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林 作品数:8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苏州市2015-2018年孕产妇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2015-2018年苏州市孕产妇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18年在苏州市开展的孕产妇人群流感随访队列资料,描述队列人群的基本情况和流感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征,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实验室确诊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19006名孕产妇,其中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479名,A(H3N2)(42.8%)为主要的病毒亚型。在有流感流行期暴露风险的人群中,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或者其丈夫户籍在苏州市、职业为保育员及保姆、除本人外家中常住人口>2人、在苏州市有医疗保险、在苏州有生育险、纳入时为孕晚期、近一个月有过咳嗽、第一次怀孕、已有孩子、怀孕前后户外时间比以前多、怀孕前后戴口罩频率比以前多、怀孕前后聚会频率有改变均与孕产妇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其中第一次怀孕、怀孕前后户外时间比以前多、怀孕前后戴口罩频率比以前多、怀孕前后聚会频率有改变为保护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常住人口>2人(aOR=1.24,95%CI:1.01~1.52)、孕晚期(aOR=1.56,95%CI:1.26~1.91)是孕产妇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家中常住人口数较多及孕晚期的孕产妇更要注意预防季节性流感。 冯倩 张媛媛 包林 庞媛媛 谭亚运 崔朋伟 张钧 陈立凌关键词:流感 孕产妇 影响因素 2017年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某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结果共采集300份样本,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9.67%,其中,轮状病毒37.00%、诺如病毒19.33%、札如病毒1.33%、肠道腺病毒1.33%、星状病毒1.33%。单病毒阳性117份,阳性率39.00%;两种病毒阳性32份,阳性率10.67%。轮状病毒在19~24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68.00%),其次为13~18月龄(51.67%);诺如病毒在49~59月龄检出率最高(38.46%),其次为13~18月龄(35.00%)。轮状病毒G分型以G9型为主(77.48%),P分型以P8型为主(98.20%)。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体。 包林 刘成 庞媛媛 覃江纯 崔鹏伟 谭亚运 杭惠关键词:病毒性腹泻 病原学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住院儿童 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高度散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病例和对照1∶4配比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可疑暴露史,对确诊病例血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菌株进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结果调查到的33例病例中,与羊肉相关的暴露比例最高为97%,暴露方式主要为使用和直接接触,暴露地点主要在葑门横街市场。食用羊肉、直接接触生羊肉、去过售卖羊肉的市场和去过葑门横街均是危险因素。经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收集到的17株菌可分为5个基因型,但病原菌间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苏州市主城区疫情源头可能为外地输入苏州的布鲁氏病羊于苏州城区宰杀或直接输入带菌羊肉,葑门横街市场售卖的羊肉是可能的传染源之一。在本次疫情中,非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途径是食用和直接接触带菌羊肉,近距离吸入带菌生羊肉产生的气溶胶可能也是该次疫情的感染途径。 包林 崔加瑞 陈立凌关键词:布病 流行病学调查 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输入来源、病原学特征和发病就诊情况。结果2011—2019年苏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5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556/10万。男女性别比为2.53∶1,年龄以21~<51岁为主,44例占83.02%。职业以家务及待业者为主,23例占43.40%。报告病例集中在6—11月,44例占83.02%。均为输入病例,境外输入52例,占98.11%;其中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输入50例,占94.34%。登革病毒血清型以1型和2型为主,各6例。首次就诊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34例占64.15%。病例发病到初诊、初诊到确诊、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为1.0 d、5.0 d和7.0 d。病毒血症期确诊14例,占26.42%。结论2011—2019年苏州市登革热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集中于6—11月;均为输入病例,输入来源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主;登革病毒1型和2型为优势型别。 崔朋伟 包林 董泽丰 陈立凌 张钧关键词:登革热 输入病例 2018—2020年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苏州市某国家级哨点监测医院开展感染性腹泻病原主动监测,对病例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5种病毒和6类细菌检测和分型(群)。结果共纳入感染性腹泻病例999例,病原检出率为36.34%,病毒检出率为31.41%,细菌检出率为6.31%,多病原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8%。检出率排前3位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17.92%、诺如病毒12.51%和沙门菌3.4%。轮状病毒腹泻和诺如病毒腹泻均高发于7~24月龄儿童,分别于冬季和冬春季形成发病高峰。细菌性腹泻未见明显季节和年龄组分布特征。多病原混合感染以病毒-病毒为主,轮状病毒G9[P]8占绝对优势,诺如病毒以2型占绝对优势。结论2018—2020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本地的优势病原体,病毒性腹泻具有明显的人群分布和季节性特征。细菌性腹泻的优势病原体是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须在全年全年龄段加强防控。 包林 王迪 崔家瑞 陈海燕 崔朋伟 陈立凌关键词:儿童 感染性腹泻 病原学 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既往感染者再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的再感染率,比较分析再感染者和初次感染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对2020年1月22日至2022年11月8日苏州市报告的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开展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8日新冠病毒感染情况问卷调查。1∶2成组匹配,从苏州市新冠病毒感染社区随访队列人群中选取与再感染者居住社区、年龄组和性别相同的初次感染者,采用χ^(2)检验比较再感染者和初次感染者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情况。结果既往感染者的再感染率为13.01%(147/1130);初次感染1~6个月未发现再感染者,距初次感染间隔时间7~12个月和≥24个月者再感染率分别为10.59%(95/897)和45.61%(52/114)。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4剂次的既往感染者再感染率最低(9.09%,1/11)。再感染者感染后出现的主要症状与初次感染者基本相同,除干咳、恶心/纳差和其他症状外,其余各项临床症状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高体温低于初次感染者且发热持续时间短。再感染者的就诊率为4.08%(6/147),低于初次感染者的11.56%(34/294)。再感染者感染后核酸/抗原转阴时间和自我感觉明显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时间短于初次感染者。结论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中存在再感染,再感染距初次感染的间隔时间和疫苗加强免疫4剂次是再感染率的影响因素;再感染者较初次感染者就诊率低,症状较轻、感染后恢复更快。 张媛媛 杭惠 许倩 刘成 谭亚运 崔朋伟 包林 刘慧 路珊珊 徐凤 庞媛媛 田歌 张钧 朱杰 陈立凌关键词:再感染 苏州市孕妇流感相关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项目初步实施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苏州市孕妇季节性流感的发病情况,评估孕妇流感的疾病负担。方法本项目依托于"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由2015年10月开始队列建设,随后对纳入研究队列的孕妇进行随访调查,并对产生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孕妇采集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截止2016年7月24日,本研究共纳入4 438名孕妇进入队随访队列,其中早孕1 539人,中孕2 174人,晚孕726人,失访率为5.5%。呼吸道感染病例实际采样995例,采样率为80.83%。共有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68份,阳性率为6.8%,发病密度为0.08/(100人·周),阳性数最多的月份是2016年1月。结论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孕妇人群的流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可提供妊娠期孕妇流感发生率的可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白。 谭亚运 陈立凌 包林 张钧 张中伟 王燕关键词:流感 孕妇 2015—2019年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腹泻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5—2019年在苏州某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634份,进行RVA/诺如病毒GІ/诺如病毒GΠ核酸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对RVA阳性标本进行札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和G、P分型。同时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检出RVA核酸阳性标本426份,检出率为26.01%,其中350份为单一RVA感染,混合感染76份,混合感染以RVA合并诺如病毒为主。RVA检出率高峰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检出率与气温成负相关。13~18月龄和19~24月龄组检出率较高,24月龄以下患儿占所有阳性患儿的85.55%(365/426)。RVA阳性组发生水样便和入院前呕吐的比例高于RVA阴性组,且呕吐次数更多。G9P[8]为优势基因型,感染不同基因型的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差异。结论RVA是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需在冬春季加强2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控。 包林 艾静 付建光 陈海燕 刘成 崔朋伟 王笛 董泽锋 张洪明关键词:轮状病毒 病毒性腹泻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