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美媛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储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切片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信息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建模
  • 1篇东海盆地
  • 1篇岩性
  • 1篇杂岩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建模
  • 1篇渗透率
  • 1篇盆地
  • 1篇气田
  • 1篇切片
  • 1篇西湖凹陷
  • 1篇相控
  • 1篇相控建模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马美媛
  • 3篇王健伟
  • 2篇阴国锋
  • 2篇陈敏
  • 1篇严曙梅
  • 1篇王迪
  • 1篇史进
  • 1篇盛志超
  • 1篇孙莉
  • 1篇刘梦颖
  • 1篇刘舒

传媒

  • 3篇海洋石油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震属性在海底扇储层表征的应用
2016年
深水海底扇储层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海洋深水区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此文以A油田c油藏海底扇储层为例开展沉积相研究,利用地震、测井资料多学科精细表征储层静态特征,结合生产动态资料进行动静态互动分析。应用地震切片技术研究沉积相,解决了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矛盾,评价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油藏开发的影响,有助于深水海底扇储层的高效开发,同时也为开发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朱睿哲马美媛孙莉王健伟阴国锋刘梦颖
关键词:地震属性切片海底扇沉积相储层表征
基于地震信息的三维储层构型建模
2018年
针对海上的稀井网区,储层构型研究往往局限于二维定性研究,对于三维储层构型建模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欠缺。以海外某油田B1油藏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储层构型"平面划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地震沉积学90°相位转换与地层切片的方法,进一步对构型单元垂向演化进行定性研究,并采用确定性建模地质模式预测的方法,对构型单元垂向演化进行定量刻画,建立"真3D"储层构型模型,解决了传统方法所建模型存在井间不符合地质规律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控建模"的思路,在"真3D"储层构型模型的控制下,依次建立三维岩相模型、三维储层参数模型。最终,研究区生产井的动态数据也证实了模拟模型可以较好反映油藏实际地质情况,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刘舒王乐闻阴国锋赵晨马美媛史进
关键词:地层切片相控建模
海上少井条件下非均质储层复杂岩性三维地质建模--以东海A气田花港组厚砂储层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花港组低渗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主要发育有中孔中低渗特征的中砂岩相、粗砂岩相、低孔低渗特征的细砂岩相、粉砂岩相等8种岩性,其叠置组合对应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心滩坝、主河道、次级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四种沉积微相。井区具有钻井少、井距大、地震反演资料多解性强等特征,运用常规建模方法难以表征井点实际揭示的储层非均质性。为了精细描述非均质储层平面、纵向上的空间展布特征,运用已钻井充足的分析化验资料并用多元测井识别方法识别出复杂岩性,通过垂向组合序列划分四种沉积微相,同时运用地震多属性与地层切片研究明确了相边界。用确定性方法和随机模拟相结合建立了精细相控下的岩性模型,并用基于岩性细化的孔渗关系来约束建立储层属性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地质认识较符合,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细框架,并指导了下一步开发方案的优化。
金璨马美媛王健伟朱睿哲田彬陈敏吕鹏
关键词: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复杂岩性非均质储层
基于T2和毛管压力分类转换的渗透率计算新方法被引量:7
2019年
对于低孔-特低孔、低渗-特低渗且非均质性强的储层,其往往处于自然产能临界点附近,单靠孔隙度已无法对其物性进行准确评价,因此需要在对渗透率进行准确计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产能评价与预测等工作.然而,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测井曲线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海上钻井数少导致样本点缺乏等因素,运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渗透率计算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基于T2和毛管压力转换的方法,利用了核磁共振可以全井段连续测量和毛管压力曲线可以反映孔喉结构的优势,在渗透率的计算方面取得了突破,该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成熟的渗透率计算方法,但对于该方法的研究,有一个问题却往往被忽视了:即T2谱和毛管压力曲线所反映的孔喉半径r是否是同一个物理量?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否是有先决条件的?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在对两者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了将恒速压汞孔喉分布和核磁共振T2谱进行对比的方法,总结得到了两者各自反映的孔喉半径r的内涵,证实了两者之间相互转换存在先决条件--稳定的孔喉半径比,并在对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精细分析的前提下,选取了孔隙度这一宏观参数作为分类标准,将储层划分为多个具有相对稳定孔喉半径比的区间后,再进行T2-毛管压力的相互转换和渗透率的求取.经证实,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渗透率,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储层的非均质性,并且与产能特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王迪陈敏王健伟盛志超严曙梅马美媛李东哲郑欣
关键词:毛管压力曲线孔隙结构渗透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