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海涛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印支期
  • 1篇早白垩世
  • 1篇山岩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 1篇同碰撞
  • 1篇年代学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铝质
  • 1篇花岗岩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火山
  • 1篇火山碎屑
  • 1篇火山碎屑岩
  • 1篇火山岩
  • 1篇构造带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省第三地...

作者

  • 2篇凌洪飞
  • 2篇吴俊奇
  • 2篇陈培荣
  • 2篇任海涛
  • 1篇叶锡芳
  • 1篇赵友东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浙江大桥坞铀矿床火山岩锆石形态学与年代学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大桥坞铀矿床位于赣杭构造带东段,其赋矿围岩为一套流纹质火山-侵入杂岩。目前对该套杂岩成岩时序的认识仍有争议,且缺少精确的年代学数据。因此,本文对大桥坞铀矿床火山岩及花岗质角砾开展锆石形态学和年代学的研究,以厘定本区的火山喷发旋回。扫描电镜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黄尖组火山岩中锆石晶型主要为S24、S25、P3、P4和P5五种。晶型频率统计显示黄尖组上、下段火山岩岩浆性质不同,分别为碱性和亚碱性到碱性。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两者成岩时代也不同,分别为128 Ma和133~135 Ma。以上特征表明黄尖组上、下段火山碎屑岩是不同期次、不同来源岩浆喷发的产物。火山碎屑岩中花岗质角砾的成岩时代为138 Ma,代表了大桥坞地区最早的岩浆作用,暗示该地区可能存在花岗质侵入岩基底。综合年代学、岩性特征以及钻孔资料,本区岩浆作用可分为如下阶段:(1)花岗质侵入岩基底形成(138 Ma);(2)早期火山作用(136 Ma),形成劳村组红色砾岩和火山沉积岩;(3)强烈火山喷发期,第一阶段(135~133 Ma)形成黄尖组下段巨厚层熔结凝灰岩。第二阶段(128 Ma)形成黄尖组上段灰白、灰绿色沉凝灰岩和含砾晶屑凝灰岩;(4)脉岩侵入阶段(128~125 Ma),形成花岗斑岩脉和辉绿岩脉;(5)晚期火山作用(123 Ma),形成寿昌组页岩、细砂岩、沉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赣杭构造带长英质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且东段火山作用明显强于西段。赣杭构造带东段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赋矿层位较西段年轻,时代主要集中在135~127 Ma。
王洪作陈培荣吴俊奇凌洪飞赵友东任海涛
关键词:火山碎屑岩早白垩世赣杭构造带
江西富城岩体西部过铝质细粒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江西会昌富城岩体年代学的不同结论,对该岩体西部的细粒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分析了细粒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细粒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成岩年龄为219.1~221.5 Ma(平均220 Ma),为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硅(SiO2=71.7%~78.2%)、富碱(K2O+Na2O=7.16%~8.13%,K2O/Na2O=2.00~3.53)、强过铝(A/CNK=1.11~1.26),贫Ca,Mg;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72.9×10-6~203.0×10-6),Eu负亏损强烈,富集Rb,Cs,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Ta,Zr等高场强元素,贫Ba,Sr,P,Ti等元素;综合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S型花岗岩。粗粒花岗岩定年结果表明,成岩年龄为227 Ma,也为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同样表现为高硅(SiO2=75.1%~76.3%)、富碱(K2O+Na2O=7.39%~8.72%,K2O/Na2O=1.79~2.60)、弱过铝到强过铝(A/CNK=0.9~1.14),贫Ca,Mg。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125.5×10-6~160.2×10-6),Eu负亏损强烈,富集Rb,Cs,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Ta,Zr等高场强元素,贫Ba,Sr,P,Ti等元素;综合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S型花岗岩。同位素组成方面,富城细粒花岗岩体的εHf(t)值变化于-2.3^-10.8之间,平均为-7.5,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4~1.96 Ga,粗粒花岗岩体的εHf(t)值变化于-5.0^-19.8之间,平均为-8.8,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59~2.51 Ga,表明源岩为元古代壳源富泥质变质组分经过部分熔融,再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在同碰撞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富城细粒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
任海涛吴俊奇叶锡芳凌洪飞陈培荣
关键词:印支期S型花岗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