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达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京津
  • 3篇京津冀
  • 2篇区域经济
  • 2篇京津冀区域
  • 2篇经济差异
  • 2篇ESDA
  • 1篇区域产业结构
  • 1篇区域经济差异
  • 1篇区域经济发展...
  • 1篇主成份分析
  • 1篇熵权
  • 1篇熵权法
  • 1篇京津冀区域经...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空间溢出效应
  • 1篇产业结构

机构

  • 3篇燕山大学

作者

  • 3篇李达
  • 2篇郑涛
  • 1篇刘新建

传媒

  • 2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郑涛李达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主成份分析ESDA
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2016年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不仅受其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首先基于总产出份额和增加值份额对京津冀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其次通过探索性空间技术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关联程度和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分析外部环境对各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7年后北京市产业结构趋于稳定,天津市产业结构工业化后期特征明显,河北省产业结构为重工业化。京津冀间产业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仍处较低水平,空间效应显著的产业主要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高能耗产业。
刘新建石岩璞李达郭明第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空间溢出效应
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各单元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因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熵权法连续测算了京津冀13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发展实力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将指数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相结合,全面探究了京津冀13个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过10几年的发展,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基本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但仍然需要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郑涛李达石岩璞郭明第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ESDA熵权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