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雯琪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唾液酸神经...
  • 1篇动脉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症状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 1篇首发
  • 1篇首发症
  • 1篇首发症状
  • 1篇痰热
  • 1篇痰热腑实
  • 1篇痰热腑实证
  • 1篇通络
  • 1篇通络汤
  • 1篇主动脉

机构

  • 4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李雯琪
  • 2篇杨琳
  • 1篇龚勋
  • 1篇周刚
  • 1篇李灵丰
  • 1篇代恒
  • 1篇张朝晖
  • 1篇韩振坤
  • 1篇张蓉
  • 1篇汤兴华
  • 1篇曾超
  • 1篇王定强
  • 1篇瞿星光
  • 1篇刘静兰
  • 1篇梁永会
  • 1篇赵敏
  • 1篇王春艳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化痰通络汤加味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加味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s-CRP、IL-10及TNF-α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hs-CRP、IL-10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加味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临床应用安全。
郭建强郑婷婷汤兴华李雯琪王定强王春艳杨琳
关键词:化痰通络汤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加强临床医生对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的认识,总结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误诊为急性胰腺炎5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10.42%(5/48)。5例均因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入院,其中似刀割样疼痛且向背部放射4例,伴腹胀2例,伴头晕、晕厥各1例,血清淀粉酶均升高(2000~2500 U/L)。病初均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相应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且3例病情加重,遂完善相关检查,经CT、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中Stanford A型2例、B型3例,误诊时间3~10 d。确诊后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4例予保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预后良好。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警惕性和认知能力,减少误诊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李雯琪张隽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腹痛误诊胰腺炎
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3个阶段,实施6h和24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由急诊科收治ICU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①6h内复苏集束化治疗中: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在入急诊科后初步确诊时间、血清乳酸测定率、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h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hEGDT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24h内管理集束化治疗中:临床路径组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血糖控制、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上与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历史对照组比较,路径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2%(44%:22%,P=0.030)。结论实施以6h和24h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急诊科和ICU医师对SSC指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瞿星光张朝晖周刚龚勋张蓉曾超李灵丰刘静兰梁永会杨琳李雯琪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病死率
一种简单的大鼠颈动脉插管及插管模型改进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临床常见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和输液器部件制作简便实用的大鼠颈动脉插管导管。对动脉留置管放置进行改进,通过"S"形皮下留置导管,改变抓取大鼠时动脉插管的受力方向,减少脱落风险。
代恒韩振坤李雯琪赵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