度控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