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超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通胀
  • 3篇通胀预期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央行
  • 1篇通胀预测
  • 1篇货币
  • 1篇货币政策
  • 1篇分歧
  • 1篇概率法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张成思
  • 3篇党超

传媒

  • 1篇财贸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金融评论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央行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转化:算法基础与理解分歧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计算出的通胀预期,被广泛应用于通胀预期管理和货币政策分析等重要研究中。但是调查数据转化为通胀预期需要使用现实通胀率作为计算基础,进而通过统计算法获得通胀预期序列。因此,通胀预期的转化与计算过程是否科学,对相关研究结论是否可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调查数据转化为通胀预期的算法过程,运用2000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的相关数据,得到三点结论:第一,通胀预期的计算必须使用同比通胀率,如果使用环比数据计算,获得的预期通胀率预测误差是同比数据的4倍;第二,基于全国或城市CPI的转化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必须使用后者的问题;第三,通胀预期调研数据的计算基础与人民银行现行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存在不匹配之处,问卷内容存在理解歧义,改进调研问题的具体内容可以消除理解歧义并解决不匹配问题。
张成思党超
关键词:通胀预期调查数据概率法通胀预测
异质性通胀预期的信息粘性与信息更新频率被引量:11
2015年
不同微观群体的通胀预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而厘清异质性通胀预期的信息粘性和信息更新频率特征是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经典的流行病学模型,运用2001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我国居民与专家的通胀预期调研数据,分析了这两组具有代表性的异质性通胀预期的信息粘性与信息更新频率。研究表明:(1)我国居民和专家的通胀预期存在交互影响机制而非单向传染;(2)二者的信息粘性特征迥异,居民预期具有很高的信息粘性,而专家预期不具有粘性;(3)居民每季度有接近1/3的人更新预期信息,而所有专家每季度都进行信息更新。
张成思党超
关键词:通胀预期
谁的通胀预期影响了货币政策被引量:15
2016年
本文建立含有通胀预期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基于2001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居民和专家两组通胀预期调研数据,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决策信息集中是否包含通胀预期变量,以及谁的通胀预期更能影响货币政策。研究表明:(1)央行对居民预期和专家预期均做出显著反应,但对专家预期反应更强:平均而言,专家预期值提高1%,央行当季会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0.4%,拆借利率则上浮0.1%;(2)在长期,央行遵循"逆预期"操作的相机抉择行为模式,表明预期变量是央行决策信息集的重要组成部分;(3)央行对某些机构的预测数据反应较强,其预测信息集可能与央行信息集重合度较高。
张成思党超
关键词:通胀预期货币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