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红曼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水平
  • 1篇孕激素
  • 1篇增生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 1篇增殖细胞核抗...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增生
  • 1篇乳腺增生病
  • 1篇肿痛
  • 1篇组织细胞
  • 1篇组织细胞坏死...
  • 1篇组织细胞坏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核
  • 1篇细胞核抗原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机构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宣城市...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窦红曼
  • 1篇韩宁林
  • 1篇汪四海
  • 1篇李雪苓
  • 1篇张珺
  • 1篇于庆生
  • 1篇易维真
  • 1篇徐英纳
  • 1篇李华刚
  • 1篇邢学伟
  • 1篇吴倩

传媒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消核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水平及PC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冲剂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增生乳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消核冲剂组(中药组)、他莫昔芬组(西药组),每组15只。肌注苯甲酸雌二醇(E2)、黄体酮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模型复制后灌服药物,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孕酮(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CNA阳性细胞数目和阳性细胞面积中药组和西药组均明显减少。中药组各项指标的改变与西药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复方消核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也能够下调PCNA阳性表达。
易维真张珺周导科徐英纳窦红曼李华刚于庆生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孕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
以发热伴关节肿痛为特征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报道被引量:5
2016年
27岁女性,因间断性发热20^+d,膝关节肿痛7 d入院。患者持续发热,最高体温达40.1°C,双膝关节肿痛,双手及两大腿可见大量散在红色针尖样皮疹,淋巴结大、脾大,双手指间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淋巴结局限于双侧腋窝,质地软,局部压痛,活动度好。左侧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示:碎块状淋巴结组织,结构不完整,淋巴滤泡存在,滤泡减少或消失区见弥散成片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及少量小淋巴细胞增生,核分裂易见,其间有片状大小不等坏死灶,胞核崩解,并见较多纤维素样坏死血管,伴出血。免疫组化示CD3(弥漫+);CD20(滤泡+);CD79α(滤泡+);CD68(+);EMA(-);ALK(-);CD15(少量细胞+);CD30(+),CD4(-),CD5(+);CD10(-);bcl-2(+);CD21(+);粒酶B(-);TIA-1(-);EBV(-)Ki-67(+)。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明确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停用抗菌药物,使用5%葡萄糖100 mL+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静滴3 d后未见发热,腋窝淋巴结逐渐缩小。后改为甲泼尼龙8 mg/d,每日2次,每两周减一片,至最后停止使用,随访两年,多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膝关节不肿,可以自由行走,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汪四海韩宁林李雪苓窦红曼吴倩邢学伟
关键词:发热关节肿痛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