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径流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技术
  • 1篇灾害
  • 1篇造床流量
  • 1篇植被
  • 1篇山洪
  • 1篇山区河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模型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条件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气候
  • 1篇特性分析
  • 1篇年径流
  • 1篇频率法
  • 1篇平滩流量
  • 1篇气候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6篇王欣
  • 5篇覃光华
  • 3篇李红霞
  • 1篇刘盈斐
  • 1篇黎小东
  • 1篇缪韧
  • 1篇宋克超
  • 1篇宁吉才
  • 1篇梁川
  • 1篇王焱
  • 1篇张文江
  • 1篇杨瑞祥
  • 1篇关静

传媒

  • 2篇人民长江
  • 1篇水文
  • 1篇山地学报
  • 1篇黑龙江大学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水文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青藏高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为了解该地区水文气候变化的情况,对其东部地区雅鲁藏布江(奴下站)、怒江(嘉玉桥站)、澜沧江(昌都站)、通天河(直门达站)、雅砻江(泸宁站)、黄河(唐乃亥站)共6个流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年气温、年降雨和年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年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6个流域的年气温和年降雨基本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径流受气温和降雨的共同影响,奴下站、嘉玉桥站和泸宁站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昌都站、直门达站和唐乃亥站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区域内径流多年平均变化率与冰雪面积比例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年径流呈现上升趋势的流域,冰雪面积比例较大,受降雨增加和融雪增加的影响偏大;年径流呈下降趋势的流域,冰雪面积比例较小,受气温上升导致蒸散发增大使径流减少的影响偏大。这些研究结果将对青藏高原地区防洪抗旱、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李红霞覃光华张永强王欣姚瑞虎
关键词:青藏高原水文气候径流降雨气温
山区河流造床流量计算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造床流量是反映多年流量过程下多种造床综合作用的某一种流量,目前对造床流量(特别是山区)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以黑水河下游为例,分别用马卡维也夫法、平滩流量法、洪峰频率法探讨了山区河流的造床流量计算,并根据造床流量求得的稳定河宽与实际河宽归一化的结果来验证选择最优方法。结果表明:马卡维也夫法最优,其σQ^mJP^Q曲线中峰值1对应的流量可作为造床流量,对于山区可用多年平均流量来代替造床流量。研究结果可为山区桥梁工程设计和河流研究提供借鉴。
王俊鸿覃光华王欣童旭
关键词:造床流量山区河流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径流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径流预测是水资源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区域社会经济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引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羊村站和奴下站1980—2010年的径流资料,采用自回归模型、门限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年径流预测,采用自回归模型、季节性自回归模型和季节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径流预测。结果表明:年径流预测中,几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不高,相比较而言,一阶自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优;月径流预测中,季节性自回归模型和季节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枯水期的预测精度均较高,但在丰水期径流预测效果欠佳。
关静梁川王欣杨瑞祥
关键词:径流预测自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14年
山洪预报预警研究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科学支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洪预警指标、山洪预报预警模型以及山洪灾害风险分析等方面,本文对山洪预报预警技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在山洪灾害监测、山洪预报预警模型研制、多元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山洪特点和区划有针对性进行预报预警等方面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李红霞覃光华王欣缪韧刘盈斐
关键词:山洪灾害预警
岷江上游植被覆被对水热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2000—2011年间的水文气象和植被遥感等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响应的季节规律及年际变化。研究表明,岷江上游以2 000~3 000 m高程带水热组合条件最好,分布了川滇高山栎等阔叶林;3 000m以上逐渐受热量制约,植被依次为针叶林、灌木、草甸和高山植被;2 000 m以下受干热河谷效应及人类活动影响,植被以灌木类为主。植被的实际"基带"位于河谷灌木带之上,植被垂直带谱呈部分折叠对称。在植被的水分响应方面,4 000 m以下植被水分指数的季相规律呈夏高冬低,同降水基本一致;而4 000 m以上寒旱特征明显,夏季由于强辐射导致水分指数年内最低。此外,过去40年来岷江上游气候暖干化明显,径流系数则呈缓慢减小趋势。因此,未来水热条件变化可能会导致岷江上游森林覆盖萎缩,其生态和水资源供给等问题应予以重视。
张文江宁吉才宋克超黎小东王焱王欣覃光华
关键词:岷江上游植被水热条件
雅鲁藏布江干流年径流变化趋势及特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为了分析雅鲁藏布江干流的年径流变化趋势,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基于雅鲁藏布江干流羊村和奴下水文站1970~2012径流序列资料,对其干流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流径流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同时不存在显著的跳跃成分。雅鲁藏布江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可供利用,且水量来源较为稳定,受气候变化影响不显著,可为南水北调的大西线调水工程提供水源保障。
王欣覃光华李红霞
关键词:年径流小波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