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毅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数字高程
  • 2篇DEM
  • 1篇地貌
  • 1篇地貌形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信息量法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石流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水文
  • 1篇水文信息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权值
  • 1篇物理模拟
  • 1篇相似材料

机构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福建华东岩土...
  • 1篇华东勘测设计...

作者

  • 5篇李毅
  • 4篇石豫川
  • 3篇李洋
  • 2篇吉峰
  • 2篇刘海明
  • 1篇申玉松
  • 1篇郑有强
  • 1篇李晓龙
  • 1篇王家兴
  • 1篇吉锋
  • 1篇孙兴伟

传媒

  • 2篇中国水运(下...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DEM的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分析研究
2015年
以1:1万数字地形图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利用Arc GIS10.0在空间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实现对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的分析研究。利用该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分析讨论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生成一系列地貌分析专题图如坡向专题图、坡度高程图及高程专题图等,同时对各专题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析,得出吉太曲流域整体坡向倾东南,整体地貌属中高山陡崖地貌,地形地貌总体呈现北西向东南倾斜趋势等特征。通过对吉太曲流域地貌形态的分析研究,为青藏高原东缘吉太曲流域地形地貌及东西部地貌边界带新构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李毅石豫川王平吉峰李洋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地貌形态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理模拟相似材料权值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从正交试验极差分析中指标的平均值出发,确定了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量化标度,据此分析了物理模拟中相似材料配比试验时,重晶石粉、石英砂、石膏、甘油和风干时间5种因素对试样密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构建的判断矩阵均有满意的一致性;由权重计算可得,风干时间对配比材料参数起重要作用,因素影响权重顺序与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有一定差异,主要集中在风干时间和重晶石粉上;在正交试验基础上进行层次分析,弥补了极差分析结果不够精确和层次分析中由人为进行标度确定的不足,计算结果较单纯的正交试验更精确、更具说服力。
申玉松石豫川李晓龙王家兴李毅
关键词:相似材料正交实验层次分析法
西藏吉太曲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2015年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有多种,而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往往可信度较低。文中采取相同的评价指标,分别应用信息量法与层次分析法对西藏吉太曲及其一级支流日东曲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吉太曲流域内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坡度、地层岩性和植被,同时该流域地质灾害具有沿河道一定范围内易发性高,距离河道远地质灾害易发性低的特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对比验证,使评价结果更可信,更具有说服力。
李洋王平石豫川吉锋李毅刘海明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性信息量法
基于DEM的吉太曲流域水文信息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以吉太曲流域1∶10 000数字地形图生成的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 GIS10.0中的Hydrology模块,采用D8算法确定水流流向,设置汇流累计量的阈值为1 000,提取了流域有关水文信息。结果表明:1东、南、西三个方向为吉太曲流域的主要流向,西北方向所占比例最小,这与吉太曲流域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符;2汇流累计量阈值取1 000时,计算结果与吉太曲流域河网的实际情况最为类似;3对水流长度和流域边界进行计算后得出吉太曲的长度为76.764km,流域面积为2 109 km2,与官方数据相近。
李毅石豫川王平吉峰李洋刘海明
关键词:ARCGIS水文信息
雅鲁藏布江中游某泥石流沟基本特征及工程影响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雅鲁藏布江中游某泥石流沟位于拟建水电站坝址下游,沟内物源丰富,地形陡峻,汇水面积大,沟道下游狭窄,沟口堆积扇方量较大,评价水电站建设及运营期泥石流的工程影响十分重要。通过查明泥石流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和泥石流活动性,在动力学参数计算基础上,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和经验工程法计算,对泥石流在不同设计频率下的泛滥区、堆积厚度和堵江程度进行了分析。
郑有强孙兴伟李毅
关键词:泥石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