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雪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人工草地
  • 2篇草地
  • 1篇单播
  • 1篇多年生牧草
  • 1篇多样性
  • 1篇演替
  • 1篇燕麦
  • 1篇营养类群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功能
  • 1篇植物功能群
  • 1篇土壤节肢动物
  • 1篇土壤线虫
  • 1篇退化演替
  • 1篇线虫
  • 1篇漏斗法
  • 1篇牧草

机构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吴鹏飞
  • 4篇魏雪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种人工草地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动态及其差异被引量:13
2020年
小型土壤节肢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对草地土壤质量或健康状况起指示作用。为了查明青藏高原地区建植不同单播人工草地对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川西北红原县境内选取建植期为3和5年的老芒麦、垂穗披碱草和苜蓿3种多年生单播人工草地作为研究样地,并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样地。2018年7和10月,采集各样地0~15 cm的土样并利用Tullgren法分离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结果表明:1)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在不同牧草样地间存在差异,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是盖头甲螨属、板蒲螨属和长角毛蚊科等;在建植期为3年时,各样地间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密度、类群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建植期为5年时,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密度、类群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天然草地和苜蓿样地中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显著高于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样地(P<0.05);此外,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在不同样地间也存在差异;2)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密度、类群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样地显著降低(P<0.05),在苜蓿样地呈缓慢增加趋势(P>0.05),但均低于天然草地;3)影响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速效磷含量以及C/N和N/P;此外,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密度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类群数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群落盖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上建植单播人工草地对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因牧草种类而异并随建植年限变化。建议对高寒地区建植期达到4年的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和苜蓿单播人工草地进行改造,以提高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促进草地生态功能正常发挥。
邱月吴鹏飞魏雪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生牧草多样性
若尔盖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数量特征对退化演替的响应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查明若尔盖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各功能群数量特征的变化趋势,2013年8月利用样方法对若尔盖县境内的沼泽草甸、草原草甸、中度退化草甸和重度退化草甸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草地退化过程中,禾本科植物密度、高度和重要值均无显著变化,仅盖度呈显著波动性变化;莎草科植物密度、高度、盖度在中度退化前均无显著变化,重度退化阶段显著降低,重要值呈持续显著下降趋势;豆科植物高度和盖度以中度退化阶段最高,但密度和重要值以草原草甸最高,重度退化阶段最低;蓼科植物密度、高度、盖度和重要值从沼泽草甸到中度退化阶段均显著增加,重度退化阶段消失;杂类草植物密度和盖度在退化过程中呈波动变化,高度和重要值呈波动性增加趋势.结果表明: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功能群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尽相同,但严重退化可显著影响莎草科、豆科、蓼科和禾本科的生长.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氮、磷、钾含量是莎草科、豆科和蓼科的主要限制因子,这意味着向退化高寒草甸中同时施加氮、磷、钾三种肥料将可以促进莎草科、豆科和蓼科植物的生长,有利于高寒草甸生态恢复.
吴鹏飞华翠魏雪
关键词: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
天然高寒草地转变为燕麦人工草地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为查明高寒草地上种植燕麦(Avena sativa)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于2014年7、9月用土钻法和湿漏斗法(Baermann法)对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畜牧业高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内燕麦地(Oat grassland,OG)和天然草地(Natural grassland,NG)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共分离土壤线虫10179条,隶属于2纲8目50科143属,平均密度477条/100g干土。燕麦地与天然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类群为拟丽突属(Acrobeloides)、原杆属(Protorhabditis)、丝尾垫刃属(Filenchus)和盘旋属(Rotylenchus),但不同月份间存在差异。燕麦地的土壤线虫群落密度、食细菌线虫密度、食真菌线虫密度和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均显著高于天然草地(P<0.01;P<0.05;P<0.001;P<0.01),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则显著低于天然草地(P<0.05)。两种草地7月份的土壤线虫群落类群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低于9月(P<0.05),仅燕麦地7月份的食细菌、食真菌线虫密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显著高于9月(P<0.05;P<0.001;P<0.01)。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含水量是影响线虫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种植燕麦后在短期内改变了线虫群落结构,增加了线虫群落密度以及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在群落中的比例,以植物寄生线虫为主的群落营养结构转变为以食细菌线虫为主,同时也增加了线虫群落不同月份间的差异。
杨锐吴鹏飞魏雪
关键词:土壤线虫营养类群青藏高原
土壤松紧度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查明土壤松紧度对Tullgren法分离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5种松紧度:在保持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土壤质量分别为原来的70%(容重1.03 g·cm-3)、80%(1.18 g·cm-3)、90%(1.33 g·cm-3)和100%(1.49 g·cm-3),并用原状土(1.47 g·cm-3)作对照。不同松紧度土样的分离结果为:每100 g土样中分离出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呈波动性变化,大小顺序为70%>原状土>80%>90%>100%,其中松紧度为70%的土样分离到的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土样(P<0.05)。随着松紧度的降低,每100 g土样中分离到的甲螨亚目和弹尾目个体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前气门亚目的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土壤动物群落总体、甲螨亚目和弹尾目的分离速度随着松紧度的降低逐渐加快,而前气门亚目的分离速度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松紧度对Tullgren法分离土壤动物的数量、群落结构及分离速度均有明显影响。
魏雪吴鹏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