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鹏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液相法
  • 3篇甲醚
  • 3篇二甲醚
  • 2篇液相
  • 2篇完全液相法
  • 2篇浆态床
  • 1篇性能比较
  • 1篇液相法制备
  • 1篇乙酸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润滑油
  • 1篇润滑油基础油
  • 1篇凝胶法制备
  • 1篇前躯体
  • 1篇转化法
  • 1篇硫中毒
  • 1篇纳米
  • 1篇纳米金

机构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黄伟
  • 5篇吉鹏
  • 3篇赵金珍
  • 3篇樊金串
  • 3篇高仲良
  • 1篇阴丽华
  • 1篇彭芬
  • 1篇刘源
  • 1篇黄涛
  • 1篇孙璐璐
  • 1篇宋雅君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纳米科技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混合钴源对Co-Pd/TiO_2催化剂催化CH_4-CO_2两步梯阶转化法合成乙酸的性能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以混合钴源为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Pd/TiO2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H4和CO2梯阶转化直接合成乙酸的催化性能,采用XRD,XPS,NH3-TP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适宜的表面酸性、高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m(CoCl2)∶m[Co(NO3)2]=2∶5,m(Co)∶m(Pd)=2∶1,常压,150℃条件下,乙酸的生成速率达到6.13 mg·g-1Cat·h-1,选择性达到81.6%,分别比以单一Co源制备的催化剂提高了134%和16%.
高仲良黄伟阴丽华吉鹏赵金珍刘源彭芬
关键词:乙酸
CS_2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上合成气制DME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实验以CS2为硫源,考察硫对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吸附(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而言,加入小于4 mg/L的CS2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催化剂的活性随着加入硫含量的增加,下降程度增大。
吉鹏黄伟樊金串黄涛高仲良赵金珍
关键词:二甲醚CS2硫中毒
共沉淀法制备浆状催化剂前躯体对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用共沉淀法制备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浆状催化剂的前躯体,完全液相热处理后,在浆态床中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XRD、BET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Zr组分引入CuZnSiAl催化剂后,催化剂二甲醚的选择性提高。
宋雅君黄伟樊金串吉鹏
关键词:二甲醚浆态床完全液相法共沉淀
完全液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Al双功能催化剂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性能比较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完全液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组成完全相同的Cu-Zn-A l双功能催化剂,用XRD、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Cu基催化剂中Cu组分的物相和表面Cu含量明显不同,而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基本相同.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几乎无失活现象;反应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均增大,表面Cu含量增加,Cu/Zn摩尔比增大.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有明显的失活现象,平均失活率为1.6%/d;反应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均减小,表面Cu含量降低,Cu/Zn摩尔比减小,这些可能是导致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樊金串黄伟吉鹏
关键词:溶胶-凝胶浆态床二甲醚
纳米金属Cu粉制备新方法及其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以无机铜盐为铜源,加入正己醇、span-80、tween-80,在N2气氛保护下,制得粒度可控、粒径在20-50nm的纳米铜,经SEM分析为球形,用四球摩擦试验机测试含有纳米铜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铜粉的粒度越小,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能越佳。
赵金珍黄伟高仲良吉鹏孙璐璐
关键词:纳米铜润滑油基础油极压抗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