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暴雨径流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特征
  • 1篇通量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特...
  • 1篇污染特征
  • 1篇金属污染
  • 1篇非点源
  • 1篇非点源污染

机构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广东省环境监...

作者

  • 2篇付青
  • 2篇郑丙辉
  • 2篇李彤
  • 2篇易雯
  • 2篇李海啸
  • 2篇刘奕慧
  • 2篇吴志强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极端暴雨条件下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以2012年"6.25"暴雨径流过程为对象,研究广东省北江上游高桥断面在极端暴雨条件下水体理化性质与ρ(Pb)、ρ(Cu)、ρ(Zn)、ρ(Cd)(均为溶解态,下同)的变化过程;基于相关分析法,分析北江水质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及各指标间的内联特点.结果表明:暴雨径流期间,北江水质呈"大流量、高浓度"的特征.暴雨径流发生前后4个典型阶段中,阶段Ⅰ(局部产流期)ρ(Cd)、ρ(Pb)仅为(0.48±0.09)和(1.91±0.29)μg/L,ρ(Cu)与ρ(Zn)基本未检出;阶段Ⅱ(以地表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ρ(Cd)、ρ(Pb)、ρ(Cu)与ρ(Zn)均迅速上升,最高分别达1.80、12.34、6.18、52.57μg/L;阶段Ⅲ(以浅层地下水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重金属质量浓度整体较洪水期有所下降,但ρ(Pb)仍高于阶段Ⅰ正常水平,ρ(Zn)、ρ(Cu)和ρ(Cd)则低于阶段Ⅰ;阶段Ⅳ(深层地下水产流期)ρ(Cu)与ρ(Zn)已回落至未检出水平,ρ(Cd)持续下降,低于阶段Ⅲ和阶段Ⅰ,ρ(Pb)较阶段Ⅲ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阶段Ⅰ.暴雨径流期间,溶解态重金属质量浓度与流量及浊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ρ(Zn)与ρ(Pb)、ρ(Cd)的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P<0.01).
易雯李彤付青李海啸刘奕慧吴志强郑丙辉
关键词:重金属暴雨径流水质特征影响因素
极端暴雨条件下北江重金属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被引量:12
2014年
为掌握极端水文气象条件下北江上游地区重金属通量及非点源贡献,以2012年6月25日北江最大暴雨径流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通量计算和基流分割理论,估算了北江上游高桥断面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溶解态重金属(Pb、Zn、Cu和Cd)通量及基流和非点源负荷,比较分析了暴雨径流前后不同阶段溶解态重金属的输运总量及特点.结果表明:暴雨径流发生前、后30 d内,溶解态Pb、Zn、Cu和Cd的通量分别达到24.1、91.4、14.6和3.4 t.暴雨径流前、后的4个典型阶段中,以地表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第Ⅱ阶段)污染负荷最重,Pb、Zn、Cu和Cd日均通量较洪水前(第Ⅰ阶段)分别增长了29.6、42.6、11.6和15.4倍.深层地下水产流期(第Ⅳ阶段)Zn、Cu和Cd的输运强度较洪水前均有所下降,降幅在3.6%~33.6%之间.基流重金属污染负荷比例仅占1.7%~9.9%,非点源污染负荷在90.1%~98.3%之间,洪峰期间(第Ⅱ阶段)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占比例在96.7%以上.
李彤易雯付青李海啸刘奕慧吴志强郑丙辉
关键词:重金属暴雨径流通量非点源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