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莱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1~2015年莱阳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莱阳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莱阳市2011~2015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1~2015年莱阳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654例,年均发病率为14.70/10万(654/4 450 085),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戊型肝炎最多占31.65%(207/654)。病毒性肝炎地区分布中发病率前3依次为吕格庄镇25.83/10万(36/139 360),古柳街道办事处23.33/10万(62/265 690),城厢街道办事处17.51/10万(122/696 778),不同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为主,发病数占总数的91.59%(599/654);各年龄组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0.64/10万(465/2 252 610),女性年均发病率为8.60/10万(189/2 197 475)(P〈0.01)。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农民最高78.90%(516/654),其次为工人6.73%(44/654),离退人员4.43%(29/654)。结论莱阳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
- 房劭瑜姜香萍于建超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2011~2015年莱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莱阳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莱阳市2011~2015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莱阳市2011~2015年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发病9 3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64/10万,发病率2013年(258.39/10万)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7.71/10万、44.16/10万、14.99/10万、1.96/10万,不同种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手足口病、梅毒,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8.96/10万、43.44/10万、34.38/10万、13.69/10万、7.62/10万。结论 2011~2015年莱阳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传染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特点和规律。
- 房劭瑜于建超姜香萍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 2014—2021年莱阳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
- 2022年
- 目的分析莱阳市2014—2021年人间布鲁菌病的流性特征及空间分布,为布鲁菌病监测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21年莱阳市人间布鲁菌病的发病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流行病学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2014—2021年莱阳市共报告布鲁菌病100例;2016年(16例,1.79/10万)达到小高峰后出现下降趋势,2020年(26例,2.83/10万)出现高峰,主要发病月份集中在4~8月;报告前4位的乡镇分别为城厢、山前店、姜疃和照旺庄,占总发病数的45.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9.00%;性别以男性为主,总体男女性别比为2.23∶1;最小发病年龄为4岁,最大发病年龄为88岁,45~65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发病数的58.00%。空间趋势分析表明2015年和2016年从东向西有升高趋势,南北方向呈现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余各年份发病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暂未见明显的统一趋势。结论莱阳市人间布鲁菌病发病率近年总体呈现逐年增长,且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重点防控人群仍为青壮年的农牧民,在实际工作中应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控制和防范布鲁菌病的发生。
- 于建超
- 关键词:人间布鲁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