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东亚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脱亚入欧与近现代日本知识转型被引量:1
- 2020年
- 刘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学术研讨会,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峰.我们今天的会议主要分成四个阶段进行:上午在领导致辞之后是三位专家的主题发言,结束之后是会议的第一节,下午是第二节和第三节,总体来说是这样的安排.在第一部分领导致辞和专家发言的部分由我来主持.首先有请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致辞.大家欢迎!
- 刘峰陈恒陈恒翟新翟新徐静波
- 关键词:知识转型副校长脱亚入欧致辞
- 近代日本农本主义与亚洲主义的关联性——以“中国通”长野朗的思想为中心被引量:3
- 2015年
- 近代日本的资本主义带有不少"封建残余",在思想层面上尤其包括了反西方的、要求"回归"东方封建传统的农本主义与亚洲主义思想。通过考察分析近代"中国通"长野朗的思想言论可以发现,实际上两者共同作用,不仅对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产生了深刻而消极的影响,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一方面,作为日本精神主义"扩大版本"的亚洲主义与作为"变种版本"的农本主义存在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二者在阶级意识、中国观和社会运动观、对秘密结社的共鸣三个方面存在紧密联系。可以说,长野朗的思想乃是谋求以"东洋社会传统"来改造国家,要求反近代、反西方,对内主张农本主义,对外主张亚洲主义的一种消极思想的混合体。
- 刘峰
- 关键词:亚洲主义
- 日本思想研究关键词 亚洲主义
- 2022年
- 精准捕捉日本的亚洲主义并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学术任务与思想课题。若要尝试挑战这项任务与课题,就必须基于学界的前期研究成果与日方的原始档案,首先判明其形成之初的基本状态与基本特性。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诞生于幕末明初的历史环境之中,在随后的数十年间曾表现出了作为散乱意见集合体的特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发展演变而逐渐向其主流倾向汇集,并最终在十九世纪前半期初步实现了用词的固定与概念的定型,在后半期进一步借助客观现实夯实了其基础、巩固了其内涵。可以说无论其此后衍生出了何种理论变体、提出了怎样的时代口号,作为近代日本民族主义对外膨胀侵略的扩大版本,将日本原理等同于或凌驾于亚洲原理,采取各种方式鼓吹日本充当“亚洲盟主“”率领亚洲共抗欧美”的本质是未曾改变的。
- 刘峰
- 关键词:亚洲主义民族主义
- 中日战争初期侵沪日军对公共租界的政策及其演变被引量:2
- 2017年
- 在中日战争初期,侵沪日军对于上海公共租界是心怀不满、抱有野心的。因此在战争推进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向租界施压,妄图渗透己方势力,打压中方在此地的抗战活动。由于租界当局与驻沪英军采取了妥协、绥靖的态度,日军的要求不断升级,日趋强硬。最终在1937年12月初,以过境租界、示威行军的形式走向了高潮。这种野蛮侵略与嚣张跋扈的做法,刺激了中方的抗战斗志,招致了列强的反感,从而为其失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 刘峰
- 关键词:中日战争日军公共租界
- 中共抗战史研究与日方资料的运用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回顾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日本方面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开始观察并分析中共的情况了。他们当时不仅加以研究,还留下了大批可供参考的重要史料。对此,我国学界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进行参考运用,但至今仍为数不多,尚有不少情报档案未被翻译出版。在此背景之下,今年即将编译上市的《日本外务省涉华档案》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遗憾,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
- 刘峰
- 关键词:外务省档案共产党
-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亚洲主义的理论与行动被引量:1
- 2015年
- 一战期间,为把握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良机,日本亚洲主义者开始蠢蠢欲动,对亚洲主义理论进行充实。这使得该主义逐渐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形态。但尽管如此,通过分析小寺谦吉、德富苏峰、浮田和民等人的代表性言论可以看到,这些主张虽然各具特色、形态相异,在本质上却是共通的,都以扩张帝国主义利益为核心的。他们的"理论"与当时日本政府的"行动"存在紧密的关联,为日后日本侵华理论的成熟做好了铺垫。
- 刘峰
- 关键词:亚洲主义
- 日本在伪满统治中的“自治派”与“统制派”被引量:1
- 2020年
- 近代日本侵略统治伪满的思想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它至少存在着两个派系:既有利用“以满制满”、自治主义为手段的“自治派”,也有追求中央集权、统制主义的“统制派”。前者倾向于自下而上的自治主义,不断在地方上推进“县自治”与“保甲制”,以图在“自治”的名义下利用华人对各地展开实际操控并向上层扩大;而后者则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统制主义,期望削弱地方的权能,构建并强化“总务厅中心主义”等中央集权性政策,将伪满彻底地属国化、殖民地化。两者之间既有摩擦,也有配合,共同统一在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奴役东北人民的大目标之下。
- 刘峰
- 关键词:帝国主义伪满
- 从日方史料看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内阁政策底线的变动
- 2016年
- 通过研究日方史料可以发现,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内阁因为缺乏与军部对抗的决心和能力,又本身在扩大帝国利益的根本问题上与其保持一致,曾不断抬高'解决事变'的政策底线。这种政策底线的提升,呈现出了一种阶段性的趋势。即首先从'不扩大事态、恢复旧态'变更为'不可恢复旧态',进而又提升至所谓的'小满洲线',最终一举转变为积极配合的态度。该事实说明,日本内阁在九一八事变中扮演了帮凶的角色。
- 刘峰
-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内阁政策底线
- 抗战时期我国华北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关联性——以日军的侵略政策为线索被引量:3
- 2019年
- 二战期间华北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关联性,是可以从日方侵略政策的角度得到论证与阐释的。即日本在太平洋以英美为主要对象的南进政策,与在华北以中共为主要对象的侵略政策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虽然在日本战败时很多重要文件已被销毁,但我们仍能从相关文献中考证其具体实情。当时日军为配合'南进',曾对中国战场的行动方针进行过重大调整。而华北日军则早在1940年底便提前开始了政策研究。然而这些政策却因'南进'的受挫、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而在1942年以后逐渐走向了被动,并最终归于失败。
- 刘峰
- 关键词:太平洋战场
- 近代日本亚洲主义的早期发展与概念定型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亚洲"一词从"他称"向"自称"的转变,近代日本对亚洲的归属意识得以初步形成。有了这种归属意识,亚洲主义的萌生也就成为可能。然而,它在萌生之初却缺乏对亚洲的价值认同和主体认识。作为散乱意见的集合体,核心特征也不甚明确。其中虽然存在些许的"健全原型",但最终汇成主流的,却是一种富含优越感和指导者意识的、带有"日本盟主论"倾向的东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亚洲主义"这一用语及其概念最终于19世纪90年代前半期走向了定型。此时它所呈现出来的性质,不过是日本民族主义的一种扩张性、侵略性的发展形态而已。在随后的时局变动之中,它无法避免歧途,反而在理论的架构上又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并沿着错误的道路渐行渐远。
- 刘峰
- 关键词:亚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