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娟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动力沉积
  • 1篇悬浮物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体
  • 1篇珠江三角
  • 1篇珠江三角洲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粒度
  • 1篇滤膜
  • 1篇径流
  • 1篇环境意义
  • 1篇河口水体
  • 1篇港外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沉积物
  • 1篇抽滤
  • 1篇磁性特征
  • 1篇值模拟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水利水...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郭晓娟
  • 1篇欧素英
  • 1篇杨日魁
  • 1篇杨清书
  • 1篇谭超
  • 1篇邱静
  • 1篇黄本胜
  • 1篇胡进
  • 1篇刘锋
  • 1篇田枫
  • 1篇陈晖
  • 1篇杨昊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浙江水利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悬浮物抽滤测定的关键问题探讨
2017年
针对悬浮物抽滤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多组对比试验,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议:(1)滤膜的恒重处理至关重要,为溶解滤膜上的可溶物质,浸泡时应使用足量的蒸馏水;(2)滤芯孔径过大会导致滤膜的微孔拉伸过度,选择滤芯时须考虑滤膜的孔径;(3)不同厂家生产的滤膜的微孔孔径存在差异,使用时须慎重选择。
杨日魁郭晓娟
关键词:悬浮物抽滤滤膜
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2015年
为了研究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各要素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工程前后洪、枯季情况下的水体半交换时间,结果表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枯季榕江河口的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73 h,洪季为58 h;拦沙堤建设以后,汕头港出海航道水域的潮差、平均流速均有所减小,水体交换能力稍有减弱,枯季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76 h,洪季为59 h。工程前后枯、洪两季榕江河口水交换时间分别相差3 h和1 h,说明拦沙堤的建设对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影响很小。
黄广灵邱静黄本胜郭晓娟
关键词:数值模拟
珠江磨刀门河口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动力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2015年3月珠江磨刀门河口表层沉积物磁学和粒度测量结果,研究磨刀门河口磁性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磁性参数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沉积动力环境的响应。磁性参数磁化率(χ)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均在拦门沙处出现低值区,并在10m等深线外呈现向海递减趋势;频率磁化率(χfd%)、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ARM)以及比值参数χARM/SIRM和χARM/χ在拦门沙处出现低值区,而在拦门沙外呈现高值:表明研究区域磁性特征由亚铁磁性矿物主导,而拦门沙区域存在一定量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粒度是影响沉积物磁性特征的重要因素,SIRM/χ等参数与粗颗粒组分(大于63μm)呈显著正相关,χfd%等参数与小于16μm粒级组分高度相关,结果显示χfd%、χARM、χARM/SIRM以及χARM/χ等参数可作为本区域沉积物细颗粒组分(小于16μm)的代用指标,而SIRM/χ则可作为粗颗粒组分(大于63μm)的代用指标。基于沉积物类型、动力环境等综合考虑,选取SIRM、S-300、SIRM/χ参数聚类分析,可将磨刀门河口动力沉积环境分为4个区,结果与该区域动力环境及动力地貌格局具有一致性。本研究不仅对了解新动力格局下磨刀门河口演变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丰富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方法。
陈晖刘坤松郭晓娟刘锋杨清书谭超胡进
关键词:磁性特征粒度
珠江三角洲径潮相互作用下潮能的传播和衰减被引量:11
2016年
因径流潮汐相互作用,三角洲各水道的能通量包含径流引起的净通量及潮汐引起的潮能通量。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多断面实测水位及流量的同步测量数据,建立基于径潮耦合的调和分析模型,剥离径流信号,计算出各站的总潮能及M_2、K_1及高频浅水分潮的潮能,对珠江三角洲潮能的沿程传播及衰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虎门进入珠江三角洲的潮波能量约占51.2%,而通过崖门、蕉门、磨刀门传入三角洲的潮能约占37%;同时,因地形摩擦、径流耗能效应,三角洲各水道的总能量损耗为148.33MW。潮波能量按汇聚型和分散型两大类型沿三角洲不同位置传播并沿程衰减。虎门狮子洋及珠江正干、崖门至潭江石咀两大水道体系,其潮能沿程分散传入不同汊道,断面总潮能的衰减幅度大于单宽潮能通量的衰减,单宽潮动能沿程平均衰减速率大于潮势能,半日分潮的潮能衰减速率大于全日分潮。虎门狮子洋因其形态影响,M2分潮振幅(或势能)的衰减最小,虎门至泗盛围段增加,平均每千米约增加0.77%。西四口门潮能汇聚于西海水道天河断面,总潮能的衰减速率小于磨刀门水道单宽潮能衰减速率。沿横门、洪奇门、蕉门进入的潮波多次交汇、分散,自横门至小榄、南华,南沙至海尾、荣奇,其单宽潮动能及M2、K1分潮动能的衰减速率小于潮势能,高频分潮势能沿程增加。
欧素英田枫郭晓娟杨昊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径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