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强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引黄
  • 2篇引黄灌区
  • 2篇铵态氮
  • 2篇硝态氮
  • 2篇黄河下游引黄...
  • 2篇灌区
  • 1篇氮素
  • 1篇氮循环
  • 1篇地下水
  • 1篇沿程变化
  • 1篇支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安全
  • 1篇中下游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分布
  • 1篇渭河中下游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发东
  • 4篇柳强
  • 3篇赵广帅
  • 3篇宋帅
  • 2篇郭建青
  • 2篇李静
  • 2篇吴向东
  • 1篇张妍
  • 1篇蔡文静
  • 1篇欧阳竹

传媒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陆地生态系统水体中硝酸盐行为过程模拟原理、进展及存在问题被引量:4
2013年
该文以SWAT、AnnAGNPS、HSPF、RZWQM、BASINS和GLEAMS六种主流模型为例,系统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中硝酸盐行为过程的模拟与应用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主流模型中硝酸盐模拟的原理,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有微生物参与的氮素转化过程的计算方法、氮素与作物耦合过程机理及定量方法方面需要深入的实验研究,以探索其机理,提高模型模拟预测性能。同时指出目前绝大多数的一维田间尺度模型应借鉴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拟方法或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进行尺度扩展;流域尺度模型,应进一步加强多个环境耦合过程的模拟研究;详细指出了SWAT、AnnAGNPS流域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李发东宋帅蔡文静李静柳强
关键词:氮循环硝酸盐
渭河中下游及主要支流氮素沿程变化与来源被引量:1
2011年
渭河作为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以渭河中下游为研究区,探讨干流和主要支流水化学特征及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污染状况、沿程变化和可能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渭河中下游及其支流水质以铵态氮超标为主。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广泛波及流域内干流和支流,部分采样点结果已经接近饮用水标准临界值。对NH4+-N而言,中游和支流流域应以防止点源污染为主,而下游则需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污水排放的管理。对NO3--N而言,宝鸡和渭南的下游方向将是重点防范区,而支流的水肥合理利用应全面推广。
柳强李发东郭建青吴向东宋帅赵广帅
关键词:硝态氮铵态氮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地下水重金属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39
2013年
为了解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水平,在引黄灌区豫、鲁两省采集59个地下水样品,定量分析了11种重金属元素(Ba、Cd、Cr、Cu、Fe、Mn、Mo、Ni、Pb、Se和Zn)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所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中Fe和Zn的平均浓度较高,分别为0.496 mg·L-1和0.445 mg·L-1.Fe、Mn、Se和Zn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27.12%、27.12%、15.25%和5.09%.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法得到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地下水重中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发现地下水中超标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武城县、范县、东阿县、禹城市和冠县等区域.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非致癌物质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高于皮肤暴露,但致癌物质的皮肤暴露致癌风险高于饮水途径.饮水和皮肤暴露途径中,致癌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均以Cr最大,分别是Cd的7倍和28倍,但二者均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1).非致癌物质(Ba、Cu、Fe、Mn、Mo、Ni、Pb、Se和Zn)的饮用水健康风险集中在1.13×10-9~6.06×10-8a-1,皮肤接触健康风险集中在1.73×10-13~3.46×10-10a-1,均小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张妍李发东欧阳竹赵广帅李静柳强
关键词:地下水重金属引黄灌区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主要河系硝态氮及铵态氮安全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以德州引黄灌区为例,探讨灌区主要水系部分水化学特征及硝态氮(NO-3-N)与铵态氮(NH+4-N)污染状况。结果表明,pH、电导率(EC)、NO-3-N及NH+4-N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NO-3-N受人类活动影响,灌区北部卫运河-漳卫新河以及德惠新河污染严重,呈带状分布;而马颊河及徒骇河受引黄水补给的影响范围较广,污染程度相对较低。NH+4-N污染除卫运河外,主要呈点源分布,各水系均有超标河段,而影响NH+4-N的可能因素更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为评价该区引黄灌渠对NO-3-N和NH+4-N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吴向东李发东郭建青柳强宋帅赵广帅
关键词:硝态氮铵态氮水质安全引黄灌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