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小麦
  • 5篇性状
  • 5篇谷子
  • 4篇杂交
  • 4篇杂交谷子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2篇有机无机
  • 2篇配施
  • 2篇耕地
  • 2篇沟播
  • 2篇旱地
  • 2篇旱地小麦
  • 2篇播量
  • 1篇地价
  • 1篇地经
  • 1篇地力
  • 1篇地力评价
  • 1篇冬小麦

机构

  • 14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4篇赵杰
  • 5篇曾蓉
  • 5篇王宏富
  • 5篇石小倩
  • 5篇韩浩坤
  • 5篇苗泽志
  • 5篇杜伟建
  • 3篇王爱萍
  • 3篇董琦
  • 3篇高志强
  • 3篇孙敏
  • 3篇毕如田
  • 3篇任爱霞
  • 3篇张瑞
  • 2篇张迁迁
  • 1篇荆耀栋
  • 1篇郝兴宇
  • 1篇张瑞栋
  • 1篇刘蕾
  • 1篇王昕

传媒

  • 5篇山西农业科学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分区决策树的省级耕地地力评价——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13
2016年
省级耕地地力评价对快速准确掌握大区域耕地地力水平,有效的进行农业区划并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收集分析山西省2005~2014年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数据、测土配方施肥采样点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尺度指标分区方法将山西省划分为5个区域。基于决策树方法构建了隶属各区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与分级,将山西省耕地划分为1~10等地。其中,1至3等地的耕地占总面积的11.56%,该部分耕地地力较高,为山西省的优质耕地;4至6等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1.22%,可以通过进行一系列耕地保护措施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以提升粮食产量;7至10等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7.22%,该部分耕地生产障碍因素突出,应通过加强生态保护继续开展农田建设以提高耕地地力水平。评价结果可为省级耕地资源管理及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张孟容毕如田赵建民赵杰刘蕾张迁迁
关键词:决策树耕地地力评价
播量对探墒沟播旱地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为明确黄土高原东部旱塬适宜的播种方式及配套播量,于2017-2018年在闻喜旱地小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探墒沟播和普通条播2种播种方式为主区,以75、150、225 kg/hm^2等3个播量为副区,研究旱地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及其含量、籽粒淀粉特性及加工品质对不同播种方式及播量的响应。结果表明,探墒沟播较普通条播提高了旱地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提高了除醇溶蛋白外其他籽粒蛋白组分和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的含量,提高了籽粒淀粉黏度特性和加工品质;采用探墒沟播,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以播量150 kg/hm^2最高,分别较其他播量高14.56%~16.49%、2.75%~22.45%和17.73%~42.62%;籽粒蛋白组分含量以播量150 kg/hm^2最高,其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达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播量150 kg/hm^2最高,且与其他播量间差异显著,以播量75 kg/hm^2最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以播量150 kg/hm^2最高,以播量75 kg/hm^2最低,且不同播量间差异显著;淀粉含量以播量150 kg/hm^2最高,与播量225 kg/hm^2间无显著差异;面筋指数、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以播量150 kg/hm^2最高,不同处理间吸水率无明显变化。总之,与普通条播相比,探墒沟播在提高旱地小麦籽粒产量的同时,通过提高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来增加蛋白质含量,还通过优化面粉的面筋指数、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提升加工品质,且以播量150 kg/hm^2效果最好。
任爱霞任婕仝锦秦基伟王会文赵杰林文孙敏高志强
关键词:旱地小麦播量
有机无机配施对小麦花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以多穗型品种山农98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行稀株模式小麦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下N素对小麦花期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F(有机肥75 t/hm^2+无机肥228.3 kg/hm^2(总N 360 kg))的MDA含量在花后都最少,且在21 d之前上升趋势缓慢,之后才迅速增加,延缓衰老效果最佳;小麦开花期SOD,处理F的活性相对其他处理在各时期都最高,且开花期活性最高,为1 360 U/g,各处理花后小麦旗叶SOD活性下降趋势表现为处理A>B>C>D>E>F,处理F的小麦在花后14 d前下降平缓,对叶片功能期的延长效果最佳;并且处理F灌浆时间最长,灌浆速率最高;处理F有机无机肥的配施,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千粒质量以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产量较对照提高约24.5%,可见该处理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
范晋波张瑞杨绣娟王颂宇赵杰董琦王爱萍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开花期衰老特性
四种不同穗型小麦的穗部性状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通过研究不同长相穗型小麦穗部特性,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挖掘穗部潜力的目的。本文对长方型、棍棒型、椭圆型和纺锤型四种不同长相穗型小麦品种的穗部性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小麦在小花数、穗粒数、粒重等方面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二次曲线趋势,但不同穗型小麦表现趋势不同,长方型和椭圆型小麦在穗粒数、穗重、各粒位粒重等方面均优于棍棒型和纺锤型小麦,棍棒型小麦由于其特殊的穗型结构,在小穗密度、粒重等方面表现独特,纺锤型小麦在各方面表现均较差。结果表明,在小麦生产用种和品种选育上,穗型的选择至关重要。长方型小麦有提高小麦产量的潜力。
李莎莎冯变娥乔俊芳范晋波王旭辉赵杰张瑞王爱萍董琦郝兴宇
关键词:小麦穗型穗位粒数
休闲期深翻和探墒沟播对旱地小麦水氮资源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为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和探墒沟播对农田水氮资源利用的影响,于2016—2018年在山西省闻喜县开展田间试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休闲期深翻和免耕,副区为探墒沟播和常规条播。结果表明:与免耕处理相比,休闲期深翻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蓄水效率(增幅38.3%~42.2%)、土壤耗水量(增幅9.2%~13.2%)和植株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从而使产量显著提高7.1%~12.0%、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5%~14.0%、氮肥吸收效率提高4.4%~10.3%、氮肥偏生产力提高7.1%~12.0%。与常规条播处理相比,探墒沟播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育期总耗水量(增幅2.0%~4.8%)和植株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从而使产量显著提高6.8%~12.4%、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5%~7.2%、氮肥吸收效率提高4.4%~10.3%、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9%~12.4%。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深翻配套探墒沟播有利于蓄存和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进而实现小麦高产。
赵杰林文孙敏任爱霞仝锦李浩王鑫炜高志强
关键词:旱地小麦深翻水肥利用效率
杂交谷子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主推常规品种晋谷21号为对照,对5个杂交谷子品种在太谷地区的产量表现及粗蛋白和总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杂交谷子品种的产量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32.08%~55.72%,且差异显著,;对照晋谷21号的品质优于参试的杂交谷子品种;穗质量、平均分蘖、产量、穗粗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变异系数较大,茎粗和总淀粉变异系数较小;产量与平均分蘖、穗长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粗蛋白与株高呈正相关;总淀粉与穗质量和株高呈正相关;主成分1,2,3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6.003 0%。
苗泽志韩浩坤杜伟建赵杰石小倩曾蓉王宏富
关键词:杂交谷子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杂交谷子株高与产量性状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生产主推品种晋谷21号为对照,研究了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和长杂2号在太谷地区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并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Duncan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谷子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晋谷21号,增幅为7.3%~55.7%;除长杂2号外,其他杂交谷子品种株高均明显低于对照晋谷21号,但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晋谷21号;产量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穗长与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穗质量与穗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赵杰杜伟建韩浩坤苗泽志石小倩曾蓉王宏富
关键词:杂交谷子株高产量性状
播量对宽幅条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为明确宽幅条播的适宜播量,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闻喜县(冬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宽幅条播,设150、225、300、375和425 kg·hm^(-2)共5个播量处理,研究播量对小麦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从150 kg·hm^(-2)增加至300 kg·hm^(-2),可增加冬小麦越冬期、拔节期群体分蘖数、越冬-拔节阶段群体分蘖增加量;增加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尤其生育中、后期;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积累量所占比例;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中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从而提高了穗数(5%~13%)、千粒重(0.3%~5.0%),并显著提高产量(4%~19%),但播量超过300 kg·hm^(-2)则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成熟期穗数与生育前期群体分蘖数密切相关,千粒重与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尤其是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之,山西南部冬小麦采用宽幅条播,播量为300 kg·hm^(-2)时,利于冬小麦前期形成较多的有效分蘖,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尤其叶片、穗轴+颖壳积累比例;利于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转运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的贡献,提高穗数和千粒重,实现增产。
王鑫炜任爱霞孙敏林文张蓉蓉赵杰高志强
关键词:冬小麦播量
应用GGE双标图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GGE双标图分析了7种不同基因型的谷子品种在晋中生态条件下的产量与性状差异以及各品种的突出优势表现,为筛选该地区适宜品种以及根据所需培育适宜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张杂谷系列表现出较大的杂种优势,尤其以张杂3号的籽粒产量最高,常规谷种以tg的分蘖力较强,产量高于晋谷。谷粒籽粒的产量与有效穗数、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穗数、有效穗数、分蘖数和单穗粒重呈负相关关系。
曾蓉王宏富杜伟建赵杰韩浩坤苗泽志石小倩张瑞栋
关键词:谷子GGE双标图
杂交谷子主要性状表现与粗蛋白含量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生产主推品种晋谷21号为对照,研究了杂交谷子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号和长杂2号在太谷县的粗蛋白含量及其综合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杂交谷子品种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晋谷21号,比对照低6.26%~12.92%;张杂谷5号在张杂谷系列中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1.54%;其次是张杂谷10号,为11.13%;粗蛋白含量与穗长和小区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中度正相关,与千粒质量呈弱负相关,但均不显著。
杜伟建赵杰韩浩坤苗泽志石小倩曾蓉王宏富
关键词:杂交谷子粗蛋白主要性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