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耀忠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瘤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胰岛细胞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预后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6篇张耀忠
  • 4篇申洪
  • 3篇邹振宁
  • 2篇陈清
  • 2篇黄卓雅
  • 2篇石晓欣
  • 2篇李雯霞
  • 1篇胡琛
  • 1篇赵文丽
  • 1篇高璐璐
  • 1篇钟晓华
  • 1篇易智君
  • 1篇吴喜链
  • 1篇朱海丽
  • 1篇陈思
  • 1篇黄卓雅

传媒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YY1在胰岛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YY1在良、恶性胰岛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0~2014年南方医院19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蜡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例标本中YY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YY1在良恶性胰岛素瘤中组织中都有表达,恶性胰岛素瘤组织中YY1表达强度高于良性胰岛素瘤组织(P=0.042),YY1表达强度与胰岛素瘤的良恶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P=0.037),YY1表达强度高的胰岛素瘤更具恶性潜能。结论 YY1的高表达强度与胰岛素瘤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YY1有望成为检测胰岛素瘤恶性转化的新肿瘤标志物。
李雯霞黄业恩石晓欣林佩欣邹振宁张耀忠申洪
关键词:YY1胰岛素瘤胰岛细胞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Beta-TC-6细胞的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属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Beta-TC-6细胞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基本属性及基本鉴定指标。方法 (1)用针对小鼠细胞种属特异且敏感的cox-I基因引物,以Beta-TC-6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行PCR及后续琼脂糖凝胶电泳;(2)将Beta-TC-6细胞制备成细胞蜡块,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蜡块胰岛素标记物(INS)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突触素(Syn)、嗜铬素(Cg A)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并检测细胞增殖指标Ki67和P53。(3)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试活细胞面积及细胞蜡块中细胞的大小。结果 (1)cox-I基因引物经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目的泳道上得到单一目的条带;(2)免疫组化检测:INS、Syn、Cg A、Ki67及P53均表达阳性,Ki67的阳性指数为99%,NSE表达呈阴性;(3)体外培养状态下活细胞的面积均值为696.59μm2,细胞蜡块切片中细胞及核的面积分别为60.54μm2、32.17μm2,核浆比1.32。结论 cox-I基因引物PCR扩增并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指标INS、Syn、Cg A、Ki67及P53可对BetaTC-6细胞属性进行甄别。
李雯霞黄业恩张耀忠林佩欣朱海丽邹振宁申洪
关键词:胰岛素瘤免疫组化种属鉴定
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移植瘤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8年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家族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新蛋白,Ang是唯一的既含有受体激动剂又含有受体抑制剂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它们与其他血管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血管生成的过程。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分子信号转道通路作为细胞内非常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
黄卓雅陈思廖鹏娟张耀忠黄楚楚谢骐同吴喜链
关键词:前列腺癌血管生成素PI3K/AKT信号通路
肠道病毒71型对Vero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对Vero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为分析EV71的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临床分离的一株EV71接种于Vero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EV71抗原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用透射电镜观察Vero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试分析病毒颗粒直径和面积密度以及空泡化线粒体的比例和面积密度。结果 EV71感染后Vero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由梭形变为圆形或死亡,免疫荧光检测显示EV71抗原定位于胞质,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胞质中有大量呈团块状分布、晶格状排列的高电子密度病毒颗粒,颗粒平均直径为16.3 nm,平均面积密度为38.3%;线粒体肿胀、变性并空泡化、崩解,空泡化线粒体数量约占90.9%,平均面积密度为89.2%;部分线粒体内可见EV71病毒颗粒。结论 EV71感染Vero细胞后在其胞质中增殖,并可侵入线粒体,导致线粒体直接损伤并致细胞死亡;线粒体是EV71在Vero细胞内的作用靶标。
林佩欣申洪高璐璐黄业恩张耀忠陈清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ERO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损伤
热休克蛋白70和骨桥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骨桥蛋白(OPN)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取92例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2 cm处正常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联法和Westen Blot法测定组织中HSP70、OP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SP70、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甲状腺癌组织HSP70、O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1);(2)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和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但是与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包膜浸润情况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结论 HSP70和OPN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甲状腺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有关。
黄卓雅胡琛易智君张耀忠廖鹏娟钟晓华赵文丽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骨桥蛋白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循环肿瘤细胞和播散肿瘤细胞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用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播散肿瘤细胞(DTCs)预测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究食管癌患者CTCs/DTCs是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生存状况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所有CTCs/DTCs相关研究。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并依此选择文献。以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指标,用Review Manager5.3、Stata12.0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包含1766例食管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CTCs/DTCs与患者下列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分期(OR=1.95)、浸润深度(OR=1.99)、淋巴结转移(OR=2.44SEN)、远处转移(OR=5.98SEN)、分化程度(OR=1.67)、淋巴脉管转移(OR=4.48);预后:复发(RR=6.86SEN)、转移(RR=3.22);生存状况:总体生存率(OS)整体分析(HR=3.46)、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DFS/PFS)整体分析(HR=3.00)显著相关。结论食管癌患者CTCs/DTCs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淋巴脉管转移、复发、转移显著相关,也与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显著相关。因此,CTCs/DTCs可作为食管癌患者临床预测指标。
石晓欣安建虹黄业恩张耀忠黄卓雅邹振宁陈清申洪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食管癌预后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