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登革病毒
  • 3篇进化分析
  • 3篇E基因
  • 3篇病毒
  • 2篇序列同源性
  • 2篇同源性
  • 2篇基因亚型
  • 2篇DE
  • 1篇登革热
  • 1篇伊蚊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标志...
  • 1篇疫苗
  • 1篇疫苗接种
  • 1篇游泳池水
  • 1篇职业卫生
  • 1篇水污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卫生

机构

  • 6篇东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陈仲威
  • 5篇张莉萍
  • 5篇黄勇
  • 5篇李艳芬
  • 5篇方昌勇
  • 1篇张欣
  • 1篇张巧利
  • 1篇叶雪芬
  • 1篇杜二青
  • 1篇谢永坚
  • 1篇邹丽芳
  • 1篇李粤荣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6年东莞市6605名职业卫生体检人员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HBeAg检测结果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6年职业卫生体检人员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HBeAg的感染情况,为今年及以后我市职业工作者的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6年到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进行职业卫生体检的6605名各行业在职人员血液中HBsAg、HBeAg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抽检各种职业人员6605人,HBsAg阳性率为2.97%,双阳率(HBsAg、HBeAg均为阳性)为0.68%,双阳患者占HBsAg阳性患者22.96%。其中电子类(929人)、精密机械类(285人)、塑胶类(753人)、制糖类(399人)、食品类(688人)、饮食服务类(2414人)行业及其他(137人)行业的HBsAg阳性率、双阳率分别为3.63%、0.62%;0.00%、0.00%;5.58%、3.32%;3.01%、0.50%;0.00%、0.29%;0.79%、0.12%;5.84%、0.73%。结论:塑胶行业HBsAg阳性率、双阳率较高(5.58%、3.32%),而食品及饮食服务行业HBsAg阳性率、双阳率则相对较低,提示塑胶业等对肝脏损害较大的行业应当加大对工人身体的防护力度,建议加强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同时不可忽视健康教育的主动预防作用。
陈仲威叶雪芬李粤荣邹丽芳谢永坚杜二青
关键词:HBSAGHBEAG疫苗接种
2015年东莞市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东莞市2015年泳池水卫生质量状况,为进一步做好游泳池水卫生监督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依据GB/T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对276份泳池水进行抽检并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评价。结果东莞市2015年共抽检游泳池水样276份,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的有224份,合格率为81.2%,其中公共场所、酒店、住宅小区和学校的合格率分别为80.0%、92.0%、74.8%、100%,各单项检测合格率: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分别98.2%、100%、89.9%、88.8%、90.2%、98.9%。结论东莞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有待改善,应加强监督检测工作。
方昌勇张莉萍黄勇李艳芬陈仲威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
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年登革病毒E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测定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年Ⅰ~Ⅳ型登革病毒(DENV-1~DENV-4)的E基因序列,分析其系统进化情况及流行基因亚型,从分子水平探讨病毒来源。方法收集东莞市2017—2018年140例可疑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阳性血清用C6/36细胞分离培养登革病毒,测定分离株E基因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40份急性期血清中DENV核酸阳性54份,阳性率38.6%,DENV-1阳性占53.7%。分离得到17株毒株。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0株DENV-1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6.6%~99.8%,分属基因Ⅰ型和基因Ⅴ型。7株基因Ⅰ型分离株与泰国2015年、缅甸2015年、中山2015年及越南2016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3%~99.9%),其中2018年本地株D2018078与2017年输入株D2017008核苷酸同源性达99.8%;3株基因Ⅴ型分离株与印度2014年、2017年株及新加坡2014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7.7%~99.1%)。4株DENV-2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1.0%~98.6%,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7.6%~99.8%,分属混合型和亚洲Ⅰ型,2株混合型分离株与马来西亚2014年、台湾2015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6%~99.7%);2株亚洲Ⅰ型分离株分别与越南2015年、泰国2011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3%~99.5%)。2株DENV-3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4%,氨基酸同源性为99.4%,均属基因Ⅰ型,与缅甸2017年、马来西亚2015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3%~99.7%)。1株DENV-4分离株与越南2013、2016年流行株同源性较高(99.3%~99.5%),属基因Ⅰ型。结论2017—2018年东莞市登革热的病原体主要为DENV-1,其次是DENV-2,各至少有2种基因亚型同时在流行;DENV-3和DENV-4各至少有1种基因亚型在流行。流行方式主要为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及我国中山、台湾等地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存在输入引起本地感染的风险。
陈仲威张莉萍方昌勇黄勇李艳芬
关键词:E基因基因亚型序列同源性进化分析
2014—2019年东莞市Ⅰ型登革病毒E基因进化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2014—2019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和血清型Ⅰ型登革病毒(DENV-1)基因型及E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9年东莞市各镇街医院上送的经临床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共962份,其中的729份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登革IgM抗体检测,全部962份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进行检测,核酸阳性样本中的血清型Ⅰ型样本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其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2014—2019年东莞市登革热7—11月为流行期,9—10月为发病高峰。检出IgM抗体阳性样本261份,阳性率35.90%。962份急性期血清中登革病毒核酸阳性362份,阳性率37.6%,其中DENV-1阳性311份,占85.9%。分离获得35株DENV-1毒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5株DENV-1分离株间核苷酸相似度为89.8%~100.0%,分属基因Ⅰ型、Ⅱ型和Ⅴ型,分别为29、1和5株。所有35株分离株与广州、浙江等地及越南、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当年或往年流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2014—2019年东莞市流行的DENV-1优势型别为基因Ⅰ型。流行方式可能为广州等周边城市及东南亚国家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须警惕基因Ⅴ型DENV-1输入引起登革热暴发流行。
张莉萍方昌勇张巧利陈仲威黄勇李艳芬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基因相似度进化分析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掌握东莞市蚊媒的种类、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本市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每月定时、定点选定1个生境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采用成蚊诱蚊灯收集法监测蚊媒种类密度及伊蚊成蚊,蚊诱卵器调查法监测伊蚊幼蚊,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利用Excel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共捕获415只,占捕获总数的79.35%,捕获白纹伊蚊95只(18.16%),三带喙库蚊6只(1.15%),微小按蚊7只(1.34%),蚊媒密度2.51只/灯。2016—2017年伊蚊成虫平均密度指数为2.78,平均密度为0.03(只/灯),每年5—9月伊蚊诱蚊指数较高。伊蚊幼虫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73,每月的BI<5,不具备登革热在城市流行传播的条件。平均容器指数(CI)为3.88,最高峰为6.83,超出了安全警戒线。结论本次调查获得较为详细的东莞市蚊媒本底资料及伊蚊季节消长规律,伊蚊核酸检测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不代表东莞市伊蚊没有传播登革热疾病的可能,今后应建立东莞市蚊媒监测常态化,更科学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方昌勇张莉萍陈仲威黄勇李艳芬
关键词: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伊蚊登革热
东莞市2014—2017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情况及E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2014—2017年东莞市Ⅰ型登革病毒(DENV-1)流行情况,分析其可能的地域来源及基因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2014—2017年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登革热疫情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分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扩增并测定部分分离株E基因序列,共得到8株DENV-1及其E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选取的世界各地DENV-1流行株及原型株进行参考对比,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用Mega4.0.2软件进行分子分型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 665份标本中DENV阳性251份,其中DENV-1阳性占90.0%。以9月、10月为发病高峰期,占86.7%;男女比例为0.92∶1,20~<70岁年龄组发病例数最多,占75.1%;DENV-1阳性本地病例以虎门、麻涌、南城、厚街和莞城五个镇街最多,占76.4%。序列比对显示,8株DENV-1的E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0.2%~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6.4%~100.0%,与选取的近年世界各地流行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100.0%和90.2%~100.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014—2017年东莞8株DENV-1分离株与我国广州、深圳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当年或往年DENV-1流行株同源性较高,分属基因Ⅰ、Ⅱ、Ⅴ型,但以基因Ⅰ、Ⅴ型为主。所有8株分离株与原型株进化距离较远。结论 2014—2017年东莞市登革病毒流行以DENV-1为主,流行基因亚型主要为基因Ⅰ型和基因Ⅴ型,流行方式为广深等周边地市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
陈仲威张莉萍方昌勇黄勇李艳芬张欣
关键词:E基因基因亚型序列同源性进化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